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為慘烈的戰役:1萬精銳遭遇重創,多位高階將領戰死沙場

我們數千年的封建社會發展到元明清就已經到封建社會的末期了,特別是我們在明代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這對於千年來實行的小農經濟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即使是萌芽狀態。特別是發展到明清時期,當時的社會一直都處在‘’小動盪,大發展‘’時期。這三朝中按照民族來說元朝是蒙古人統治的,清朝是滿族人,都是少數民族,只有明朝是漢族人朱元璋打下的天下。

大清最為慘烈的戰役:1萬精銳遭遇重創,多位高階將領戰死沙場

這三朝中按理說或許明朝的統治方式不一樣,但實際的情況是明清兩朝在統治方式和推行政策上有更多的共同點,而且他們在某些角度上來說是抗擊蒙古的同盟。俗話說‘’朋友的敵人就是朋友,‘’元朝對於明清來說都是敵人,因為元朝滅亡後,就一直沒有徹底死心,一直期望可以再度入主中原。

大清最為慘烈的戰役:1萬精銳遭遇重創,多位高階將領戰死沙場

但明清這兩朝抗擊元朝的做法卻有些不同,明朝作為漢族統治者,明清朱氏家族對於元朝一直採取的都是鐵血政策,使用武力震懾他們,一言不合就刀光劍影的打起來。滿清時期同為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和蒙古在一定程度上和蒙古族有很多共同點,都發源和久居我國東北,蒙古一帶,兩個民族有很深的文化歷史淵源。所以在抗擊元朝這件事上,清朝採取的是比較溫和的聯姻政策。清朝赫赫有名的孝莊太后就是蒙古人,大清後宮裡也有蒙古嬪妃,同樣也有清朝的公主也會遠嫁蒙古。

大清最為慘烈的戰役:1萬精銳遭遇重創,多位高階將領戰死沙場

雖說我們的傳統文化講究‘’兒女親家‘’是最大的親戚,但就是兒女親家也有劍拔弩張的時候。畢竟溫和的聯姻方式始終不可能完全緩和光復心不死的蒙古。特別是準噶爾部,這個部落在大熱劇《甄嬛傳》裡也有描述的橋段,或許電視劇有改變的地方,但這也從側面展示出這個部落確實是小動作不斷,即使被康熙帝打的狼狽至極。也是從康熙開始,準噶爾部和清朝開始了長達將近70年的戰爭。

大清最為慘烈的戰役:1萬精銳遭遇重創,多位高階將領戰死沙場

清朝眾多皇帝中康熙帝絕對是排在前列的,以他的成就真的是名震千古。當時準噶爾部被大清打敗後,雖然是元氣大傷,幾乎是全軍覆沒。但這也沒有消滅他們的野心和希望,也沒有向大清屈服。而是尋求外援,找到了更北邊的沙皇,也是在沙皇的援助下,他們得以迅速緩過來,雖說達不到戰前狀態,但仍然是滿清的威脅。雍正上位後也沒有放鬆警惕,也在對他們進行圍剿。但雍正在對待準噶爾的問題上明顯輕敵了,反而讓大清數百年來的戰爭史中遭遇了最大的滑鐵盧。

當時準噶爾部特意給大清的探子放出訊息,說他們內部出現了問題,內訌十分嚴重。這一訊息讓雍正高興的昏了頭,立馬出兵7萬,浩浩蕩蕩的開始西征之路。無疑這個訊息是假的,他們內部不僅精誠團結,還從沙俄引進了先進的武器,有些甚至是從歐洲弄回來的。他們的目的就是讓雍正出兵,一雪前恥。

雍正派出的主將是傅爾丹,也是他帶了一萬的先頭部隊西征。自信滿滿的到準噶爾的時候卻發現上當了,可是在當時通訊並不發達的時代,這個訊息是很難傳遞給後方部隊的。特別是他們先頭部隊就遭到了準噶爾部從歐洲引進的先進武器和各種大炮,整個部隊見到這樣的新鮮事物全部都蒙圈了。馬背上的民族和精銳的八旗子弟也沒見過這新式武器的陣仗,而且整日安逸的生活,他們已經不復當時打天下的英勇了。

大清最為慘烈的戰役:1萬精銳遭遇重創,多位高階將領戰死沙場

傅爾丹組織起來剩下的部隊準備再次進攻,結果更是遇到了更強烈的炮火。昔日裡不可一世的八旗子弟腿都嚇軟了,他們準備投降準噶爾也沒有給他們機會,準格爾部這次就要消滅他們,一雪前恥。但當時一萬多的先頭部隊,這時也已經剩下幾千人了。不僅如此,清軍更是節節敗退,倉皇而逃。但此時的準噶爾部還是不放過他們,把他們僅剩的這幾千人都殲滅了。最後只有主帥傅爾丹和少數將士逃過一劫,回到北京。但這一戰,讓大清損失了一萬多名將士以及14位高階將領。傅爾丹回到北京後也是灰頭土臉的,好面子的雍正更是封鎖了他們戰敗的訊息,而且之後雍正也再也沒有提過出兵準噶爾部,反而是又回到了溫和的聯姻方式和人家交好。這就是歷史的選擇吧,落後就要捱打,但這一次也並未讓大清國痛定思痛,反而還是閉關鎖國,所以釀成了後期中華民族最大的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