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明朝高手如雲,為何清朝武林衰敗金庸解釋過卻沒人注意

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是有一個完整的體系的,而原因也很簡單,他在自己虛構的武俠世界中融入了現實歷史元素,不僅設定了時代背景,有時候還會直接將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加入故事,在讓武俠故事有了史詩感的同時也將各部作品之間以“歷史傳承”的角度關聯在了一起,同時還讓讀者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似乎隨著時代的發展,金庸筆下的武林是逐漸在走下坡路的。

金庸筆下明朝高手如雲,為何清朝武林衰敗金庸解釋過卻沒人注意

比如《天龍八部》所處的北宋哲宗時代甚至存在段譽的六脈神劍、鳩摩智的火焰刀這種能夠化氣為形的武功,而到了以清朝為時代背景的幾部作品中都是一些很基礎的拳腳功夫了,事實上金庸筆下的明朝時期仍是高手如雲,是什麼導致了清朝高手凋零呢?

一、

金庸筆下的明朝

《倚天屠龍記》的故事背景被設定在元末明初,從書中的劇情來看,此時的武林已經是遠不如《天龍八部》時代那般,然而江湖中卻依舊有不少高手,張無忌和張三丰無疑是這個時代的兩座高峰,不過除了他們之外還有明教四大法王、光明左右使、少林三渡、峨眉周芷若、武當七俠、波斯三使、古墓派黃衫女、混元霹靂手成昆等高手。

而到了《笑傲江湖》中雖然整體水平又有所下降,多數人都已經開始用相對平庸的劍法,但依舊有《葵花寶典》、《辟邪劍譜》造就的幾位高手顯得十分驚豔。

金庸筆下明朝高手如雲,為何清朝武林衰敗金庸解釋過卻沒人注意

而到了以明末清初為時代背景的《碧血劍》中,武林已經顯得有些衰敗了,主角袁承志早沒了郭靖、楊過、張無忌、段譽、蕭峰那般神通廣大,只是一個相對於普通人稍微厲害一點的江湖俠士而已,武林中的高手也是寥寥無幾。

二、

金庸筆下的清朝

相對於明朝來說,金庸筆下清朝時期的武林整體水平就更加顯得弱爆了。

比如鹿鼎記中的主角韋小寶基本沒有任何武功,那神行百變也不過是讓他能夠快速逃跑而已,但他還是能夠“通關”劇情,甚至偶爾還能以頭腦戰勝一些武林高手,可見此時武林之衰敗,什麼桑結、九難、洪安通、馮錫範、歸辛樹都已經算是這個時代武學天花板級別的人物了,要知道這些人物放在“射鵰三部曲”或者《笑傲江湖》中那可都是不夠看的雜魚。

金庸筆下明朝高手如雲,為何清朝武林衰敗金庸解釋過卻沒人注意

而再往後,到了《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中那就更加沒有“武俠”的氣息了,畢竟武俠故事中的高手都應該放出各種華麗的招式,而這些故事中大多數高手已經只會一些刀劍拳腳功夫,之前那種武俠獨有的神秘氣質已經所剩無幾,胡斐、胡一刀、苗人鳳、陳家洛這些角色放在時代靠前的故事中自然也都只能算是路人級別的存在。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金庸筆下的明朝到清朝這段時間武林整體水平的衰敗如此明顯?其實金庸是解釋過的,而且用了一整部作品。

三、

金庸的解釋

金庸筆下有一本書講述的故事就是在明朝到清朝之間,它就是《俠客行》一書,而武林整體衰敗的原因只要是讀過這部作品的朋友就一定聽過,只是多數人都沒有在意那故事對於武林的影響而已。

金庸筆下明朝高手如雲,為何清朝武林衰敗金庸解釋過卻沒人注意

在《俠客行》的故事中,武林整體水平原本是還不錯的,比如一個小小的青城派掌門都能夠融了張三、李四發放的銅牌,其實那掌門並沒有真正讓銅牌熔化,原著中也明確了是“捏毀銅牌”,但已能證明這時代還是有高手的。

而張三李四造訪中原武林的目的就是讓江湖中的頂尖高手都去那俠客島上一同破解《太玄經》的秘密,而多數人一去就是十數年,這才是造成中原武林衰敗的原因之一,而到了故事結尾,俠客島整個沉沒,雖然那些中原高手大部分都坐上了船隻,但卻不一定真的能夠成功回到中原,這也是造成武林衰敗的原因之一。

所以金庸用一整本《俠客行》來解釋了武林衰敗的原因,可多數人卻都沒想到這一點,而只是膚淺的用“武林退化論”來解釋,其實金庸筆下的武林傳承還是相對嚴謹有據可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