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取了3個好名字,自己也無法超越,三人都成江湖傳說

中國人的名字講究很多,為了取個好名必須要查閱經典、思考五行、研究字義,還要避免太過大眾化、容易撞名。古人為此發明了不少取名法,其中有一種非常有意思,那就是“連姓為義”取名法。如果不懂什麼叫“連姓為義”,看看這個例子就明白了:

金庸取了3個好名字,自己也無法超越,三人都成江湖傳說

傳說明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期間,有位福建才子進京趕考,恰好朱棣微服出巡,問他叫什麼名字。才子回答:江中立。朱棣一聽就樂了:“既是江中立(你人都站在江水裡面了),何日得身幹?”沒想到才子反應非常快:“赤日當頭照,身幹有何難?”赤日當然就是指朱棣,朱棣搶了侄兒的皇位,最喜歡別人歌頌他是正統,一聽就大喜,將這名巧嘴才子欽點為狀元。

當然這就是個傳說,方便大家理解“連姓為義”。這種取名法其實由來已久,明清時期比較流行,山東大學創始人之一王壽彭是晚清時期的狀元,高中時才27歲,民間傳說是因為他名字寓意好,才得了慈禧太后的青睞:王,指皇家;壽,就是高壽;彭字寓意更好,讓人想到活了800歲的壽星彭祖!

金庸取了3個好名字,自己也無法超越,三人都成江湖傳說

這麼理解後再一氣讀下來,多好的名字啊!姓和名連在一起表達某種很妙的寓意,這就是“連姓為義”取名法的精髓。為什麼要講“連姓為義”呢?因為這種方法在現代已經衰落,倒是現代通俗文學——武俠小說中能找到一些例子,比如金庸的作品。

金庸寫歷史武俠,字裡行間能看出古典文學的底子,而他為書中人物取的名字不少都有“連姓為義”情況,要再找別的字替換,恐怕金庸自己也無法超越。

任我行,《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的教主,在男主角令狐沖面前是江湖前輩的角色,再加上日月神教在江湖上的影響力,被定義為教主的人,一要有氣場,二要有心思,三不能太小家子氣,四還得帶點江湖風,如果取名任有德你還覺得他是教主嗎?恐怕會覺得他是地主吧!

金庸取了3個好名字,自己也無法超越,三人都成江湖傳說

而配上姓氏“任”的含義,取名“任我行”,天下之大任我行來往去,自在縱橫,那種豪邁氣概和狂傲感不用多餘筆墨就躍然眼前,而且任我行這個角色並不是只有傲和武功,內心還深藏權謀,安排精密,懂詐術,這個名字另一重意思也是暗喻任我行為自我利益設謀機變。

張無忌,《倚天屠龍記》男主角,這是一個比較複雜中和的角色,不同於郭靖的“正”也不同於楊過的“反”,張無忌受到成長環境影響,性格中有一種自然淳樸,不笨,很聰明,這種聰明並非世俗精明,而是覺得自己應該做什麼就去做,即使上當受騙,明白真相後依然要為大義跳出來的真正赤子。

金庸取了3個好名字,自己也無法超越,三人都成江湖傳說

而這個角色的姓氏“張”,本身就有弦安在弓上,與“弛”相對的意思,“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弦拉得緊是在自我控制,不越了範疇,但名字卻取成“無忌”,和姓氏取反義,既張又弛表現出了這個人物融合了矛盾,赤子之心很理想、性格卻又接近我們現實中的普通人,他不是真橫行無忌,有絕世武功少年成名,卻行俠仁義,暗合名字的矛盾寓意。

武俠世界是個虛構世界,除了主角,免不了還要有身懷絕世武功、卻隱匿不搶風頭的配角陪襯。掃地僧是這樣,《笑傲江湖》中另一個武功蓋世的配角——風清揚還是這樣。風清揚當年也曾經威震江湖,任我行對他相當佩服,這樣一個人物隱居後肯傳給令狐沖劍法,是因為令狐沖身上那種至情至性不拘一格與他自己相似。

金庸取了3個好名字,自己也無法超越,三人都成江湖傳說

人物設定既高,且閒逸不落俗套,名字必定也要不爭而自在飛揚,有不受拘束、來去自如之感,風這個姓氏就已經給人飄揚不羈之意,風清揚,完美展示其性格,清字更暗含不爭,清風不肯深陷爭鬥,隱逸飛揚不問世事,這個名字註定落在隱世高手的頭上,旁人承擔不起。

金庸筆下人物各有性格,名字也不是隨意取來充數,對比現在滿大街的撞名,古典文學對名字的設計實在精巧,讓人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