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政治家姚廣孝,懂得適時進退,是事業與名譽雙豐收的關鍵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明朝政治家、

佛學家

與文學家姚廣孝,他是明成祖為取代建文帝,而興起的

靖難之役

的主要策劃者,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廣孝用他的親身經歷說明了一個道理:人如果能懂得適時進退,則他就能獲得事業與名譽的雙豐收。

明朝政治家姚廣孝,懂得適時進退,是事業與名譽雙豐收的關鍵

姚廣孝畫像

下面就來說說姚廣孝不平凡人生經歷的故事。

一.

年輕出嫁,精通三教,力勸燕王起兵

姚廣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字斯道,又字獨闇,號獨庵老人、逃虛子。是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家族世代行醫。1348年(至正八年),年僅14歲的姚廣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他與明初儒釋道各家學術領袖都有不錯的關係,曾拜道士

席應真

為師,學習陰陽術數。

學有成就的姚廣孝不甘心出家生活,不斷尋找外出做事的機會。1375年(洪武八年),當朱元璋詔令精通儒書的僧人到

禮部

應試時,姚廣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師,但只獲賜

僧衣

,並沒有謀求到職務。畢竟明太祖當時身邊的能臣太多了,剛出道的姚廣孝資歷還遠遠不夠。

1382年(洪武十五年),姚廣孝的人生出現了轉機,當時因

馬皇后

病逝,明太祖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道衍(即姚廣孝)得到

僧錄司

左善世

宗泐

的舉薦,有機會與燕王

朱棣

相談甚歡,並要求跟隨朱棣前往北平(燕王的領地)。姚廣孝到北平後,雖任

慶壽寺

住持

,但他時常出入燕王府,與朱棣密談。

明朝政治家姚廣孝,懂得適時進退,是事業與名譽雙豐收的關鍵

道衍禪師(姚廣孝)像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駕崩,

建文帝

繼位,並不合時宜地實行了削藩之策。先後有五個藩王相繼獲罪,被廢除

藩國

。姚廣孝認為自己幹一番大事業的機遇到了,於是,他密勸朱棣起兵,朱棣擔心道:“百姓都支援朝廷,怎麼辦?”姚廣孝堅定地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姚廣孝還向朱棣推薦了相士

袁珙

、卜者金忠等謀士,促使朱棣下定決心後,進行了暗中拉攏軍官、勾結部隊,並招募勇士等準備工作。接著,姚廣孝他親力親為,幫助朱棣訓練起部隊來。他秘密在燕王府後苑訓練兵馬、打造軍器,為不讓噪聲外傳,他組織修建厚牆環繞的地穴,並用飼養的鵝鴨來掩蓋聲音。

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護衛

百戶

倪諒告發朱棣謀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屬。都指揮

張信

暗中向朱棣報信,朱棣被迫決定立即起兵,並以誅殺

齊泰

黃子澄

為名,號稱

奉天靖難

。姚廣孝則奉命輔佐世子

朱高熾

留守北平。

明朝政治家姚廣孝,懂得適時進退,是事業與名譽雙豐收的關鍵

朱棣與姚廣孝畫像

二.

為明成祖奪皇位屢建功

朱棣發起的

靖難之役

起初並不順利,是姚廣孝在關鍵時刻的出謀策劃,才讓他化險為夷、轉危為安。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圍困

濟南

三個月卻難以破城。姚廣孝讓人傳信給朱棣,因將士已經疲憊了,建議班師。朱棣於是退回北平。後來,燕軍又在

東昌

(今山東聊城)戰敗,朱棣再次退了軍。

在二次失敗退軍後,朱棣本打算稍作休整,但姚廣孝審時度勢,對朱棣極力勸諫道:“不要去攻打城池,應迅速直取京師。京師兵力單薄,一定能攻克。”朱棣採納他的建議,在

淝水

靈璧

連敗南軍,並渡江進入京師。最終趕走了建文帝,稱帝為明成祖。

三.

謹慎輔佐朝政,逐步退出第一線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稱帝后,姚廣孝被任命為僧錄司左善世,後又拜為

資善大夫

、太子少師,並複姓為姚,賜名廣孝。明成祖每次與姚廣孝交談,都稱他為

少師

,而不直呼其名,以示對他的尊重。

明朝政治家姚廣孝,懂得適時進退,是事業與名譽雙豐收的關鍵

朱棣與姚廣孝

此後,明成祖經常往來於南京、北京之間,並幾次征伐蒙古,姚廣孝都奉命留在南京,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1407年(永樂五年),姚廣孝又奉命教導皇長孫

朱瞻基

面對皇上的榮譽及重視,姚廣孝沒有居功自傲,卻採取了謹慎輔佐朝政,逐步退出從政第一線的態度。當明成祖命他蓄髮還俗時,被姚廣孝拒絕了;明成祖又賜他府邸、宮女,姚廣孝仍然不接受,他只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穿上朝服,退朝後便換回僧衣。

姚廣孝還注重積德行善,當他到蘇湖賑災時,就前往家鄉長洲,將獲皇上賞賜的黃金,全部分發給了宗族鄉人。當朱棣率軍從北平出發進攻京城時,

姚廣孝

曾把明成祖的謀士方孝孺託付給朱棣,說;“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殺他。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

明朝政治家姚廣孝,懂得適時進退,是事業與名譽雙豐收的關鍵

姚廣孝照

1418年(永樂十六年),姚廣孝已經病重不能上朝,成祖數次前去探視,問他有什麼要求時,姚廣孝說道:“僧人

溥洽

被關在牢裡已經很久了,希望能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

主錄僧

,曾被懷疑協助建文帝逃跑下獄已有十餘年)。成祖答應了姚廣孝的請求,馬上下令將他放了出來。

四.皇帝尊重,文臣

配享太廟

不久,姚廣孝因病重不治而逝世,終年84歲。明成祖為他廢朝二日,並親自為他撰寫

神道碑

銘,還授給其養子

姚繼

尚寶少卿的官職。以示重視。因姚廣孝曾任太子少師之職,輔佐太子朱高熾留守南京監國,所以後來成為明仁宗的朱高熾對姚廣孝也是滿懷崇敬之情的。

洪熙元年三月二十日,姚廣孝去世七週年紀念日時,明仁宗特命將姚廣孝配享明太宗廟庭。通觀明太祖,太宗開國兩朝配享太廟名單中,16位功勳自中山王徐達以下,皆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次者,僅有姚廣孝一人。由此可見姚廣孝在明初的特殊地位。

明朝政治家姚廣孝,懂得適時進退,是事業與名譽雙豐收的關鍵

姚廣孝像

總之,明朝政治家、

佛學家

與文學家姚廣孝,是明成祖為取代建文帝,而興起的

靖難之役

的主要策劃者,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用他的親身經歷說明了一個道理:人如果能懂得適時進退,則他就能獲得事業與名譽的雙豐收。

姚廣孝的經歷啟發我們:當國家與人民需要的時候,就應該義不容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應做之事,出色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各項任務;當功成名就之後,要懂得適時進退,在必要之時急流勇退,並做好傳、幫、帶的工作,讓我們祖國的建設事業後繼有人、代代相傳下去。

明朝政治家姚廣孝,懂得適時進退,是事業與名譽雙豐收的關鍵

姚廣孝劇照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