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諸侯燕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的所作所為

導語:八百年諸侯的燕國,如何影響戰國格局?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所作所為,都有哪些合縱?樂毅變法,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原因是歷史太厚重

戰國七雄作為戰國時代爭霸天下的七大諸侯國,每一個諸侯國都有著自己的發展方式,每一個國家內部也都由著他們自己賴以生存的根基,而為了能夠爭霸天下,為了能夠將中原地區進行統一,每一個國家也都在竭盡全力的謀劃。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幾乎每一個諸侯國都有著能夠影響歷史的重大事件發生,而我們今天的主角燕國也並不例外。

在燕國的歷史上,有那麼幾個事件影響了燕國未來的走向,甚至這些事情不僅僅是影響了燕國的未來,也影響了整個戰國時代的格局。我們今天就來主要盤點一下,那些發生在燕國又影響了戰國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

八百年諸侯燕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的所作所為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合縱

合縱發生在戰國中期,很多人對於這個政治決策也並不陌生,那是戰國時代非常著名的縱橫家理論主張,提出者是蘇秦,傳說蘇秦是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的徒弟。但是提起合縱,世人都知道蘇秦,卻並沒有多少人知道當時決定要進行聯合攻秦實際上是燕國的燕文公,換句話說,燕文公是首先看到合縱巨大利益價值的人,而歷史上的合縱也是從燕國開始發起的。

蘇秦遊說燕文公之後,燕文公看到了合縱的巨大價值,任蘇秦為丞相有說其他的五個國家,並且與其他五個國家聯合一起對抗秦國,這在極大程度上改變了戰國時代的格局。合縱的計劃推出之後,有歷史記載,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保證了山東六國的安全,阻止了秦國的東進步伐,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當時戰國時代的局勢,給山東六國帶去了巨大的利益。

從這一點上來看,有些學者們認為燕國毫無作為,是站不住腳跟的,如果沒有燕國的周旋,合縱能不能成形還很難說,秦國也很有可能趁此機會會東征天下,六國覆滅的時間可能會更早的提前。蘇秦提出合縱之後,山東六國一共有四次合縱攻秦戰爭。

八百年諸侯燕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的所作所為

第一次為公孫衍倡導、楚懷王主盟的楚、魏、韓、趙、燕五國攻秦之戰

這次戰爭發生在公元前318年,五國攻秦的計劃可謂是取得了一次極小的勝利,但是也就是這一次小小的勝利鼓舞了山東六國抗擊秦軍的信心,也打擊了秦國東進的步伐,給予了山東六國一段時間的喘息之機,所以,雖然勝利並不是那麼的輝煌,秦國也沒有受到很大的損失,但是還是讓秦國放慢了統一的腳步,對山東六國來講,可謂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第二次為孟嘗君倡導、齊湣王主盟的齊魏韓三國攻秦之戰

此次戰爭發生在公元前296年,但是這一次的結果就比較尷尬了,也就是賈誼在《過秦論》當中所說的逡巡而不敢進的那一次,只是賈誼的寫作手法比較誇張,那一次戰爭山東六國的損失極其嚴重,因為這次戰爭本身就是齊國的一次陰謀,韓趙魏三國聽信了齊國的計劃,與秦軍在戰場之上拼殺,但是齊國卻在聯軍背後獨自吞併了宋國,這讓戰國時代的格局又一次發生了變化,齊國因為吞併了宋國國力突飛猛進的發展。

