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甘願受屠戶的“胯下之辱”,僅僅是因為他很能忍嗎?

大家好,我們的十日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韓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中的記載,我們需要引用一下這一段史料,來說明這個故事究竟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韓信甘願受屠戶的“胯下之辱”,僅僅是因為他很能忍嗎?

以上這段話的大意是,在淮陰,一個屠戶曾經欺侮韓信說:“你雖然長得高大,還好帶刀劍,但其實是一個懦夫。”

他還當眾侮辱韓信說:“如果你不怕死,就來刺死我,怕死的話,就在我的胯下爬過去。”

韓信仔細看了他一會,便俯身從屠戶的胯下爬了過去。於是周圍的吃瓜群眾都以為韓信怯懦,就一起嘲笑他。

韓信是個懦夫嗎?從他後來在戰爭中的表現來看(比如“背水一戰”),肯定不是這樣的。

因此,“胯下之辱”的故事,歷來被看成是教會人如何學會“忍耐”的良好教材。

而透過歷史的細節,我認為,除了“忍耐”之外,這個故事還給了我們如下這些啟示:

韓信甘願受屠戶的“胯下之辱”,僅僅是因為他很能忍嗎?

1、膽識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這是一位大將應該有的本色。

天生將才的韓信,一直就是這樣的人。

如果從周圍吃瓜群眾們的角度來看,韓信肯定是怯懦的。而如果我們仔細推敲《史記》中的字眼,就會發現韓信的過人膽識。

面對磨刀霍霍、膀大腰圓的屠戶和幾乎一邊倒支援屠戶的看客們,一般人很難做到平心靜氣。

而《史記》中記載韓信的動作是“信孰視之”,意思是韓信鎮定的仔細觀察了周圍的形勢,才最終做出了最有利於他的選擇。

面對以多欺少、倚強凌弱的屠戶,韓信並沒有激情拔刀相向,以命相搏,亦或者被嚇得哆哆嗦嗦,癱倒在地。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臨危不亂,不讓壞情緒影響自己的最終決策,並且還敢於在眾人面前丟掉自己的尊嚴,這才是膽識。

韓信甘願受屠戶的“胯下之辱”,僅僅是因為他很能忍嗎?

2、機智

在“胯下之辱”的故事背景中,韓信還是一個窮困潦倒、被人忽視的青年。

所以,在他與屠戶的衝突中,一般是不會有人站在他這一邊的。

而故事的結局也恰好證明了這一點,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個人為韓信出頭,大家只是一笑置之罷了。

因此,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如果韓信選擇了拔刀相向,那麼,先不說他身在屠肆中,會有許多其他屠戶過來與韓信搏殺。就算是韓信與屠戶單挑,他能否打得過這個屠戶,也是一個未知數。

而即便是他真的殺死了屠戶,一樣也逃不掉法律的制裁。因此,第一種選擇一定是一條不歸路。而顯然,看起來有損尊嚴的第二種選擇,才是韓信的明智之舉。

這種在臨危不亂的情況下表現的過人機智,才是韓信的高明之處。

韓信甘願受屠戶的“胯下之辱”,僅僅是因為他很能忍嗎?

3、氣度

“胯下之辱”的故事,還是韓信胸懷寬廣、氣度過人的體現。

這一點,可以從這個故事的後續中看出: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 ‘此壯士也。 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 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史記·淮陰侯列傳》)

後來,韓信做了將軍,非但沒有報復這個曾經摺辱自己的屠戶,還專門把他召了過來,封他做了一名楚中尉。

韓信對周圍的諸將說:“這是一位壯士,當年他侮辱我,但我沒有殺他,為什麼?殺他也無法使我揚名立萬,所以我就忍下了。”

韓信這句話,未必就是他當年在胯下受辱前的所思所想。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韓信肯定是一個大度之人。

而他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給進一步塑造自己的形象,以圖贏得更多人的尊重和追捧。

韓信甘願受屠戶的“胯下之辱”,僅僅是因為他很能忍嗎?

4、責任感

有句俗話叫:“人不輕狂枉少年!”

絕大多數人,都會高看自己,這是人的本性,特別是在少年時期。

而在“胯下之辱”的故事中,屠戶和韓信恰好都是青春年少。

這個時期,也恰好是年輕人容易一時衝動而做出傻事的時期。

這是因為,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較少有同理之心。他們往往只關注自己的喜怒哀樂,較少考慮別人,更不會考慮到社會影響。

而這也就是對自己、對社會(天下)缺少責任感的表現。

故事中的屠戶,就是這種心理的典型代表。他看不起韓信,以為他膽小懦弱,定然不會刺來。而殊不知,萬一韓信一時衝動,結果陪上的,可能就是兩條鮮活的生命。

而站在韓信的角度分析,這個志在四方的少年,肯定不想把自己的生命浪費在這個屠肆中,他要的是將來征戰四方、成就偉業。

此時的韓信,因為對自己、對別人、對天下揹負著更多、更大的責任感,他也就不會參與這樣的“決鬥”,更不會將此番受辱放在心上。這也是他後來能夠大度寬容屠戶的原因之一。

總結:透過以上分析,我們會發現“胯下之辱”故事的更多個側面。而這則故事中體現出來的“責任感”、“氣度”、“機智”、“膽識”,比“忍耐”更有教育意義。

參考資料:《史記》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