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雖然不算好皇帝,可是他說過兩句話,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遼太宗耶律德光不是一位稱職的皇帝,他在位期間,一直推行野蠻政策,甚至還對佔領的區域實施殘暴統治,遭到了歷史的詬病。可是他曾經說過兩句話,使得後人不禁為此進行深思。這兩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耶律德光雖然不算好皇帝,可是他說過兩句話,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遼太宗耶律德光,生於公元902年,亡於公元947,字德謹,小字堯骨,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次子,也是大遼國的第二位皇帝。天顯元年,遼太祖病死於途中,耶律德光在述律皇后的幫助之下,成功獲得皇位。耶律德光在位期間,遼國的軍事實力空前強大,將士的戰鬥熱情也十分高漲,正是因為如此,後晉石敬塘才會向遼國求助,心甘情願成為“兒皇帝”,並因此得到了幽雲十六州。

耶律德光雖然不算好皇帝,可是他說過兩句話,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至遼會同元年,也就是公元938年,耶律德光改皇都為上京,改革官制,劃分南北二面,實行胡漢分治。北面官以契丹舊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漢制治漢人。此後又在九年之後,率軍攻入汴梁城之內,滅亡了後晉,這一戰,幾乎成為了他一生的巔峰。此後的耶律德光開始利令智昏,不懂得對中原漢人的統治方法,最終被狼狽趕出中原,憂心如焚地死在了北歸的路上。

耶律德光雖然不算好皇帝,可是他說過兩句話,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耶律德光根本算不上明君,因為相比於遼國的歷代統治者而言,他所頒佈的政策,一直帶有草原野蠻的影子。在滅亡後晉的戰爭中,耶律德光表現得異常開明,他任用統帥得當,更是親自率軍攻城拔寨,堪稱是勇猛的皇帝。可是打江山與坐江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正因如此,耶律德光悲慘的命運其實也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耶律德光在攻下汴京之後,以“打草谷”的名義,縱容士兵在城中大肆殺戮與搶劫,致使城中百姓紛紛被害,甚至城池一度達到了屍橫遍野的程度。遼國士兵本就兇殘無比,加之又有耶律德光的縱容,使得被佔領地區的經濟和文化遭遇了嚴重的打擊,百姓更是怨聲載道,久而久之,漢人們便自發形成了一股股抵抗勢力,專門與遼軍進行對抗。恰逢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舉起大旗,當地人反抗的情緒開始日漸高漲,最終各方勢力擰成一股繩,將耶律德光及遼軍趕出了中原。

耶律德光雖然不算好皇帝,可是他說過兩句話,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在耶律德光回京的路上,他親眼看到了被戰火毀壞的漢家河山,心中生出萬千感慨,於是說出了一生最發人深省的兩句話。他說道“治國如此,皆燕王(趙延壽)之罪也”。又轉頭對張礪說:你也出力甚多!不難看出,耶律德光似乎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可他仍然不會承認自己的過失,而是將過錯全部甩給了趙延壽與張礪。

耶律德光雖然不算好皇帝,可是他說過兩句話,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趙延壽和張礪是誰?為何耶律德光會如此痛恨二人,原來,兩個人都是漢人,只是他們效力的主子都是遼人。趙延壽是趙德鈞的養子,少年時就聰慧英武,深得養父的寵愛。值得一提的是,趙德鈞本人曾經是一個小小的割據勢力軍閥,但是因為此人頭腦簡單,在大戰來臨之際,主動跟皇帝李從珂講條件,致使二人反目成仇。無奈之下,趙延壽才跟隨養父趙德鈞投靠契丹。可恨的是,趙延壽本身就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加之其本人野心極大,所以頗受重用,一直充當侵略的馬前卒,為耶律德宗立下過大功。可惜的是,由於耶律德宗曾經允諾趙延壽做中原的皇帝,但是遲遲未能作出表率,所以未能滿足的趙延壽便做出了種種反叛之舉,直到被除掉時,仍然痴心迷戀鏡花水月般的皇位。

耶律德光雖然不算好皇帝,可是他說過兩句話,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張礪也曾是漢臣,曾任翰林學士一職,後來歸入契丹。遼太宗曾非常欽佩張礪的剛強正直,也將其拔擢至原位,成為契丹國的翰林學士。從此之後,張礪便一門心思地為遼國效力,先後任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曾在討伐後晉的戰爭之中立下大功。直到最後,遼太宗駕崩,蕭翰當眾羞辱張礪,致使其羞憤而死。

耶律德光雖然不算好皇帝,可是他說過兩句話,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

談到這裡,我們十分肯定趙延壽和張礪的能力,也不會質疑耶律德光的眼光。可是有一個定律是亙古不變的,就是在皇帝的眼中,叛臣賊子永遠都是二等人,他們始終都不會完全相信此類人,因為皇帝們都清楚一件事,這些人既然連祖國都能背叛,何談對他人忠誠呢?看來,我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就是忠臣孝子才是正道,叛國終究要遭到報應。

參考資料:《古老的歌》 李偉同志 湖南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