可是韓趙魏三國因為在戰場之上損失了二十幾萬的兵力全部跌入了低谷,再也無力對抗自己的鄰居秦國,又讓秦國東進的腳步加快了。

八百年諸侯燕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的所作所為

第三次為信陵君倡導的魏、趙、楚、韓、燕五國攻秦之戰

信陵君可以說是山東六國最後的支撐,在戰國後期的時候,能夠帶領軍隊打贏秦軍的人並不多,信陵君就是其中之一,這場戰爭的勝利也讓山東六國多了一些存活下去的信心,也打擊了秦國。第四次是趙國將軍龐煖倡導的趙楚燕魏四國攻秦之戰,只不過這場戰爭對於戰國時代的格局並沒有什麼太大意義上的影響,所以我們今天也就不做細緻的評論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提起合縱,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針對秦國的戰爭,可是合縱並不一定針對秦國:公元前288年,齊秦並稱東西帝,蘇秦勸齊湣王放棄帝號。前287年,趙國李兌、齊國蘇秦倡導齊趙韓魏楚五國合縱抗秦,其他國家的軍隊都在戰場上浴血奮戰,但是,齊國去借此機會將其他國家的軍隊當成炮灰,自己出兵滅了宋國,因此引起列國的不滿,其他的國家便將矛頭轉向齊國。於前286年,燕韓趙魏秦五國合縱攻打齊國,齊國幾乎滅亡。所以,透過合縱的影響來看,我們並不能夠忽視燕國在戰國時代的地位。

八百年諸侯燕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的所作所為

其次就是燕昭王樂毅變法之後,對於齊國的打壓

我們上述已經說過,連軍五國攻秦的時候,齊國意圖從中牟利便獨自出兵消滅了宋國,當時的宋國算是一箇中型的諸侯國,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是很多國家眼中需要吞併的物件,但是,齊國卻趁其他國家浴血奮戰的機會獨自吞併了宋國,這等於將戰爭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其他國家蒙受損失齊國卻從中得利,這一定會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而其中對於其國怨恨最深的就是燕國。

當時,五國攻秦,燕國出兵兩萬,但是因為當時的齊王性格古怪,他認為僅出兵兩萬的燕國是想從中牟利,而並不是真的想配合聯軍攻秦,所以戰爭還未打響齊王就擊殺了當時的燕國將領,並且還逼迫當時的燕昭王重新派遣將領和軍隊參與合縱攻秦,這可謂是對燕國的一次巨大的羞辱。

而除去這個之外,燕國與齊國相鄰的土地很多,兩個國家本身之間的利益衝突就都與其他的國家,因此,燕國與齊國之間就像秦國與魏國一樣是有世仇的。所以當時的燕昭王任用了樂毅進行變法,最後又聯合五國攻齊,最終使齊國幾近滅亡,也影響了戰國時代的格局。

八百年諸侯燕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的所作所為

上述的這兩點都是燕國主動發起的計劃,尤其是後來燕昭王的樂毅變法,可謂說是燕國曆史上唯一的一次中興,正是這一次的中興給燕國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就是為什麼在戰國後期燕國雖然已經貧弱到了極致,卻依舊能夠堅持下去的原因。樂毅變法的時候,尤其是變法成功合縱攻齊的時候,燕國幾乎擄掠了齊國國內的全部財富,正是憑藉著這些財富的支撐,燕國才能在戰國後期支撐下去,甚至發起對趙國的戰爭,如果沒有燕昭王的那一次中興,燕國滅亡的時間可能會提前很多。

當然,上述所說到的這兩次歷史事件都是對國家有益處的,也是對歷史有著正面影響的,燕國還有許多反面的教材,也對歷史產生了一些深遠的影響,在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燕王噲的禪讓計劃。據說當時的燕王噲十分喜歡上古虛名,他十分仰慕古代的堯舜禹,他認為三皇五帝那些人之所以能夠留下盛名,之所以能夠讓後代的人們崇拜和景仰,是因為他們之間的品德,換句話說就是因為他們之間所實行的那種禪讓制度,所以燕王噲也動了在戰國時代行禪讓制的心思,又加上當時縱橫家蘇代的遊說,更要其堅信禪讓制可以給他帶來好處的心思。

八百年諸侯燕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的所作所為

​於是,他企圖將燕國的國家大權全部禪讓給子之自己則退居燕國幕後,而燕王噲的這種禪讓計劃也導致其燕國國內大亂,齊國趁機抓住了機會攻打燕國,使燕國幾乎滅亡。這個時候正值戰國中期,是各大諸侯國勢力均衡共同發展的一個階段,燕國國內的陡然下降,戰國時代的平衡被打破,各個國家之間短暫的和平時期也被打破,並且這個時間段對於歷史還有一個非常重大的影響,那就是它拓寬了合縱的意義,蘇秦最開始提出合縱的時候是針對秦國的強大提出的一個應對方案,他最開始的方法也是聯合山東六國一起對抗秦國,但是因為這個歷史事件的發生,為後來合縱攻齊打下了基礎,也可以說是燕國不經意之間為戰國時代做出的一點貢獻吧!

