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到底做了啥,為什麼會被康熙皇帝判凌遲?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馬靖紅

陶淵明曾經寫過一首詩,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這一句詩道盡了人生的無常,還有生而為人的渺小。其實,對於普通的中國人而言,家或者故鄉,就是落葉歸根的地方,是可以安心棲息的地方。

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到底做了啥,為什麼會被康熙皇帝判凌遲?

而對於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傳教的外國人來說,故鄉是個很遙遠的詞,支撐他們生活在陌生大陸的,是傳教的信念以及對天主虔誠的信仰。湯若望就是這樣一個傳教士。然而這個在中國呆了大半輩子,也葬身在中國的傳教士,在死前卻被判處了凌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湯若望其人

作為一個被派往中國的傳教士,湯若望無疑是優秀的。早在少年和青年時期,湯若望就表現出超出常人的聰慧與好學。

在他十七八歲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了。未滿二十歲時,他就加入了耶穌會,成為一名修士,繼續深造。天文與數學是他最大的愛好,前往中國傳教,成為像利瑪竇那樣優秀的傳教士,將天主的光輝與恩澤播撒到中國大地,是他的理想與抱負。

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到底做了啥,為什麼會被康熙皇帝判凌遲?

二十五六歲的時候,他正式晉升為神父,也成為了最優秀的修士之一,各方面都十分優異。就是在這個時候,在一個人正當壯年的時候,湯若望和其它二十餘名傳教士一起,搭上了前往中國的帆船,肩負起在中國傳教的任務。

經過一年多的海上漂泊,他們終於來到了中國這片廣闊而又繁盛的土地。潛伏几年以後,湯若望終於憑藉自己的天文數理知識見到了皇帝,開始了自己的傳教生活。由於他信奉利瑪竇的“合儒”思想,再加上他自身的才華與努力,很快,他就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認同與賞識,入朝為官。

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到底做了啥,為什麼會被康熙皇帝判凌遲?

即便後來明朝傾覆,新興的清王朝也因為他的才能沒有處置他,反而十分重用他。他將自己的天文與數學知識回報朝廷,將西方的先進科技引入中國,推動著中西文化的交流。他著書立說,推動了中國傳統曆法的更新,他潛心工作,為大清鞠躬盡瘁。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被判處了凌遲。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天學傳概》引發的慘案

有一句話,叫做樹大招風。湯若望憑藉自身的才幹很快就獲得了大清皇帝的賞識與寵愛,尤其是順治時期,他不僅是欽天監的監長,還受封一品,可謂是榮極一時。也正因如此,信仰天主教的中國百姓越來越多,1658年就多達十幾萬人。

湯若望的風光讓同在欽天監為官的楊光先很是看不慣。楊光先認為湯若望推出的新曆法其實錯誤百出,他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傳教,新曆法封面上的“依西洋新法”就是明晃晃的證據,越來越多的基督教徒也是證據。為此,他多次上書彈劾湯若望。但因為順治對湯若望的重視,他的摺子一直被壓著。

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到底做了啥,為什麼會被康熙皇帝判凌遲?

直到康熙繼位以後,湯若望等人為了迴應他的狀告,編寫了《天學傳概》一書。

就是這本書,讓楊光先抓住了他“謀反”的證據,也引起了絕大多數中國官民的反感。此書介紹了上帝耶穌的故事,指出中國人的先祖其實出自西方,就連孔孟之學也是信奉天主教以後的產物,是“微言法語”。很明顯,這樣的言論沒有把握好尺度,將中國數千年的經典寫成西方的附庸。這樣的做法,不讓皇帝起疑和反感都說不過去。

1664年,楊光先將自己對湯若望等人的意見寫成《請誅邪教狀》,上書禮部。自此,朝廷開始明令禁止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也將以湯若望為首的幾十餘名傳教士及其家屬逮捕入獄,並判處他們凌遲之刑。

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到底做了啥,為什麼會被康熙皇帝判凌遲?

不幸中的萬幸,由於當時京師發生地震,朝廷大赦天下,湯若望逃過一劫。但這之後不到一年,湯若望就病逝於京師,永遠地離開了。

遠渡重洋的一生

湯若望被判刑一事,一方面有楊光先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方面,他們編著的《天學傳概》一書確實有很多言論是與當時中國的觀念相沖突的,是國人無法接受的,無疑引起了人們的反感與憤怒。他們妄圖用幾十年的傳教撼動中國幾千年的傳承與信仰,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傳教士湯若望,在中國到底做了啥,為什麼會被康熙皇帝判凌遲?

但總的來講,湯若望二十幾歲就來到中國,離開故國,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一生的精力與心血都耗費在這裡。毫無疑問,他對推動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對中國曆法、科技的進步也有不小的作用。

百科詞條“湯若望”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