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儒家奉為“亞聖”的孟子,因何卻不被魏惠王重用呢?

被儒家奉為“亞聖”的孟子,因何卻不被魏惠王重用呢?

重溫歷史故事,傳承國學經典,大家好我是小剛。

馬陵之戰是戰國中期,一次劃時代的戰爭。魏國的戰神龐涓中伏戰死,魏軍十萬精兵全軍覆沒,從此以後,中原的第一強國魏國,國運衰落,一蹶不振。就在魏惠王因痛失愛將而心灰意冷的時候,又有一位傳奇的人物為他獻上,與龐涓截然不同的治國之策。那麼魏惠王能夠聽進去嗎?

被儒家奉為“亞聖”的孟子,因何卻不被魏惠王重用呢?

馬陵之戰後不久,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已經強大起來,開始出兵東進,並且重新奪取了原本屬於秦國,而被魏國佔領將近半個世紀的河西地區,由此制衡秦國的一隻楔子被拔出,掃除了東進的障礙。秦國也從此成為了東方各國,尤其是“三晉”國家的的夢魘。這也是魏惠王最為擔心的問題,他既後悔當初沒有聽公叔痤的話,殺掉商鞅;又後悔當初沒有讓龐涓殺掉孫臏,以至於現在腹背受敵。

被儒家奉為“亞聖”的孟子,因何卻不被魏惠王重用呢?

就在魏惠王焦頭爛額的時候,魏國又來了一位及其著名的人物,他是著名的儒生,孔子的孫子的弟子 — 孟子。孟子來到魏國之後,魏惠王很高心,因為從他祖父開始,就對儒士特別的尊敬。於是他用高規格的禮儀迎接孟子,並且問孟子說:“先生不遠千里而來,有什麼利於我魏國的事情嗎?”這本來是一句很正常的寒暄之言,卻受到孟子的當頭棒喝,孟子說到:“我這次前來不是來談什麼利益的,何必談利益呢,我只談兩個字,就是仁和義。”

被儒家奉為“亞聖”的孟子,因何卻不被魏惠王重用呢?

為什麼不談利,而談仁義呢?孟子說的很有意思,如果一個國家上上下下都談錢的時候,這個國家就要亂套了。而如果一個國家的人都仁者愛人,大家不相互爭權奪利,仗義相助,那天下就太平了。這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孟子見魏惠王》的故事。這則故事在儒家經典中及其著名,因為孟子在中國被稱為“亞聖”,《孟子》一書更是“四書”之一,成為明、清兩朝科舉考試的必讀經典。

但是這則故事在當時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小插曲而已,而且魏惠王也並沒有採納孟子的建議,因為魏惠王最需要的是能夠實幹強國的人,而不是像孟子這樣,講大道理的人。

如果喜歡小剛的文章,記得關注小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