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說即墨」NO.5齊威王“一鳴驚人”讓即墨彪炳千秋--典故“一鳴驚人”的由來

「海波說即墨」NO.5齊威王“一鳴驚人”讓即墨彪炳千秋--典故“一鳴驚人”的由來

HISTORY

·

齊威王“一鳴驚人”讓即墨彪炳千秋--典故“一鳴驚人”的由來

齊威王“一鳴驚人”讓即墨彪炳千秋--典故“一鳴驚人”的由來

「海波說即墨」NO.5齊威王“一鳴驚人”讓即墨彪炳千秋--典故“一鳴驚人”的由來

公元前347年齊威王“一鳴驚人”封即墨大夫萬戶,讓即墨彪炳史冊。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相互爭鳴,思想發展空前活躍,齊國也在發生著重要的變化。公元前356年,齊桓公田午之子田因齊即位,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威王,成語“一鳴驚人”就是說齊威王的故事,透過這個歷史典故讓即墨之名彪炳史冊,也讓即墨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行政首長——即墨大夫,成為後世為政者的楷模。

戰國時期,各國都在選賢任能,選擇和尋找適合自己國家發展的道路。史料記載齊威王即位之初,齊國面臨外憂內患,齊國局勢十分危急,齊威王在執政之初,是一位不稱職的國君,他不理朝政,沉迷酒色,百官一看齊威王不理朝政,也都躲在家裡尋歡作樂,別的諸侯國趁機入侵,佔領了齊國大片領土,就這樣又過去了幾年,齊國更加危急,百官心急火燎,但是沒人敢給齊威王提意見,因為齊威王下令誰要勸諫,就判誰的死罪。

「海波說即墨」NO.5齊威王“一鳴驚人”讓即墨彪炳千秋--典故“一鳴驚人”的由來

齊國的有識之士對於這種局面極為擔憂,但多因畏懼齊威王而不敢勸諫。終於有一天,一位以博學多才、機智善變著稱的稷下先生淳于髡(kūn)出場,想出一個辦法,他以隱語進說齊威王,他問齊威王。“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嗚,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是個聰明人,他理解淳于髡這是在諷刺自己身為一國之君毫無作為,只圖享樂,於是他回答淳于髡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隨即,齊威王針對吏治腐敗,百業荒廢的局面,分析認為要振興國家,必須進行政治改良,要從整治吏治著手,同時齊威王又廣開言路,排出親信到各地實地調查。他詔令全國七十二個地方長官來朝奏事。史料記載:“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在實施政治改良的同時,一件事情引起了齊威王的高度重視,許多身邊的權臣都在他耳邊說:一是即墨大夫不作為,百姓痛苦;一是阿大夫有作為,百姓幸福。對於這件事,齊威王不為傳言所左右,而是派出心腹之人實地考查。實情恰恰相反,在即墨看到的情形是:綠油油的莊稼豐收在望,百姓安居樂業,整個社會秩序井井有條,士民們對即墨大夫感激涕零,交口稱讚;而阿地卻是另一幅景象:田地荒蕪,倉庫空虛,百姓生活困苦,士民們對阿大夫敢怒而不敢言。那麼,齊王身邊為何卻有那麼多人顛倒是非呢?原因很簡單,即墨大夫為人正直,從來不行阿諛奉承和賄賂之事,得罪了齊王身邊的小人;阿大夫為了升官發財,大肆壓榨民財,並行賄齊王身邊的人為己美言,所以齊威王耳朵裡才灌滿了讚美他的好話。

弄清了事情原委,某天,他將朝廷大臣和七十二位地方官員全部召集到一起,命人在朝堂中擺放了一口大鍋,裡面盛著煮沸的水。即墨大夫自知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恐怕凶多吉少。不過,從齊王臉上卻看不出殺機,倒是笑意盈盈:齊威王說“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而,排人視即墨,田野闢,民人給,官無留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譽也。”用現在的話即是,自從你治理即墨,天天有人說你的壞話。可是我派人去即墨調查卻發現,荒野變成了良田,百姓豐衣足食,各種事務處理得很及時,東部地區民富國安。那為什麼沒人為你說好話呢?是因為你沒有賄賂我身邊的人啊!話畢,給予了“封之萬家”的嘉獎。即墨大夫,成為歷史上好官的典範,循吏之首,世代受人敬仰。

誅誰呢?齊威王點了阿大夫的名。厲聲喝道:“自子之守阿,譽言日聞。然使使視阿,田野不闢,民貧苦。昔日趙攻甄(甄,一作鄄邑,在今鄄城北),子弗能救,衛取薛陵(在今陽穀東北),子弗知。是子以幣厚吾左右以求譽也。” 用現在的話說:“自從你鎮守阿(城),稱讚你的好話每天都有傳來。我派人察看阿(城),見田地荒蕪,百姓貧困飢餓。以前趙國攻打鄄地,你不救;衛國奪取薛陵,你不知道;這是你用重金來買通我的左右來替你說好話啊!” 於是,齊王一聲令下,癱倒在地的阿大夫被扔進了沸水煮開的鍋裡。緊接著,幾個受賄替他說好話的近臣也被一塊煮了。

「海波說即墨」NO.5齊威王“一鳴驚人”讓即墨彪炳千秋--典故“一鳴驚人”的由來

齊威王這招懲貪揚清好厲害!舉國震懼,官員人人不敢飾非,務盡其誠,齊國一時大治。開始稱雄於諸侯,到齊威王末年,燕、趙、韓、魏等國紛紛到齊國覲見。即墨大夫因此成了齊威王成就霸業的關鍵人物,即墨城和即墨大夫也因此得以“青史留名”人民稱讚道:齊國有幸有即墨大夫;即墨大夫有幸有齊威王。

“一鳴驚人”的成語,為我們塑造一個從諫如流、知錯能改的君主形象和一個正直感言而機智靈活的勸諫者形象。雖然齊威王威武聖明,但是在他即位的早期卻是不理朝政,以至於朝堂均被他身邊的小人把持,所以各種真實的聲音不能傳到齊威王的耳朵裡。這件事告訴和啟迪我們,作為管理者只有廣開言路,接納不同意見,才能有所作為。同時,這件事說明了判斷事情的真相不能僅憑一面之詞,還需進行實際的瞭解,草率的定下結論最終會鑄成大錯。齊威王面對別人闡述的截然相反的兩個例子,他沒有輕信,而是自己去佐證,最後透過賞罰分明的形式,即鼓勵了那些正直官員們的工作,又警告了那些意欲混淆視聽的小人,從而杜絕了此類事件的發生。

「海波說即墨」NO.5齊威王“一鳴驚人”讓即墨彪炳千秋--典故“一鳴驚人”的由來

【來源:青島市即墨區圖書館】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