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唯一能跟西安媲美的“建都之地”,現今此地繁榮無比!

北京作為一個都城的存在已經有900多年了。最開始時,金太祖建立了金朝(1115~1234),並且,把首都定在了當時的哈爾濱。38年後,完顏亮將首都改遷至北京,那之後,北京就變成了金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因為,金國將北京作為首都,就此給北京打下了成為政治中心的牢固根基。在這之後,北京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都跟這件事情有非常大的關係。

歷史上,唯一能跟西安媲美的“建都之地”,現今此地繁榮無比!

在金國建立前,長安才是我國古代一貫的政治、經濟跟文化中心,從秦朝到唐朝都是這樣。長安跟北京這兩個城市,在中國的京城之爭上佔據了風光,可以說,一個稱霸了前一半時間,一個承包了後一半時間。在金朝時,北京在當時還只能算是一個新生兒,那麼,一個新生的古都又是如何打敗長安當上首都的呢?這就不得不從北京的地理以及它的歷史說起。

對於北京最早的記載,是把它叫做“薊”。根據傳說,薊是燕國的都城,燕國是周武王分封天下時所分封出來的國家,但是,這僅是其中的一種說法。有關於燕國是什麼時候被分封出來的,這塊土地又是被分給何人的,不同的古籍之間有著不同的說法,無法從中找出統一的答案,所以,這裡我們就不再多說了。

歷史上,唯一能跟西安媲美的“建都之地”,現今此地繁榮無比!

其實,在周朝初期,北京就出現了部落的發展,這一發展與北京的地理形勢是有著緊密聯絡的。因為,這塊土地適合人類生存,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講,燕國或許是自己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的,而不是由於周朝分封,其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但是,此時的周朝非常強大,燕國在跟它產生了緊密聯絡後,逐漸成為它的附屬。

到了戰國時代,燕國的國力逐漸強盛,在北方成為一霸,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在這個時候的史料都把薊記載為燕國的首都,比如說,韓非子曾經說過:“燕襄王以河作為邊界線,把薊作為國都。”之後在《史記》中也提到過說,燕國在附近各個國家之間是最弱的。在春秋時,燕國就打不過東部的胡人,還向齊國發出過請求。

歷史上,唯一能跟西安媲美的“建都之地”,現今此地繁榮無比!

在這之後,燕國大力發展國家實力,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力量打敗了東邊的胡人,甚至,將自己的實力發展到了鴨綠江畔,成為一代梟雄,名震天下。之後於公元前284年,燕國攻打齊國,齊國大敗,連自己的首都都沒能保住。

並且,燕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說,這裡就是我們口中經常講到的“兵家必爭之地”。在秦國一統天下前,中原地區雖然有戰國七雄、春秋五霸這些聽起來十分強大的國家,但是,根據實際上的實力來講,他們都不是最強大的。在統一前,這些國家的勢力對內不能鎮壓民眾的反抗,對外不能攻打別國增大地盤,只有秦朝一統天下後,才做到了這兩點。

歷史上,唯一能跟西安媲美的“建都之地”,現今此地繁榮無比!

在這個時候,燕地變成了侵略東北方的關鍵點,反過來也一樣。中原地區強盛時,透過這個地方向外部拓展,中原地區衰弱時,東北部的遊牧民族就會透過這個地方入侵到中原地區,大肆侵佔搶奪。因為這些原因,燕地就變成了邊陲重鎮。

再加上,這個地方是平原,非常適合各行各業生存發展,所以,在和平時期,這個地方就成為了邊緣城市的經濟文化中心,為日後北京成為都城積累下了原始資本。漢高祖五年,被劃入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親分封於此,故更為廣陽國首府。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

歷史上,唯一能跟西安媲美的“建都之地”,現今此地繁榮無比!

可以說,燕地在歷史中是經常被搶奪的,甚至被幾近毀滅。但是,由於它的地理優勢,在被毀滅後,總是能很快重建,它涅盤重生的能力非其他城市可以比擬。比如說西安,作為多朝首都,它的歷史蘊含非常豐富,侵略者一旦佔領了這個城市,根本不會捨得把它給毀滅。也因為這些原因,西安的抗擊打能力根本不能跟北京相比。

在五代時,北京迎來了轉折,當時的節度使“兒皇帝”石敬瑭想要當皇帝,就把多個邊陲重鎮獻給契丹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幫助。契丹人得了這個地方,就此建立了遼國(916~1125),這對中原來講是一個恥辱,但是,對於北京來講,這卻是它成為首都的契機。

歷史上,唯一能跟西安媲美的“建都之地”,現今此地繁榮無比!

此時的遼國實力遠遠強於當年的燕國,所能帶給北京的發展則更加強大,從此,北京逐漸取代了長安,逐步成為了全國第一的行政中心,但是,遼朝只把北京作為陪都,並沒有真正在這裡建都。真正在這裡建都的,不始於遼而始於金,《金史》海陵紀有如下的記載說: “貞元元年三月辛亥,上至燕京… …乙卯以遷都詔中外,改燕京為中都。”

北京能夠發展成為今天這樣,其實,跟西安是脫離不了關係的。西安作為多個朝代的舊都,底蘊十分豐厚。但是,從唐朝起,西安的地位就逐步下降。由於長江中下游的開發,其他地方都在發展,比如說洛陽,這樣以來西安的經濟也無法像以前一樣佔據領先地位。

參考資料:

『《北京作為都城的歷史》、《史記》、《金史》』

對此文涉及話題感興趣的,請關注公眾號(你我在關注)ID:niwozaiguanzhu 微博號:你我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