再次,荊軻刺秦王

而除去這件事情之外,荊軻刺秦事件也是影響天下格局的一個重要事件。在荊軻刺秦事件發生之前,秦王嬴政對於天下的謀劃還停留在西周的階段,也就是說,他對於帝國制度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或者說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在嬴政心目當中,一統天下的模式與西周一統天下的模式是一樣的,最高的統治者倒是天下共主的天子,但是自從荊軻刺秦事件發生之後秦王嬴政一下子明白如果一個國家有一個天子多個國王,那麼,這個國家一定不可能長久地存在下去。

八百年諸侯燕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的所作所為

因為如果許多國家都存在一個歷史時間段,那麼勢必會引起互相攻伐,戰國時代也會重新降臨,這才有了後來替代分封制的郡縣制。因此,荊軻刺秦事件制的評定不能夠單看這件事情本身,從這件事情本身來講,它是不符合時代發展的,因為荊軻刺秦的原本目的是想讓天下重回戰國時代,讓本來已經統一的大部分中原地區再次變回那種勢力均衡的敵對階段,這其實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我們都知道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特定的歷史時期一定會有特定的政治制度為其服務,燕國的這種做法是一種摧毀歷史的行為,一定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這件事情的發生又不是毫無作為的,也可以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因為這件歷史事件的發生,才有了後來的帝國制度的誕生,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們也可以姑且當成是燕國對戰國時代的貢獻。

八百年諸侯燕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的所作所為

所以在戰國之時燕國並非是毫無作為的,我們不能夠因為燕國最終的結局而就否定他的所有。實際上大多數人認為燕國毫無作為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燕國後期所實行的迂政,這其實是因為燕國的歷史底蘊太過於深厚,整個國家內部又不懂得改革和變通,整個燕國在當時就是一個墨守成規的國家,他們不願意改變最開始的政治制度,他們甚至不願意接受新的政治制度,在他們眼中,所謂的法家實際上就是一群沒有認知的人,他們的觀點主張也是沒有道理的。

因此,任用法家治人進行變法的秦國是一個不入流的國家,並且在燕國人民當初的認知當中,秦國並不屬於西周中統諸侯國,也不屬於中原正統文明所延伸出來的國家,而他們燕國則不一樣,燕國的國姓是姬姓,是西周的國姓,他們的第一代君主召公奭也是姬姓家族成員之一,擁有著很高的地位。

八百年諸侯燕國,戰國時代都有哪些動向?盤點燕國的所作所為

​歷史太厚重

筆者認為,阻擋燕國自強的腳步是其厚重的歷史。燕國一直是以一種正統諸侯國自居,他們的古老血統不允許他們進行改革和創新,不允許他們改變自己國內的政治制度,所以燕國幾乎沒有變化,也幾乎沒有什麼大的作為。這也就給予了人們一種燕國一直默默無聞,毫無作為的假象。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燕國這個國家是戰國時代底蘊最為深厚的國家,也是戰國所有的諸侯國當中立國時間最長的國家,一個國家能從西周開國時期就存在,直到秦六國時期才滅亡,中間經歷八百年之久,一定有他自己的生存之道。

我們不能夠因為燕國最後的結局而忽略它對戰國時期的貢獻,更不能因為這個國家所展露出來的缺點而就否定其所有的優點,這樣的歷史觀念是十分片面的,也是非常不正確的。我們研究一個歷史時代就要統籌而論,尤其是在研究燕國曆史的時候,雖然這個國家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行為,但是戰國時代如果沒有燕國,那就不能算是完整的戰國。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左傳》、《史記》、《戰國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