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洪武年間的商人:鉅富沈萬三

行走在洪武年間的商人:鉅富沈萬三

文 | 《那些年》小小那

沈萬三的名字在中國尤其是江南一帶可謂家喻戶曉。

傳說他擁有聚寶盆、點金術,田產遍佈、富可敵國,曾資助朱元璋修築南京城、犒賞軍隊,富得讓皇帝都眼紅,最後被抄家發配了雲南。

在各種傳奇故事的烘托下,沈萬三早已成為老百姓心中的活財神。不過,關於沈萬三,我們似乎很難捋出一條清晰的人生軌跡。因為有關他的傳說,版本繁多,莫衷一是,就連正史記載都有些撲朔迷離。

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今天我們就試著撥雲見霧,帶大家尋找一個更接近真實的“沈萬三”。

江南鉅富沈萬三

儘管關於沈萬三的記載有諸多版本,但有一點是沒有爭議的——沈萬三確實是位富得流油的大土豪。

我們先來看看正史記載。《明史》中雖沒有為沈萬三單獨列傳,但在別人的傳記裡,他的名字多次出現,比如——

在《馬皇后傳》中,有記載,“吳興富民沈秀者,助築都城三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隨後馬皇后進諫,大意是說,她聽說法律只用來誅殺不法之徒,不該用來誅殺不祥之人。老百姓富可敵國,是他們自己不祥,不祥之民,蒼天自會懲罰他們,陛下何必殺他。朱元璋聽從了馬皇后的話,將他釋放,之後發配到了雲南。

在《王行傳》中提到,江南富豪沈萬三獎勵他的私塾教師:“每文成,酬白金以鎰計。”白金即白銀,一“鎰”即二十兩,可見沈萬三的慷慨大方。

行走在洪武年間的商人:鉅富沈萬三

在《佞倖·紀綱傳》中又提到,吳中故大豪沈萬三籍沒後,其子文度尚有漏抄的不少金銀寶貝,因而巴結紀綱。文度遂挾紀綱的惡勢力,同分吳中美女。即便沈萬三被抄了家,遺漏的金銀也足以讓後人活得恣意瀟灑。

而野史筆記中關於他的記載就更詳細了。

據說沈家在元朝末年時就已是“資鉅萬萬,田產遍於天下”。沈萬三曾支援過平江(蘇州)張士誠的大周政權,張士誠還專門為他樹碑立傳。

朱元璋得天下後,沈萬三又資助朱元璋修築南京城,慶功會上,朱元璋舉著酒杯對他說:“古有白衣天子一說,號稱素封,你就是個白衣天子。”

朱元璋欲犒勞軍隊,沈萬三提出代朱元璋出犒軍的銀兩。朱元璋說:“朕有百萬軍,汝能遍濟之乎?”沈萬三當即承諾:“每一軍犒金一兩。”

此外,據明末《雲焦館紀談》記載,沈萬三“有田數十頃,鑿渠引水以供酒需”。遷居南京後建造了“廊廡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據傳白酒坊、堆草巷、油坊巷等處都為沈家房宅後院。

沈萬三的致富經

沈萬三的土豪人設算是立定了,但大家可能更好奇的是:他究竟如何做到這麼有錢的?

其實,數百年來,這一直是個謎。

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聚寶盆”之說。傳說沈萬三早年見一農夫攜蛙百餘,便好心買來放生,並將瓦盆帶回了家。一次,妻子洗手時不慎將一支銀釵掉入盆中,不料銀釵一變二、二變四,一會兒便是滿滿一盆了。沈萬三得此法寶,從此富甲天下。據說南京中華門的古稱“聚寶門”的名稱也源出於此。也有說法稱沈萬三會“點金術”,能夠點物成金,因此黃金源源不斷;還有說沈萬三由漁翁而得烏鴉石或馬蹄金等等……

行走在洪武年間的商人:鉅富沈萬三

當然,也有一些比較靠譜的說法——

一是墾殖說。沈萬三本是浙江湖州人,後來遷居到今天的周莊。據多處史料記載,沈萬三利用周莊當地的便利條件,大力從事農耕養殖事業。周莊八景之一“東莊積雪”,描繪的就是沈家當年的景色。靠勤奮墾殖,沈家完成了原始積累,隨後廣泛購置田宅,積下大量金玉錢財,逐步成為“江南首富”。

二是分財說。據《周莊鎮志》、《蘇談》等史料記載,蘇州有位富甲江左的商人叫陸德源,他暮年看破紅塵,離家出遊,便將萬貫家財拱手送給沈萬三,沈萬三由此一躍成為“江南富族”。

三是通番說。據《吳江縣誌》載,“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歷史學家吳晗也認為:“蘇州沈萬三之所以發財,是由於進行海外貿易。”沈萬三藉助水路交通發達的周莊,作為商品貿易和流通的基地,把內地的絲綢、瓷器、糧食和手工藝品等運往海外,又將海外的珠寶、象牙、犀角、香料和藥材運到中國,一去一回從中賺取鉅額差價。沈萬三由此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

明朝沒有沈萬三?

