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讀數十年,為何卻被指責"書生誤國"專家看他們做了啥!

引言

《神童詩》“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從古至今,中國就是一個非常重視教育和知識的國家,在古代只有寒窗苦讀數十載,才有機會博得功名,走上仕途,從而打破“寒門難出貴子”的階級限制;而在現代社會只有接受教育,才能獲得好的工作機。

由此可見,自古以來中國都十分重視教育問題。然而,學子們寒窗苦讀數十年,為何得到的卻是中國民間一直流傳的“書生誤國”之說,這種指責由何而來呢?對此專家解釋道:看看那些“書生”做了什麼就知道原因了!

其實這句話並不是在抨擊讀書人無用,而是專指那些只會讀死書的書呆子,他們雖然滿腹經綸,可到了實際生活當中,往往又無法很好地解決問題,完全是“紙上談兵。”所以,

與其說“書生誤國”還不如改成“清談誤國”更為貼切。

寒窗苦讀數十年,為何卻被指責"書生誤國"專家看他們做了啥!

《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古代能夠登科及第的人大都飽覽聖賢書,表面上也都尊奉著儒家信條,

個個都把“仁義禮智信”掛在嘴邊,外表也都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殊不知他們卻並非全是真君子,

道貌岸然、陽奉陰違、做盡了可恥之事讀書人也不在少數。

01

明朝名相張居正就曾被一群迂腐的“書生”禍害過。

坊間一直流傳著“張居正害了萬曆”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萬曆本來是個大有可為的明君聖主,可張居正的過分嚴苛使得萬曆心性大變,最終成“龍”變為了“蛇”。

君臣的矛盾一直存在於張居正和萬曆之間在,再加上後來滿朝大臣的挑唆,

張居正這個輝煌一時的明朝首輔最終和皇帝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以至於後來的結局也是十分的淒涼。

寒窗苦讀數十年,為何卻被指責"書生誤國"專家看他們做了啥!

張居正曾針對大明提出了許多的改革措施,這些措施讓整個國家的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張首輔也因此獲得了極高的聲望。

在那時的朝堂之上,首輔張居正被人人稱頌,無人不想要巴結他,三教九流更是換著花樣地拍他的馬屁,把張居正活活地被捧成了“在世聖人”。然而,

盛極必衰,萬事萬物都是這個道理,此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張居正早已被一些人盯上了。

寒窗苦讀數十年,為何卻被指責"書生誤國"專家看他們做了啥!

張居正的改革觸動了很多權貴大臣的利益,

於是這些人就暗中調查張居正,只要抓住了對方一點把柄,就大肆地攻擊彈劾張居正,想讓他跌落下來。

可皇帝對其的信任幾乎是無可動搖的,上奏彈劾後,張居正一點事都沒有,彈劾者反倒因此被降職了。

而張居正本人也非常有政治手段,權術規則他都能玩得團團轉,不僅沒有傳統儒生的刻板迂腐,還相當的通達圓滑,甚至還在暗地縱容官員搞“灰色收入”。

寒窗苦讀數十年,為何卻被指責"書生誤國"專家看他們做了啥!

有張居正這樣一個既能富國強兵,又能讓官吏填滿口袋的能人在,按理說是應該是皆大歡喜的,可那些算腐的文人卻對其非常的不滿,都想著把他拉下馬不可。

直到張居正父親去世,他的對手們總算才找到了破綻。本應回家守孝三年的張居正在萬曆的特許下,沒有回家奔喪,而是繼續留京任職。畢竟萬曆是絕對離不開張首輔的,本來大臣們也不敢多言,

可偏偏這時有一顆隕石降下,引發了一場大火,朝廷因此損失慘重。大臣們便藉此良機彈劾張居正,說是天有異象必然是老天因為張居正不回家守喪而降下的災禍

,還有人甚至說出了張居正要造反的言論。

寒窗苦讀數十年,為何卻被指責"書生誤國"專家看他們做了啥!

《運命論》:“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縱觀中國的歷史,像張居正這樣被文人迫害的忠臣良將絕不在少數,那滿口仁義道德,行事卻齷齪不堪的卑鄙小人更比比皆是。他們用最卑劣、最下作的手段去詆譭自己的對手,全然不顧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最終也只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枚小螻蟻罷了。而那些同張居正一樣的人儘管遭到了許多無端的指責和不公的待遇,但歷史會永遠記住他們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

參考資料;

《神童詩》《中庸》《運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