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諾曼底登陸,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登陸作戰,在本次行動中(首日進攻)盟軍共調集了

5000

多艘的登陸艇和突擊艇、

289

艘護航戰艦、

277

艘掃雷艦和

3100

多架飛機參與其中,在首日登陸行動中共將約

15。6

萬名士兵送上了灘頭,此後有約

288

萬的盟軍士兵由此進入到歐洲戰場;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用歷史書上的話來講:

諾曼底登陸讓盟軍成功的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同時阻止了希特勒從法國“大西洋牆”防線抽調士兵來支援東線作戰,為蘇聯進攻柏林創造了有利條件,歷史意義重大,可以說諾曼底登陸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

1944

6

6

日上午

10

點,英國廣播公司主持人約翰·斯納格向全世界播送了這樣一段話:

“諾曼底登陸日已經開始,今天一大早,盟軍開始向希特勒的歐洲堡壘西北面發起進攻,九點半左右,首個官方訊息傳來,盟軍遠征軍最高司令部發布了第一號公報......

在艾森豪威爾將軍的指揮下,盟軍海軍在強大空軍的支援下於今早在法國北部海岸登陸。”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原定於

6

5

日發起進攻的盟軍因為惡劣天氣將行動延後一天,也就是在當天晚間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批准了“霸王行動”(諾曼底登陸的行動代號),同時他告訴自己的部隊:

“你們即將踏上最為偉大的征程,我們為此努力了數月,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著你們,世界各地熱愛自由的人們、我們的盟友和你們身邊的戰友都會為各位祈禱,去摧毀德國的戰爭機器,消滅法西斯壓迫歐洲人民的暴政,還世界以自由和和平”!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隨著進攻命令的下達,十幾萬大軍和成千上萬的艦隻開始向諾曼底發動進攻,雖然過程比較坎坷,可結果還是令人滿意的,盟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但是在盟軍總司令這邊,艾森豪威爾可沒有那麼自信,在行動進行過程中這位總指揮甚至還為諾曼底登陸失敗而特意準備了一份演講稿:

盟軍在瑟堡-勒阿弗爾地區的登陸行動未能取得成功,我已經下令撤回部隊!我之所以決定在這個時間和地點發動攻擊是基於現有的最佳資訊而做出的,勇敢的陸、海、空三軍恪盡職守,做到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如果這次嘗試有任何責任或過錯的話,那是我一個人的事!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成功的

“霸王行動”被載入了史冊,成為一場無法複製的經典登陸作戰,同時也讓盟軍在歐洲站穩了

腳根

,可這份“備用”宣告也意味著這次行動的風險同樣巨大;

在當時如果艾森豪威爾需要發表這份宣告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如果諾曼底登陸失敗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儘管歷史從來就沒有

“如果”這一類模稜兩可的詞彙,但列位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下假如諾曼底登陸行動獲勝的一方是德國,今後的歷史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場景一、盟軍向歐洲大陸發起第二次攻勢;

假設前提:

德國清楚地掌握了盟軍的登陸地點並做了萬全的準備,再

加上登陸

當天天氣依然惡劣,盟軍十多萬大軍在輪番搶灘作戰毫無戰果,數萬士兵因此喪生,登陸作戰以盟軍的失敗告終;

假設結果:

對於艾森豪威爾而言,他在事後發表了那份

“戰敗”宣告,並承擔了全部的責任,隨後引咎辭職,這次的失敗也直接導致了他不可能會參加

1953

年的美國總統競選並贏得勝利;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盟軍:

自從

1943

年初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

之後,蘇聯境內的德軍就一直在撤退,德國的失敗已現端倪;

在這一年美、英兩國首腦還在華盛頓舉行了著名的

“華盛頓會議”(代號:三叉戟),這次會議的議題主要是討論這兩個國家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去結束戰爭,同時還要確立戰爭之後的勢力範圍;

而諾曼底登陸也在這次會議的討論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對於戰爭的結果其實是沒有多大影響的,充其量就是讓德國在多

“蹦躂”幾年,盟軍傷亡的人數會增多,更多的猶太人也會因此喪命,僅此而已;

所以諾曼底登陸失敗之後,盟軍會重新集結力量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嘗試,直至成功!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不過雖然軍事結果不會因為一次登陸作戰的成功與否而改變,但政治上的結果可能會因此大相徑庭;

盟軍陸軍上岸受阻,在現實時間線中美英聯軍和蘇聯在柏林相遇的場景在假設情況下將不會出現。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發起反攻的蘇聯會在何處遇到盟軍呢?