不過,關於沈萬三的故事中還有一些疑點。

在很多記載中,都有沈萬三幫朱元璋出資建城、犒賞軍隊,卻遭到朱元璋的猜忌和眼紅,最終被流放雲南的情節。但是明史學家顧城透過對沈萬三家族的研究,得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結論:明朝並沒有沈萬三!

顧城等學者分析認為,沈萬三生活的年代是元末,非但不可能資助朱元璋修城牆,甚至極可能一生從未見過朱元璋。

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年齡和時間不吻合。

有史料記載,沈萬三有個兒子叫沈榮。有人為沈榮撰寫過墓誌銘,墓誌銘裡提到,沈榮死於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享年71歲,那麼其出生年份應是1306年。假設沈萬三20歲左右生子,那麼可推算他大致出生於1286年前後。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時,假如沈萬三仍健在,那應該在80歲上下了。而云南平定是在1382年,朱元璋能把沈萬三發配到雲南那必然是1382年之後的事了。此時沈萬三如果還活著,那都九十多歲了。把這樣一個老富翁流放到邊疆,似乎不太合乎情理。

另外,明朝人莫旦在其撰寫的《吳江志》中提到,張士誠佔領蘇州時,沈萬三就已經去世了。莫旦是誰?是莫禮的孫子。莫禮又是誰?是沈萬三的親家。所以兩家交往密切,資訊真實度較高。如果此話可信,那麼我們可以推算——張士誠佔領蘇州是在1356年,而朱元璋建立大明是在1368年。這意味著,朱元璋登基做皇帝時,沈萬三至少已經去世十二年了。

明朝的“沈萬三”們

如果明朝沒有沈萬三,那個多次出現在《明史》裡,田產遍佈、富可敵國,又幫朱元璋修都城,又幫天子犒勞軍隊,最後還被打擊流放的傳奇富豪,究竟是誰呢?

那或許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江浙富戶。

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曾強制遷徙江浙地區富戶來“充實都城”。比如,洪武三年,蘇州、杭州、嘉州、湖州等地四千多家富戶被集體強制遷往濠州;洪武十三年,蘇浙地區共有四萬五千多家富戶,被朱元璋強制遷往南京。富戶們被連根拔離本鄉的同時,南京城的修築正如火如荼。富戶們帶到南京城的財富,想必也為繁榮都城做出了重要貢獻。

行走在洪武年間的商人:鉅富沈萬三

洪武十五年,雲南平定後,朱元璋又不斷從內地往雲南移民,以充實邊疆。江浙富戶則是移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明代人謝肇淛寫過一本叫做《滇略》的書,裡面說道:“高皇帝既定滇中,盡徙江左良家閭右以實之……故其人土著甚少,寄籍者多。衣冠、禮法、語言、習尚,大率類建業……”大意是:朱元璋平定雲南後,遷徙大批江浙地區的安分民眾和有錢人,讓他們去充實邊疆,最後造成當地人佔少數、移民佔多數的情況;而受移民影響,當地的生活習慣與文化風俗,也變得與南京大體一樣。

由此可見,儘管沈萬三故事裡充滿誇張離奇的情節,但這些情節所勾勒出的時代背景卻是真實客觀的。而《明史》中,馬皇后那句“老百姓富可敵國,是他們自己不祥”,其實也反應了洪武時期的人們對於“有錢人”的真實態度。

方孝孺在《遜志齋集》記述說:“當是時,浙東西巨室故家,多以罪傾其宗。”王錡則在《寓圃雜記》裡說,洪武時代中晚期,三吳的大戶巨姓們,“或死或徙,無一存者”,原本的繁華之地一片蕭條,“邑里蕭然,生計鮮薄”,過者無不感傷。

一個“沈萬三”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沈萬三”。他們靠勤勞、智慧、勇敢,或許還有一點運氣,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卻很難憑此獲得政治上的尊重。

只能說,他們生不逢時,生在了一個“仇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