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不落俗套便為德高,能入紅塵才是智者

《道德經》:不落俗套便為德高,能入紅塵才是智者

一、

不落俗套便為德高,能入紅塵才是智者。

能夠身入紅塵而不流於世俗,這才是一個人生活應該具備的姿態,身入紅塵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以謙敬的態度混同於世俗,正如《道德經》之中,老子秉持的人生態度: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意思就是讓自己保持看似愚笨的態度混同於世俗。

在生活中每一個看似高明的人並不是真的高明,看似混沌,但實則有著獨立思想與觀點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這樣的觀點就是保證自己不會落入生活俗套,不會流於世俗的立場。

魯迅有一句話叫:

當渾濁成為常態,清醒也成了一種罪

,這個世界並不是一個清白的世界,有的時候善良在這個世界上甚至都會被庸俗埋沒,而這一切原罪都可歸咎於群眾的愚昧所致,所以不落於世俗,就是避免讓自己成為烏合之眾,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獨立立場的人。

在《小窗幽記》中有一句話,叫:

能脫俗便是奇,不合汙便是清。處巧若拙,處明若晦,處動若靜。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能夠超脫世俗便是不凡,沒有同流合汙便是清高,處理巧妙的事情要用笨拙的方法,處於群眾之中要善於掩蓋鋒芒,處於動盪的環境,要像處在平靜的環境之中一樣。

《道德經》:不落俗套便為德高,能入紅塵才是智者

對於世間眾人來說,他們不允許你變得更糟,因為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一個活得糟糕的人只有被嘲笑的資格,同時這個世界也不允許你變得更好,因為所有特立獨行的天鵝都會被攻擊得體無完膚。

所以,鋒芒畢露者並不能顯示自己的聰明,反而讓自己墜入被攻擊的深淵,只有在保持立場的同時不露鋒芒,才是真正的智慧。

在生活中不僅僅要講究謀略的智慧,更要懂得越是機巧越要守拙的道理,切不可自以為是,更不可以表現得太聰明,當初楊修與許攸都是想站在曹操的上風,最後才被曹操殺掉,這不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道理嗎?

越是在高處、明處,越要行事小心,越是你覺得自己的生活足夠安穩舒適,值得炫耀的時候,越是要收斂自身,適可而止。

《道德經》之中說: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驕傲是一個人最應該避免的事情,當一個人開始驕傲的那一刻,說明他的人生狀態就到了一定界限了,正所謂:“反者道之動”,任何事物都有物極必反的道理,到了一定極限之後,就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

所以在你驕傲的那一刻,往往是要走下坡路的時候。

《道德經》:不落俗套便為德高,能入紅塵才是智者

二、

當初劉邦還定三秦之後,聽到義帝被害的事情,就率先出發,號召諸侯,同心協力討伐項羽,這個時候就拉開了楚漢之爭的序幕。

劉邦會和諸侯,率領五六十萬大軍,趁著彭城空虛之際,一舉攻克彭城。

當劉邦攻下彭城之後,就對手下將士說:“我們打的那麼辛苦,今晚就在城中留宿,好好休息享用一下。”

劉邦也整天大擺宴席,放鬆了對於項羽的警惕和防禦,此時張良苦勸無果。

當時在齊地苦戰的項羽得知之後,立刻集結三萬精兵,在短時間之內從彭城的側翼發動進攻,致使漢軍死傷數十萬,劉邦也狼狽而逃。

所以說人活著要有敬畏之心,敬畏的就是自然規律,永遠不要抱著一副得意洋洋的姿態,不管你擁有了什麼,得意換來的都是災禍。

當初一個老人問孫叔敖:“你出任令尹,別人會因為三件事埋怨你,你知道嗎?”

孫叔敖說:“你指的是什麼呢?”

這個老人就說:“爵位高了別人嫉妒你,權勢大了國君厭惡你,俸祿高了百姓也埋怨你。”

孫叔敖聽了就說:“我覺悟高的時候,我的慾望更小,我官位大的時候我的心欲越小,我的俸祿多的時候,我就廣施於人,用這三條避免怨氣可以嗎?”老人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

所以在生活中,並不一定要表現的多麼特立獨行,去刻意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奇特之事,也並不是要刻意顯得比任何人都清高,只要能夠保證內心的純潔,不落俗套,不被群體的愚昧所影響,出淤泥而不染,便可稱得上高明。

《淮南子》之中有一句話,叫做:

積薄為厚,積卑為高。故君子日孳孳以成輝,小人日怏怏以至辱。

積累薄的多了就會變厚,積累低的多了就會變高。因此君子一天天勤勉努力而成就輝煌的業績,小人一天天肆意放縱而逐步釀成恥辱。

《道德經》:不落俗套便為德高,能入紅塵才是智者

世間萬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有的偉大一定不是在舒適的環境中生成的,也不是在完全高潔的環境之中存在的,而是在逆境之中歷練出來的,所以不要總是刻意追求舒適與得意的人生,能夠明白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理,鍛煉出來的才是偉人。

所以學會在夾縫之中求生存,只要不落入俗套,能保持謙遜,才會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不要總追求內心的痛快,總想追求一個得意快活的人生,能避開因高傲而帶來的痛苦,這樣的人生才足夠痛快。

作者|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