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李淵負有重大責任,選擇困難症害了他

在古代,青林之中文武百官英雄輩出,人生的終極夢想就是有朝一日掌握國家的權力成為皇帝。可是萬千人覬覦的王位,又怎麼可能穩穩當當的呢,稍有不慎就會易手。唐朝也是如此,唐高祖李淵因為一個錯誤的選擇,被他的兒子逼迫退下了皇位。

這就是眾所周知的“玄武門之變”,有人說李世民是要當太子殺了弟弟;也有人說李淵教兒子無所事事,惹得兄弟們意見不一。事實上根本原因是李淵的錯誤選擇。

據新唐書記載:

李建成雖然是太子,但隨著李世民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身邊圍繞著杜如晦、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個能人。李建成覺得太子的地位受到威脅。當李淵帶著李世民和李元吉出去避暑時,李建成與慶州知事楊文幹一起試圖發動兵變。

然而,楊文乾的兩個部下將他們的陰謀暴露給了李淵。聞言,李建成為了保住太子,只能主動向父親道歉求饒。怒火沖天的李淵聲稱要廢了他立李世民為太子。

也正是此時,反正橫豎都是死的楊文幹決定造反,李淵派李世民鎮壓他,並答應他如果平息戰爭成功,就立他為太子。選擇相信父親的李世民,帶著能幹的部下成功除掉了楊文幹。當他用各種暗示讓李淵想起太子之事的時候,李淵卻反悔了,仍立李建成為太子。

他為什麼臨時反悔呢?一方面,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兩個兒子為太子爭鋒互不相讓;另一方面,李建成主動道歉,打消了李淵的戒備。其實根據一些野史資料,還有一個原因。李淵周圍有很多嬪妃,李建城很可能會買下其中的一些,讓他每天在父親面前說好話。

這個時候的李世民進退兩難,雖然李淵的初衷是為了維護兩個兒子的關係,穩定自己的皇位。但他一時的自責讓李世民左右為難。他和建城太子已經形成了對立。日後若繼位,極有可能丟掉性命。與此同時,李世民身邊的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杜如晦等人也建議李世民先動手,發動兵變。

公元626年,李世民率長孫無忌,房玄齡,尉遲恭等人在宣武門叛變,親自射殺李建成、李元吉。其他相關黨員全部被淘汰後,父親被迫封他為太子。兩個月後,李淵被迫退位。皇帝大冶路上的所有荊棘被剷除,李世民成功登基。

所謂君,猶如笑話。身為皇帝,卻給了兒子一張“空頭支票”,李淵被奪去皇位也是情理之中。如果他能夠遵守諾言,立李世民為太子,按照當時李世民的實力,李建成將無法與他抗衡。而李淵的皇位也可以延續。

古人雖然特別注重家族血統,但在權勢面前,父子兄弟之情已不復存在。王權就像隱藏在糖果之下的毒蛇。在享受名利的同時,也犧牲了很多東西。如果你是李淵,你會選擇誰來任命太子?評論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