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現代人可能連弓拉不開

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現代人可能連弓拉不開

文武雙全,通常是常掛在嘴邊讚美的話,形容一個人能文能武。不過據歷史考究,歷朝歷代都是重文輕武。中國有一套完整的科舉制度,一直延續至清朝,武舉經歷了幾興幾廢。通常人們都會產生一種錯覺,學武之人大多都是沒文化之人,殊不知這也不是常人能勝任的職位。

武舉考試要過“過五關斬六將”,每個朝代都有各自具體的標準。唐代除了考驗武力值還要看顏值,宋代需要考軍事策略,清朝較為重視武舉,拉硬弓,舞大刀,石礩子是必考專案。騎射是每個朝代都會涉及到的專案,拉弓射箭這一方面尤為重要。

大力出奇跡

俗話說得好,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什麼沒有,因為力量太大,不知道怎麼回。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81kg)以上,有可能現代人連弓都拉不開。

弓箭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朝代還沒有建立以前就有出現過神話傳說,后羿射日。雖然這個以現代的角度分析,到底需要多大的力氣才能把天上的太陽射下來,此乃神人也,但也可看出了開弓射箭需要神力來相助。

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現代人可能連弓拉不開

另一方面由於各朝代都是重文輕武,宋代尤為之過,所以才被別國打趴。不過宋代一位著名的將領箭術了得,讓人拍手叫絕,這人就是岳飛。《宋史。岳飛傳》裡有提到,“岳飛,子鵬舉……生有神力,未冠,挽弓300斤,弩八石”,果真是憑實力開弓。

武將名臣

箭術了得的,大都力大無比,是軍營中不可多得的將才。養由基,春秋戰國將領,據說可拉開千斤的弓,百發百中,百步穿楊這些詞彙都是因為他的箭術了得,獲得的美譽。

李廣將軍,一箭可射穿石頭,薛仁貴將軍三箭定天山,呂布能開1200斤弓,一箭可射中150步開外方天畫戟的小枝。他們憑自己的實力在歷史名留青史,是不可多得的武將。

金朝和清朝的武舉制度比較嚴密,錄取也相對公正。每級考試以射為主,分為上,中,下三個級別,上等:能挽一石力弓(今71。6kg),射一百五十步(230。4米)外之立靶,中一箭。

如果按照現代人三米開外就看不見人頭,恐怖連箭靶的方向在哪裡都看不清。中等:能挽八斗力弓(今57。3kg),下等:能挽7鬥力弓。金朝的舉措,促進了尚武之風的發展。

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現代人可能連弓拉不開

清代是滿族人打下來的天下,他們被譽為馬背上的民族,更加崇尚騎射,狩獵。清代武舉科考有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科。弓以8力(80斤),10力(100斤),12力為準(120斤),弓必開滿。可想而知這需要多大的力氣才能開滿弓,若非有一技之長,否則絕對不可能上位。

張弛有度

弓必三次開滿,刀必前後胸舞花,掇石必去一地,上膝或上胸。一張好的弓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中間需要經過很多道工序,原材料的選材也很重要。

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相成的,古人需要用到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這說明弓的韌性很好,拉力與張力也要控制好,不讓其輕易變形,好的弓,必定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在電視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拉弓時有的人手上會帶著玉扳指。其實扳指在拉弓時相當於護具。如所用強弓為75kg,開滿這種弓,就相當手上提起75kg的重物。張弓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且容易割傷,玉扳指戴在拇指上用以鉤弦。

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現代人可能連弓拉不開

好弓需得有伯樂賞識,根據個人特性不同,拉弓的人也得與弓氣質相符,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很多人的童年看了電視上演的拉弓射箭,也會被深深吸引。自己偷偷拿木頭和膠線製作,可想而知,這個弓一拉有可能就斷了,或許會反彈回來,射不出去。可以看出拉弓射箭也是一門精細的技術活,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

冷兵器時代的沒落

因戰爭的發展,武器也在不斷進步,出現了弩,弩是弓箭的改善版本,弩的特點射程近,花費時間短,威力較大。弓箭威力比弩高,花費時間多,射程長,各有所長。說起弓箭,也不得不提起彈弓,古曰“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專家學者認為弓箭的雛形則是由彈弓轉化而來的。

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現代人可能連弓拉不開

武舉制度終於大清帝國,國門被開啟以後,很顯然我們的武器並不能與其他國家相抗衡。冷兵器的威力也拉下了帷幕。武舉始於唐代,終於清朝1901年。朝代沒了,武舉就結束了?並沒有,騎射精神一直在延續,現在的體育競技精神就是對騎射精神最好的詮釋。

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現代人可能連弓拉不開

進行體育競技有很多個專案,射箭比賽與以往不同的是,力量是次要的,精準度是主要的,主要以射中靶心幾環之內來判定優劣。既有男子比賽,也有女子比賽。

那現代的弓是不是需要的拉力減少了呢,是的。古人的臂力非常驚人,精銳的射手,可拉開70kg的硬弓,拉滿的弓,射出去的箭,威力不可小覷。

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現代人可能連弓拉不開

現代社會一般競技活動,拉弓最低18磅,也就是10kg,主要是以娛樂為主,安全為上。而且古時的弓,主要集中殺傷力,應用於戰場上,都會拉滿弓,沒有力氣根本拉不開弓。

射箭需要力量,但更需要好的姿勢。剛開始入門的新手,得先學會正確的拉弓和站立,這樣才能省點力氣。拉弓涉及到手臂力量,前後背力量,拉弓也需要不斷地訓練和堅持。

古代武舉科考開硬弓,力度180磅以上,現代人可能連弓拉不開

拉弓需要的力量,不僅僅代表是力氣的比拼,更是一種文化的輸出,力量同時也是一種象徵,如西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力量也可以是一種美,如春秋時期興起的投壺風尚。力量同時也可以是一種技巧,如街上賣藝的胸口碎大石。

儘管現在社會已經進入了科技時代,冷兵器已成為過去式,但騎射精神還在延續,以一種更為輕便的方式,射箭比賽已成為奧運會比賽專案之一。

在學習弓箭的過程中,不僅感嘆先人的智慧與力量,讓人心生佩服。先人的智慧惠及千秋萬世。當時的能工巧匠不少,時代英雄也很多,美感與力量並存,才能在時代的河流裡一直傳承。

弓箭文化是歷史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一項具有拼搏精神競技精神的運動,更是兼具了“美”、“勇”、“仁”的美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