中國人的"春節",其實只叫了一百來年,民國時期差點被廢除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陸游

千年的歷史積澱了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文化見證了千年的習俗,千年的習俗見證了千年的變遷。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一朝一夕,都在變化,世間的一切瞬息萬變,眨眼之間,一切都已經改變,而一切,卻都在向前。

中國人的"春節",其實只叫了一百來年,民國時期差點被廢除

漸漸地,漸漸地,新年的鐘聲近了,這個屬於十四億中國人的盛大的節日,每個人都在期待。期待著這個春節,期待著家人的團聚,期待著忙裡偷閒的閒暇的時光,期待著桌子上的美味佳餚,期待著家人在一起的團聚時刻。在春節這樣一場盛大的約會中,每個人都全力以赴,置辦年貨,準備飯食,走親訪友,整個中國都沉浸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之中。

而你是否知道,這個中國人的盛大的節日,名為春節,而春節這樣的叫法,其實僅僅只持續了一百來年。

為什麼擁有很長時間歷史的中國人的歡慶節日的名稱只持續了一百來年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春節的名稱的秘密。

其實,春節這個詞,它的歷史只有一百來年。如果你在晚清時期說春節,幾乎是沒有人能夠聽懂的。因為在那時,百姓還把春節叫成是元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陽曆年。對於這樣的外來節日,其實中國人是完全不重視的。

中國過年的名字,其實一直在不停地更改。而這不停的更換的背後,也一直是不同時代、不同人物的無硝煙的戰爭。

先秦時期,春節叫做“上日”“元日”;

兩漢時期,春節叫做“正旦”“正日”;

唐宋元明時期,春節就被稱為“元旦”“新元”;

而在清朝時期,春節演變為“元日”“元旦”了。

其實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改變,終究是跟春沒什麼關係。因為人們認為,年其實是在冬天過的,而這似乎與春節毫無關係。

中國人的"春節",其實只叫了一百來年,民國時期差點被廢除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封建清王朝的統治,建立起了中華民國。新建立政府之後,領導人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措施。當時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下令,中華民國改用陽曆,1912年1月1日是中華民國元年的元旦。不僅如此,孫中山下令廢止農曆紀年,也一起廢止了農曆新年。

中國人的"春節",其實只叫了一百來年,民國時期差點被廢除

中華民國剛剛建立,孫中山就下令廢止中國沿用了幾千年的農曆,這實在讓人費解。其實,這與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中華民國剛剛建立有著極大的關係。因為新政府剛剛建立,所以廢除封建制度,傳播新思想就成為所有問題的重中之重。而廢除農曆,廢除農曆新年,這是一個很好的與封建過去說再見的方法。

那麼為什麼要如此著急地採用陽曆呢?其實,孫中山一行人是想讓中國儘快接觸西方,儘快與西方建立聯絡。這一方法,中國就是從日本得到了啟發。在日本明治維新廢除封建殘餘之後,為了同西方接軌,日本立即廢除了與中國農曆類似的天保歷,採用公曆。當時辛亥革命成功之後,中國向西方汲取營養,自然就吸收了西方的公曆一說。

然而,實際春節的推行卻遠遠比他們想象地困難。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在民國初年,大部分的人文化程度十分低,甚至連字都辨認不全,百姓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這些採用公曆,廢止農曆的相關條款雖然已經下放到百姓之中,但能識字的人很少,因此,命令傳到城市已經是極限,城市之下的人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的存在,城市以下的單位已經無法推行公曆。於是,中國出現了城市中的人過陽曆年,而農村中的人過農曆年的分層現象。

中國人的"春節",其實只叫了一百來年,民國時期差點被廢除

與此同時,孫中山等人還犯了一個錯誤。

1月1日為春節,而這一個命令在1月2日才釋出,人們接到命令的時候,春節早就已經過完了。全國人民辛辛苦苦、兢兢業業地奮鬥了一整年,期待著春節,等他們滿懷期待的時候,政府告訴他們,春節已經過完了,農曆年也已經不許再過了,這樣的訊息,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打擊實在太大了。

後來,孫中山卸任,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看透了一切的袁世凱知道推行公曆的弊端與漏洞在哪裡,並且袁世凱處世圓滑,因此對於農曆新年,袁世凱早就有了對策。

中國人的"春節",其實只叫了一百來年,民國時期差點被廢除

1913年,袁世凱暗示下屬打報告,報告上說變法初次推行,民間的人十分不適應,所以人們請求定陰曆的元旦為春節,而端午改為夏節,中秋改為秋節,冬至改為冬節。其實,就是人民要求繼續過農曆元旦,但是賦予農曆元旦一個新的名字:春節。

袁世凱見到民眾對此呼聲很高,民心所向對於袁世凱剛剛上任鞏固統治十分有效,於是他立刻批准了這一請求。不久之後,農曆元旦改名為春節,繼續在民間廣為流傳。人民繼續過著農曆元旦,享受著春節帶來的幸福。

中國人的"春節",其實只叫了一百來年,民國時期差點被廢除

這樣一來,陽曆元旦的地位就大大下降,人們對它的關注度並不高。那個真正的春節才是全國上下一起慶賀的節日。大致算算,從1913年到現在的2020年,春節這一稱呼,也只不過被人叫了一百多年罷了。

中國人的"春節",其實只叫了一百來年,民國時期差點被廢除

這在表面看是春節這一名稱的演變過程,實際藏在春節這一名稱背後的關係錯綜複雜。春節不僅僅涉及到新政權的建立與鞏固,還涉及到統治者最看重的東西——民心。從古時候一路走來,人民十分重視對於家庭的歸屬感,對於傳統的認同感。所以人們對於祖先流傳下來的過春節的習俗十分贊同,興趣也很高。春節這一個詞的產生,事實上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是每個人都願意看到的結果。

不論春節名稱如何演變,凝聚在春節中的濃濃的感情其實從未改變……

文/枕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