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做人要心裡有數,做事要手上有度

做人要心裡有數,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知己知彼,做到揚長避短;

做事要手上有度,學會適當糊塗,懂得至察無徒,才能和光同塵。

《菜根譚》:做人要心裡有數,做事要手上有度

《菜根譚》:做人要心裡有數,做事要手上有度

做人既要有知人之智,也要有自知之明

公元前307年的秋天,秦軍佔領韓國宜陽後,周天子的都城,洛陽的門戶被迫開啟。秦武王親率精良軍隊大舉進攻洛陽,周天子無力抵抗,只好歸降。

而那個早就想問鼎天下的秦武王,一進城就直奔周室太廟,衝著那象徵著天下權利歸屬的九鼎而去。

等他興沖沖地闖進太廟時,只見九尊碩大的寶鼎,呈一字排列在殿堂之上,他指著其中一尊便問:“這鼎可有人能夠舉起?”

守鼎人回答:“此鼎重達千斤,從無人可舉起!”。

這番話可大大愉悅到秦武王,只聽他興致勃勃道:“無人舉過,孤便來一試,讓爾等見識一下我大秦的威武”。

話音剛落,他就屏退左右,赤膊上陣。剛開始的時候,鼎的確被舉了起來,但秦武王想著自己既然都把鼎給舉起來了,何不舉著鼎繞著太廟走一圈,讓這些人好好兒看看他威武雄壯的樣子。

不曾想,意外卻發生了:在他舉鼎移動的過程中,體力漸漸消散,後力不繼之下,重鼎“哐當”砸向地面。

而那摔落的巨鼎,好巧不巧正砸在他的左腿上。等到士兵手忙腳亂地把鼎移開時,秦武王的右腿脛骨,已經被重鼎壓碎。而他,也早沒了之前的威武,痛得昏死過去,當天晚上,就氣絕而亡。

就這樣,這位年紀輕輕就聯越制楚,平定蜀亂的的君王,因過度高看自己的力氣,最終死在重鼎之下,成為秦建國以來死得最憋屈、也最搞笑的一位君王。

而相比天生驕子秦武王,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雖然“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真的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

但他卻能在群雄輩出的時代裡,成為笑到最後的贏家,不過是因為他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心裡有數!

《道德經》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做一個心裡有數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

所以,劉邦不像秦武王一樣逞英雄:他對自己能力上心裡有數,所以從不亂插手那些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他對別人的能力心裡有數,所以選用那些在各方面傑出的英豪,讓他們為自己效力,最後才奪得了天下。

《菜根譚》:做人要心裡有數,做事要手上有度

《菜根譚》:做人要心裡有數,做事要手上有度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宋代有個傳奇宰相叫呂蒙正,出身貧寒,甚至為了生存,年少的時候還曾做過乞丐。

當他靠著自己的努力打破堅實的階級壁壘,成為萬人之上的宰相時,他的出身,成了政敵攻擊他的把柄。

據《宋史》記錄,呂蒙正在以宰相身份入朝的第一天,就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說他這麼一個當過乞丐的窮小子,根本不配擔當這麼重要的官職。

這樣帶有侮辱性的話語,讓那些和呂蒙正要好的同事們聽到後,無不憤怒地表示要追究到底。

但呂蒙正面對這盆當頭潑來的冷水時,心中雖然也頗有介懷,卻主動制止朋友們追查此事,他說:“如果知道這個口出惡言的人是誰,那我肯定會終身不能忘記,心裡一直惦記這麼一個背後說人是非的小人,浪費我的心力精神。這樣算下來,不如不知道為好。”

是啊,正如《菜根譚》上所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小人情偽,在君子豈不知之,若以大度相容,則萬事兼濟。”

做人如果對小事也追究到底的話,很難有朋友,就像如果河水非常清澈的話,很難有大魚。那些小人虛情假意的作風,聰明人哪會不知情?

但俗話說得好,“欲成大樹,不與草爭;將軍有劍,不斬蒼蠅。”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想要在這有限的時間裡,創造屬於自己無限的幸福,就得學會將這些“小蒼蠅”扔在身後。

所以,該糊塗時且糊塗,既是給別人一條生路,而是給自己一條退路。

《菜根譚》:做人要心裡有數,做事要手上有度

《菜根譚》:做人要心裡有數,做事要手上有度

做人心裡有數,做事手上有度

後人評價曾國藩,總能被他身上的“笨拙”與“精明”所震撼,但這兩個看似對立的特質,其實也並不矛盾,他與眾不同的“笨拙”其實是心裡有數,而他的“精明”,只不過是做事手上有度。

他心裡有數,所以他知道真誠的力量,對上司對下屬,都貫徹了以誠相待、以拙勝巧的原則。

因為心裡有數,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他連考六次秀才都名落孫山,被點明批評了之後雖然感覺恥辱,但卻不氣餒,並從中分析自己的缺點,最終在第七次的時候金榜題名,從此打開了傳奇的仕途之路;

因為心裡有數,所以打仗時都是花了極大功夫去研究敵我雙方情況、戰鬥的部署、後勤供應、出現不利情況如何救援等等,直到每個環節都算到了,算透了,才下定打仗的決心。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所以才能腳踏實地地奮發努力。

也正是因為心裡有數,所以他做事越來越有度。他原來也是一個看不慣世事含糊,做事不黑不白,眼裡揉不得一粒沙子的人。

可是他漸漸發現,如果把自己的一生放在糾結於這些細節上,雖然能夠保全自己的清白名譽,但是對實事卻毫無幫助。

於是他慢慢轉變自己與這個世界相處的策略,讓自己擁有“藏汙納垢”的容量,適當地與這個世界某些不合理的現狀妥協。然後繞過多重障礙,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理想攀爬,達到自己的最終目標。

《菜根譚》:做人要心裡有數,做事要手上有度

《菜根譚》裡說“地之穢者多生物”,只有在汙穢的地方才能長出好的植物。

所以人只有必要時和光同塵,圓滑柔軟,才能順利透過一個個困難的隘口。

只有做到心裡有數,堅持原則,做事有度,適當“藏汙納垢”,才能海納百川,調動各方力量,達到勝利的彼岸。

正如《菜根譚》所言:“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

生活在繁雜的人世間,我們要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留天真。最後,願你我出走一生,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