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盜的崇禎陵墓為什麼如此簡陋

今天有媒體報道,思陵發生了文物失竊事件,一對祭祀用的燭臺不翼而飛。雖說明代的燭臺也算是文物,但見得盜匪選擇作案目標的眼光實在不怎麼樣!思陵是崇禎皇帝與周皇后及田貴妃合葬的陵墓,並非一般的帝王陵寢,墓地規模很小,經民國兵禍,已只剩下墳冢、享殿、石雕五供,以及破損的碑石了。連這樣簡陋的墓地都不放過,盜匪的歷史課肯定沒學好!

被盜的崇禎陵墓為什麼如此簡陋

作為大明王朝的皇帝,崇禎在死後為什麼要和自己的一後一妃葬在一起呢?歷史說崇禎有“儉德”,他撤銷江南織造,連衣服都打補丁,所以連一座陵墓都捨不得建造?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從崇禎之死開始尋找。

被盜的崇禎陵墓為什麼如此簡陋

關於崇禎之死,目前公認的說法是發生在1644年的4月26日,農曆的三月十九,大明王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檢在北京的景山(即史書記載的萬歲山)自縊身亡。《明史》記載,崇禎帝“自去冠冕,以發覆面”,死前還唸叨著無面目見祖宗的話,在他身邊,司禮監太監王承恩一同赴死。

被盜的崇禎陵墓為什麼如此簡陋

前一天,崇禎舉行完最後一場家宴,就匆忙安排兒子出宮,還殘忍砍殺了自己的女兒。電視劇《鹿鼎記》裡面那個“獨臂神尼”長平公主,正是在這時候被崇禎斬斷左臂的。不過長平公主最終沒有出家,因為順治帝讓她嫁人了。只是紅顏薄命,這位公主在1646年就去世了,年僅16歲。

被盜的崇禎陵墓為什麼如此簡陋

被盜的崇禎陵墓為什麼如此簡陋

李自成破城之後,崇禎的屍首被誰收殮了?一直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多爾袞,還有的說是李自成,但從相關史料對比來看,顧炎武的《昌平山水記》以及清代譚吉璁的《肅松錄》所記述的更為詳細。據說,昌平小吏趙一桂“與好義之士孫繁社白紳劉汝樸王政行等十人,共捐錢三百四十千,僱夫啟閉”,田貴妃的園寢被開啟後,“移田妃於右,帝居中,後居左”,崇禎內棺外面的“槨”(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也是佔用田妃的。

被盜的崇禎陵墓為什麼如此簡陋

崇禎在位僅十七年,還沒有來得及為自己準備百年之後的歸宿,也是合乎情理的。《肅松錄》裡透露,崇禎皇帝是在非常倉促的情況下下葬的,“四月初三日發引,初四日下葬,毋違時刻”。史料顯示,田貴妃的墓地其實並未完工,工部左侍郎陳必謙等人負責工程的營建,“未畢而都城失守”。

被盜的崇禎陵墓為什麼如此簡陋

清朝官方出於政治的需要,後來對崇禎“以帝禮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清世祖實錄》記載了清廷於1644年5月下令營建思陵建築的事,工程直到第二年的9月才完成,這也在側面證明了墓地先前沒有完工的說法,崇禎下葬時的墓地確實比較簡陋。

雖然死後“清苦”,崇禎皇帝留給歷史的還是一個比較“光鮮”的形象,自縊煤山的故事被不斷搬演評說,至於他本人,勤政節儉、勵精圖治、剛愎自恃、刻薄寡恩……史書給予的標籤實在太多,褒貶暫且不論,但從一個“儉”字來看,他好像是在生前身後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