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宋仁宗大喊"皇后和張茂則謀反",他倆之間是否真有故事

最近朋友圈熱議的影視劇,當屬《清平樂》了。因其古風雅緻,一時間圈了無數少女的心。劇中無論是主角、配角還是其他路人角色都是十分出彩,自開播以來好評如潮,實乃良心作品。

在鏡頭的闡述下,一副恬淡唯美的大宋王朝畫卷,徐徐展開,伴隨著劇中人物與時代交錯的愛恨悲歌,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角色,驟然間闖入了我們的腦海,久久不能揮去。

清平樂宋仁宗大喊"皇后和張茂則謀反",他倆之間是否真有故事

看得出,劇中對於人物角色的刻畫,是非常細膩到位的。隨著劇情的深入,在眾多角色中,尤以曹皇后和張茂則這倆人讓人喜歡的要緊,很多人都希望他倆能在一起!

雖然,二人的確都很優秀,但二人的身份卻是實則不同,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是兩條平行線,永遠不可能有交點。在劇中,張茂則打第一眼看見曹丹姝,便被她深深地吸引,自此之後陷入了單戀的境地,不可自拔。

清平樂宋仁宗大喊"皇后和張茂則謀反",他倆之間是否真有故事

曹皇后呢,從她看到宋仁宗的第一眼起,她也就愛上了仁宗。妾有情,未必郎有意,顏控十足的宋仁宗,起初是不願意和曹丹姝在一起的,但是面對百官的舉薦,不得已而娶了曹丹姝。

大婚當天,曹丹姝也沒有等到宋仁宗的臨幸,只得一個人當夜獨守空房,思考著為何宋仁宗這麼不待見自己呢?好在第二日,迫於規矩的宋仁宗,看到了梳妝完畢的曹丹姝,當時眼睛就直了,這感覺就和當初的張茂則看曹丹姝的感覺一模一樣,這說明此時的宋仁宗內心已經泛起了漣漪,開始對這位新婚的妻子有了喜歡的感覺。

清平樂宋仁宗大喊"皇后和張茂則謀反",他倆之間是否真有故事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張茂則是怎樣一個人?是否真如影視劇中所表現得那樣,喜歡皇后曹丹姝呢?查閱史料的得知,有關張茂則此人的記載並不多,只有寥寥數百字。

張茂則(生卒年不詳),字平甫,河南開封人。宋朝時期宦官大臣。初補小黃門,累遷西頭供奉官,勾當內東門。擒獲盜賊有功,領御藥院。宋仁宗患病期間,受到猜忌,出任永興軍兵馬鈐轄。宋英宗時期,授內侍押班、內侍省副都知。宋熙寧初年,跟隨司馬光巡視,授大內都知。撲滅上元節火情,獲贈窄衣金帶。宋哲宗即位,遷寧國軍節度留後,加任兩省(內侍省和殿中省)都知,卒於任上,時年七十九歲。後來,論罪“元祐黨人”,追貶左監門衛將軍。

清平樂宋仁宗大喊"皇后和張茂則謀反",他倆之間是否真有故事

透過以上這些文字描述,可清晰看出張茂則從入宮到立功,直到被宋仁宗重用,從一個小小的太監,做到了副都知一職,後來還和北宋名人司馬光一起治理水患,可見他還是有一定能力地。

然,嘉佑元年冬天,臥病期的趙禎,突然從寢宮中奔出大喊:“皇后勾結內侍謀反!”《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庚申,詣內東門小殿問起居,上自禁中大呼而出,曰:“皇后與張茂則謀大逆。”

清平樂宋仁宗大喊"皇后和張茂則謀反",他倆之間是否真有故事

皇后和內侍勾結在一起,並行謀反之事,這可不是一件小事。其實,之所以宋仁宗會喊出這麼一句話,主要是當時他已經生病了,且到了“暴感風眩”的程度,神志也是極不清醒,太醫開了很多藥,但就是沒有徹底祛除病根,時好時壞。

宋仁宗喊出“皇后勾結內侍謀反”之後,朝中大臣和宮裡的人都知道這是宋仁宗又發病了,於是急忙研究對策,看怎麼才能讓皇帝的身體好起來。但身為當事人的張茂則,聽到這句話之後嚇得回到家裡就上吊自殺,幸好被家人及時發現,將其救下。

清平樂宋仁宗大喊"皇后和張茂則謀反",他倆之間是否真有故事

至於另一個當事人,皇后曹丹姝則是閉門不出,雖然知道這句話是宋仁宗犯病時喊出來的,但畢竟對自己也是名聲受損,無力改變什麼,只好待在寢宮,獨自一人忍受著痛苦。

那麼,為什麼宋仁宗趙禎,會在病中大喊“皇后與張茂則謀大逆”?南宋的史學家為何會如此記載呢?

清平樂宋仁宗大喊"皇后和張茂則謀反",他倆之間是否真有故事

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前面說過,張茂則打第一眼看見曹丹姝,便深深愛上了她。而曹丹姝呢,自當上了皇后之後,雖然沒有得到過宋仁宗很多的寵愛,但是卻得到了張茂則的很多幫助,若不是張茂則,可能曹丹姝早就被多次挑事的張妼晗給活活氣死了。

況且,在《續資治通鑑長編》中還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記載,那就是宋仁宗死後,還不滿50歲的張茂則升了官,擔任內侍省押班。按照當時的朝廷法度,內臣年滿50才可以擔任內侍省押班,但貴為皇太后的曹丹姝則力排眾議,硬是將這個職位給了只有48歲的張茂則。

清平樂宋仁宗大喊"皇后和張茂則謀反",他倆之間是否真有故事

宋哲宗即位後,張茂則再次高升,遷寧國軍節度留後,一時間風光無限。史書記載:曹丹姝活了64歲去世,張茂則活到79歲。

宋仁宗駕崩後,從曹丹姝一系列的操作來看,先是將張茂則從外地調回京城,之後又給他升職加薪,如果說他倆之間沒有故事,這恐怕沒人信吧?當然,這只是根據史料猜測,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只能等到新的史料被發現後才能知道了。

【參考資料:《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續資治通鑑長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