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丨聽“春官歌”,回憶過往,描繪新時代

“春官歌”演唱是流傳於平涼市崆峒區民間社火中的一種口頭文學,現已有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每當春節到來之際,“春官”作為民間社火的主角,與社火隊伍同行,以民間口述文學七言或五言詩形式,在鑼鼓聲中和秧歌、高蹺、高抬表演隊伍的伴隨下,觸景生情,出口成詩,讚美生活,謳歌盛世,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口頭文學和傳統文化現象。

“春官歌”演唱是社火的“興奮點”,“春官”頭戴禮帽,披紅掛綵,輕搖鵝毛扇,佳句成篇,或歌唱黨的好政策,或誇讚平涼名勝古蹟,或謳歌時代新風,或戲謔民風時尚,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節奏明快、幽默風趣,受到廣大百姓的喜愛。據《周禮·春官》記載,“春官”為六官之一,掌禮法、祭祀。到唐宋至明清,“春官”掌管天文曆法。我國自古為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

“春官歌”演唱的表演靈活方便。“春官”或坐在社火隊的車上、或騎在馬上、或走在鑼鼓傢什前、站在廣場舞臺上,只要把扇子一舉,鑼鼓便立即停聲,讓“春官”吟誦他的佳作。“春官”說一句詩後,鑼鼓便敲一通“咚咚│咚咚咚”的節奏,說一句,敲一句,直至說完為止。“春官歌”演唱的唱詞傳承了民歌中的賦、比、興傳統手法,曲調以傳統五聲徵調為主,唱腔屬吟誦性唱腔,腔少詞多,節奏單一,旋律不強,多為上下結構,以當地方言為主,半說半唱,無器樂伴奏。

“春官歌”演唱最早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叫“春官說春”。“春官”一般兩個人結伴,走東家進西家,肩膀上搭著連體的布袋子,一個口袋裝饅頭,另一個口袋裝小麥麵粉。他們左手捏著“春牛”,右手握著一根柺杖(防狗棒),只要進院落便開始唱,一直唱到廳堂中央,直到主人將面或者饅頭遞上來為止。

在貧困的歲月裡,農村人的生活都相對緊張,尤其在臘月裡看見要飯的,很多人家都會關上大門,避之不及。而“春官”是來道喜的,用優美的唱腔將吉祥的祝福傳遞給普通人家,主人聽著不僅喜樂,更期盼像“春官”的說唱一樣,一家人一年吉祥如意。所以普通人家也都不會拒絕,經濟條件稍好點的人家還會多拿一些物資給他們。“春官”走進院落後,看見什麼就唱什麼。“春官”說完春要走時,會唱感謝詞,有的會按習俗拿出一些麻絲纏在春牛身上,以示讓春牛帶走小兒麻疹、天花、水痘等病災。春官走時,順手拿走門外立的棍子,以示帶走主人家的晦氣、厄運,讓主家吉祥平安。

從“謀生”到社火隊中的表演,“春官”在長期的說唱活動中不斷進行口頭傳承,也不斷進行創新改革。如今的崆峒“春官歌”演唱的語言特色更為明朗,詞句通俗易懂,鄉土氣息濃郁、口語化、生活化、合轍押韻、口齒清晰,聲音洪亮。“春官”除了遵從社火隊中的演唱規則外,還要以說詩的形式為新年的人們送去祝福。“春官歌”演唱作為民間文學,在崆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隨著社火的發展,“春官歌”演唱得到了較快發展。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省、市文化部門的推動下,“春官歌”演唱的發展進入了新高潮,特別是1985年至1987年在文化部門的引導下,崆峒區連續三年在元宵節期間舉辦了春官賽詩會,吸引了眾多群眾的積極參與,說詩的人遍及工農商學兵。每到活動期間,“春官歌”演唱的傳承人及社會各界詩詞愛好者踴躍參加,上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下有弱冠之歲的少年,還有不少“女春官”積極融入,為專案的傳承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一支涵蓋老中青少四代人的多層次、高質量人才的隊伍已初步形成。

近年來,在舉國上下高唱“加強文化遺產保護”主旋律的大好形勢下,平涼市不斷加強對“春官歌”演唱的保護、傳承、展示、創新和發展,有力地推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發展。他們重視保護專案,搭建傳承平臺,而且舉辦非遺培訓,健全保護隊伍,還依託民俗節慶,“活態”傳承發展,每年舉辦“春官賽詩會”就是最好的證明。

投稿郵箱:343254522@qq。com

須知:非遺專案、圖片、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