至少不會是在柏林,這位

“東方巨人”很可能會獨自佔領整個德國,

亦或

攻進法國;

如果事情按照這個劇本走下去,那麼在二戰後將不會出現東德和西德這兩個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在未來可能都會被劃入到蘇聯的勢力範圍內;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同時鑑於蘇聯獨自完成了攻陷德國的重任,在日後的談判過程中斯大林會用更多的籌碼來和美國交涉,蘇聯的領土可能會比我們這個時間線內的實際情況大得多。

因此在即將到來的冷戰中,美蘇之間的力量平衡會發生巨大變化,蘇聯在歐洲會得到更多具有戰略價值的領地,冷戰所持續的時間會比現實長得多得多。

場景二、盟軍放棄陸軍進攻歐洲計劃,專注於空中轟炸;

諾曼底登陸失敗可能導致一些反對陸軍透過兩棲登陸的方式挺入歐洲的掌權者擁有更強的話語權,比如英國的首相丘吉爾、英國空軍元帥哈里斯等;

原本英國就對這次的行動持消極態度,尤其是丘吉爾!這次行動雖然名義上是美、英兩大軍事集團協作的結果,可在個人態度上丘吉爾仍然深受敦刻爾克失敗的影響而消極備戰,甚至在諾曼底登陸行動前的幾個月這位首相還在尋求可以快速解決戰爭的其他辦法,比如入侵挪威、進攻葡萄牙、從巴爾幹半島挺進等等,總之在他看來登陸作戰的風險極大,搞不好會

“人財兩空”!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而假如登陸行動失敗,丘吉爾等人正好找到了話柄,當時哈里斯認為只要憑藉盟軍強大的空中優勢持續對德國城市進行轟炸就足以結束戰爭,根本沒有必要耗費人力和物力去進行一場風險極大的登陸作戰。

登陸行動失敗後,英國人會慫恿美國人重新評估他們的戰術,後續的

“龍騎兵行動”和其他二次登陸計劃也有被取消,然後盟軍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轉向空中;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結果:

盟軍的轟炸力度空前得到加強,曼哈頓工程的研究成果可能首先被考慮投放的地點不再是日本,德國也會變成一個遭受到核彈攻擊的國家,另外德國因此喪生的平民數量也會大大增加;

而德國在盟軍強大的空中壓力和東線蘇聯咄咄逼人的攻勢之下也會很快敗下陣來,可在戰後的

“分贓”大會上就會出現和場景一差不多的局面,盟軍因

在陸上進

攻不利取的戰績無法和蘇聯相比擬,蘇聯手握“重籌”依然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場景三、盟軍放棄登陸歐洲計劃,空襲力度未變,德國拼命堅守,最終實現停戰;

諾曼底登陸行動失敗,盟軍內部領導層出現重大分歧,美國總統羅斯福在

1944

11

月份的競選中失利,繼任者改變了他在此前定下的戰爭計劃,全力進攻日本;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英國在失去美國的支援後(消極支援)無力對歐洲大陸進行反攻,局面進入到僵持階段;

斯大林因英、美的背信棄義而

“暴怒”,孤注一擲,集結全國大部分兵力奮力挺進柏林;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不過在盟軍分崩離析之後,德國有了喘息之機,他可以將部署在西線的部隊調往東線用以抵擋蘇聯,蘇聯的進攻開始變得遲緩,甚至是停滯不前;

蘇聯在沒有完全攻下德國的情況之下是不可能配合美國出兵中國東北的,儘管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可日本並沒有因此投降(因為不少人認為日本的投降不是因為那兩顆原子彈,而是忌憚於蘇聯的百萬大軍);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最終這場登陸作戰的失敗導致的結果就是歐洲戰事停滯不前,雙方處於一個攻守平衡的狀態中,在太平洋戰場日本雖然失去了外圍領地,但

“一億玉碎”的口號仍然在執行,美軍不得已只得用陣亡百萬士兵的代價一點一點的啃掉這塊“骨頭”。

假如諾曼底登陸失敗,戰後世界格局會有什麼不同?還會有冷戰嗎?

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個戰場上的終結戰爭的形式大機率以談判的方式收尾,德國繼續存在,但沒有淪陷,日本現狀和今天差不多,依舊被美國所佔領,蘇聯也沒有因為戰爭獲得更多的利益;

由於戰爭結束之時至少有三個世界性強國(美國、德國和蘇聯)的存在,也就不會有後來所謂的

“冷戰”時代了,在這個場景之下未來的世界就不是“雙強爭雄”了,而會變成“三國演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