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年,朱棣次子因一個不起眼的動作,被皇帝裝進銅缸中燒死

1426年8月,朱高煦被裝進一口火紅的大銅缸中燒得慘叫連連。他死都不明白,自己真刀真槍造反都能活命,卻因為一個不起眼的腿部動作惹怒朱瞻基,被酷刑折磨而死。

其實,漢王朱高煦之所以有這樣的結局,完全是他的父親朱棣胡亂許願的結果。

朱棣為了爭奪皇位,起兵“靖難”。面對洶湧的南軍,朱棣所率領的燕軍一度面臨非常艱難的處境。

朱棣的長子名叫朱高熾,按照中國傳統的宗法制度,他的繼承人身份原本無可非議。然而,朱高熾是個胖子,走起路來經常喘氣。

這樣一個世子,自然無法上陣殺敵。

朱棣將希望寄託在了次子朱高煦身上。為了激勵兒子的鬥志,朱棣意味深長地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哥哥的身體太弱,你好好努力吧!”

正是這一句話,讓朱高煦在戰場上為父親衝鋒陷陣。

在他的內心深處,有這樣一個幻想:只要父親打到南京,坐到龍椅上,他就是當之無愧的皇太子。父皇百年之後,他就可以君臨天下。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朱棣最終冊立的皇太子,還是身為長子的朱高熾。這讓朱高煦大為意外,頗有“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感覺。為了彌補自己內心的缺失,朱高煦長期滯留南京。

永樂十五年,朱棣命他“就藩”也就是回到自己的封地去。朱高煦的封地在樂安州(今山東境內),他並不死心,仍然在暗處操練兵馬。

朱棣駕崩之後,太子朱高熾順利登基,是為明仁宗。然而,朱高熾是個短命鬼,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便撒手人寰。

朱高熾的突然死亡,給了朱高煦以莫大的希望。

他制定計劃,企圖暗殺太子朱瞻基。然而,他的計劃被朱瞻基識破。

朱瞻基返回北京,登基稱帝,成為大明王朝第五位國君。

宣德元年八月,不甘心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朱高煦起兵造反。

訊息傳到北京,眾人議論紛紛。

有的大臣說:“朱高煦之前長期盤踞南京,此番舉兵,他一定要打下南京,作為根據地。”還有的大臣說:“樂安的旁邊就是濟南城,賊人一定想方設法攻佔濟南,再做長久的打算。”

朱瞻基笑著搖頭:“你們都不瞭解朕的二叔,這是一個貌似奸詐,實則膽怯的人,他膽敢造反,不過是以為朕剛剛即位,皇位還不穩固,更斷定朕不敢親征,朕與你們打個賭,逆軍一定老老實實在樂安城守著,哪都不敢去!”

事實證明,朱瞻基頗有先見之明。

當朱高煦得知朱瞻基親征的訊息,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固守樂安,以拖待變。朱瞻基出征之後,想出一個分化敵軍的法子。

他給二叔寫信:“你現在的罪責,都是因為受到了身邊小人的挑唆,只要你將這些小人交出

來,就可以免罪了!”

朱高煦以為,自己的侄兒顧念親情,給自己留了一條活路。

然而,在朱高煦交出眾人之後,皇帝的震懾並沒有絲毫的減弱。

在朱瞻基的命令下,朝廷的兵馬包圍了樂安城的四門,與此同時,朱瞻基還讓神機營對著城裡打槍,震懾敵軍。

連番恫嚇之下,朱高煦終於“破防”了。他隻身出城請降,被巡邏計程車兵抓住,帶到了朱瞻基的面前。此時,朱高煦早已沒了往日的狂傲。

他對朱瞻基說:“臣罪該萬死,殺不殺我全憑皇上定奪。”或許是考慮到自己的名聲,朱瞻基只是將二叔廢為庶人,帶回北京看管。

然而,朱高煦接下來的行為,卻徹底斷送了他對的性命。

到達北京之後,朱高煦鬱悶不已,終日借酒消愁。

一日,朱高煦正在吃酒,皇帝朱瞻基從外面走了進來。眼看著這個年齡比自己小很多,城府卻高深莫測的男人來到面前,朱高煦的心裡頗為不滿。

他想起了父皇的許諾。事到如今 他終於明白,朱棣是在騙他,從一開始,父親就沒想過讓他來接班。

朱高煦將滿腔怒火傾瀉到了侄子身上,他伸出腿來,故意將皇帝絆倒。

失了面子的朱瞻基怒不可遏,他立即命令太監架設一口銅缸,將朱高煦放到裡面活活烤死。朱高煦至死也不會明白,自己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舉動,為何會給他帶來殺身之禍。

其實,自從朱高熾登基,朱高煦的命運便已經註定,這便是帝王家的無情之處。

參考資料:《明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