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僅詩寫得好,書法也非常好,唯一真跡不小心暴露真實的水平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總是有很多優秀人物的出現,比如唐代詩人李白便是如此。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在某種意義上而言,人們之所以敬佩李白,仰慕李白,都是因為他的寫詩能力。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實李白還是一個書法很好的人。

李白不僅詩寫得好,書法也非常好,唯一真跡不小心暴露真實的水平

對於李白的書法能力,黃庭堅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其行草殊不減古人”。也就是說,在黃庭堅的眼中,李白的書法能力甚至可以跟優秀書法家相媲美。對於李白的書法成就,學者吳克敬在紫禁城雜誌中發表的《詩家天子書大風——李白書法故事》中也給與了高度的肯定。

李白不僅詩寫得好,書法也非常好,唯一真跡不小心暴露真實的水平

李白的詩大多都是氣勢磅礴之作,而這也體現了他的性格。正所謂“字如其人”,李白的字也是如此,清新俊逸,飄然物外,帶著一股放蕩不羈的狀態。這樣的作品,與草書的靈魂相吻合,也難怪黃庭堅對李白的作品有如此之高的評價。

在宋朝人著錄的《宣和書譜》中有所記載,內府中曾經收藏有李太白的《太華峰》、《乘興帖》兩幅行書,有《歲時文》、《詠酒詩》、《醉中帖》三幅草書。

李白不僅詩寫得好,書法也非常好,唯一真跡不小心暴露真實的水平

但是可惜的是,由於朝代的變更,戰亂的發生,使得一些作品在歷史的洪流中失去了蹤影,或被破壞,或被人隱藏了起來,最終只留下了一件《上陽臺》的真跡。

在史書中有所記載,《上陽臺帖》北宋時曾入宣和內府,後歸賈似道,元代經張晏處,明藏項元汴天籟閣。清代先為安岐所得,再入內府,清末流出宮外,民國時入張伯駒手。

李白不僅詩寫得好,書法也非常好,唯一真跡不小心暴露真實的水平

新中國成立後,張伯駒將《上陽臺帖》贈給一代偉人,1958年,一代偉人自己立下規矩,黨和國家領導人所收禮品一律繳公,所以,這件《上陽臺帖》即被送到北京故宮博物院,轉交故宮博物院,後一直為其所收藏,成為了國家一級文物中的“國寶”,被稱為“一級甲”。

李白在《上陽臺帖》中自書四言詩,一共25字,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聳峻拔之勢和源遠流長之水,亦透過讚頌司馬承禎的作品,抒發了作者對其的仰慕之情。全卷蒼勁雄渾而又氣勢飄逸,用筆縱放自如,快健流暢,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詩風。全貼結體亦參差跌宕,顧盼有情,奇趣無窮。

李白不僅詩寫得好,書法也非常好,唯一真跡不小心暴露真實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