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劊子手聽見“刀下留人”就停手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在古代劫法場這種事情似乎是大家最喜聞樂見的一件事情,小編就曾經想象過這樣的畫面:正午時分,身披紅衣膀大腰圓兇眉惡目的刀斧手跨立一旁,令官抽出一根令箭大喝一聲,時辰已到行刑!劊子手喝一口烈酒噴吐到寬厚的鬼頭大刀之上,而一般這個時候就會有一個套路劇情出現,一個大俠大喝一聲刀下留人!而後劊子手就砍不下去了。為啥劊子手聽見“刀下留人”就停手?那麼這幾個字真的有這麼大的威力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真實的歷史上會出現這種劇情嘛?看這13個字,是你也不敢下刀。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進入真實歷史上的法場去看一下!

為啥劊子手聽見“刀下留人”就停手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其實在真正的歷史上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讓法場停止行刑這種事情還真的就這麼毫無防備的出現了。它最早是在宋代露面的,當時宋代的社會經濟水平很高,人們的素質以及法律意識也普遍的高一些,這種現象是有原因的,因為在大宋朝三百年的歷史上沒有出現過非常嚴重的宦官專權,也沒有軍閥割據出現,因為大環境沒有亂所以社會秩序還算是比較安定,最重要的是宋朝的官場有一股正能量的風潮,那就是官員們非常愛惜自身名望不願意在自己的手中出現冤假錯案,另外宋代的法律也非常的嚴明,所以就有了只要在刑場大聲喊冤那麼這個案件就必須發還重審的規矩,再加上宋朝清官很多,比如包拯,寇準等等,更主要的是宋朝的法律有明確的規定凡死囚臨刑叫冤者,再勘問陳奏,這十三個字就是:凡死囚臨刑叫冤者,再勘問陳奏。意思就是說如果犯人臨死還在喊冤枉,那麼就必須停止行刑,重新派官員審理案情,又加上宋朝官吏看重自身的名聲所以很好的實行了這個規範,試想一下,如果包拯這樣的清官監斬死刑犯,如果這時候有人喊冤那麼以他的性格一定會重新再審理這件案情,畢竟如果是這樣的官員他是最不願意讓一件冤假錯案在他手上出現的!更不會原諒自己錯殺一個好人!

為啥劊子手聽見“刀下留人”就停手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所以也正是在這個大環境下,如果刑場在執行死刑,而犯人喊冤劊子手沒有理會把人給殺了,那麼如果這個犯人要是真的有什麼冤情,而因為劊子手沒有把持住把犯人殺了,那麼一個亂殺好人的罪名下來他怎麼能夠承受的住?所以劊子手對這句話是非常的敏感。就是這樣一種制度讓宋朝的刑律在我國曆史上非常的著名!當然了這種規矩肯定不會被亂用,所以這一招也不是隨便可以用幾次的,俗話說得好,凡事不過第三次,所以如果你連續三次都被認定有罪那麼第四次劊子手就會毫不猶豫的砍下你的頭顱,雖說這些措施還有許多不完善但是也正是有了這種種的舉措才避免了很多的冤案發生,救活了許許多多無辜人的身家性命!

為啥劊子手聽見“刀下留人”就停手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可是在古代很多時候人的性命是很不值錢的,生命的價值被無限的拉低,甚至更多的時候官府的威嚴要比幾個無關輕重的人命要重要的多,所以官府一旦宣判那就會變成為鐵案,犯人即使有冤情也得不到申訴!因為如果一旦翻案那麼就會造成官府顏面的巨大損傷,從而導致官方的威信全失。所以就造成了歷史上許許多多的冤假錯案。當然宋朝是一個特別的例外。

為啥劊子手聽見“刀下留人”就停手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隨著朝代的更迭,法律系統也逐步的完善起來,到了大清帝國嘉慶皇帝就特意在律法中點明一點,凡處決犯人,有臨刑時呼冤者,奏聞覆鞫。雖然這一條很少被使用,但是也可以看出人們在漫長的歷史經驗中總結了一些避免法律漏洞的辦法。如此看來的話,其實我們平時看的各種古裝電視劇也還是非常有內涵的,至少是我們瞭解古代各種文化知識的一個重要視窗!

為啥劊子手聽見“刀下留人”就停手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