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前言:

隨著東京奧運會結束,最近中國各地重新燃起了“乒乓球熱”,耗子哥也本著減肥健身的心態重拾了球拍。但最近在自媒體平臺上吹水,發現乒乓球雖然被譽為“國球”,但99%的大眾卻對乒乓球的專業知識瞭解甚少。

例如日本很火的乒乓球女運動員伊藤美誠,比賽的解說會告訴大家,伊藤美誠的球拍反面使用了“生膠膠皮”。但很多讀者對什麼是“生膠膠皮”卻是完全懵逼的。

前段時間也有個網友問了我這個問題,耗子哥在網路上搜索了一番,結果發現這方面的科普居然是個空白!恰好我8~9年前玩球的時候買了一些顆粒套膠,並且自己是攝影愛好者,有能力拍攝微距照片,今天就親自動手,幫乒乓球愛好者填下這個“坑”吧。

從正貼膠皮與反貼膠皮說起:

很多人只知道乒乓球拍有“光滑的膠皮”跟“顆粒的膠皮”之分,其實具體地講,“光滑的膠皮”是反貼的膠皮,它把顆粒的一面朝內貼了,所以叫“反膠膠皮”。而“顆粒朝外”的膠片,是正常貼上的膠皮,所以叫“正膠膠皮”。

“正膠膠皮”是乒乓球運動最早出現的膠片型別,最早期的乒乓球拍很多都是木板貼羊皮製成的。隨著橡膠工業的發展,在上世紀30時代開始,帶顆粒的橡膠皮取代了羊皮,並由於它更佳的摩擦力,誕生了“削球打法”。

大概20年後,又一個革命性的發明誕生了——有人發現在膠皮與木板之間加入一層海綿,可以使運動員擊球的力量更大,旋轉更強!日本人對此鑽研最深入,又發現把膠皮反過來貼在海綿上,可以獲得更強的旋轉。這便誕生出“反膠膠皮”。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長膠的意外誕生

在正膠膠皮剛剛發明的時代,歐洲便有少量的人嘗試不同的顆粒設計,創造了長膠膠片。(張燮林採訪時說的)但在那個時代乒乓球的旋轉很弱,所以長顆粒的膠皮沒有人重視,也不成氣候,很快就泯沒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而“長膠膠皮”的第二春,則源於一場意外。國乒老前輩張燮林跑去紅雙喜領膠皮,恰好看到一些反膠膠片由於製造失誤,顆粒過長,送去報廢處理。他一時好奇就弄了一些“次品膠皮”貼在球拍上玩,結果發現打球非常彆扭,而隊友跟他打球更難受……

於是張燮林便據此發明了一種新打法,在球拍的正反兩面貼上效能迥異的膠皮,然後利用長膠膠皮的詭異特性令對手頻頻失誤取勝。當年這種“騷套路”一出,張燮林在球壇上大殺四方,很多高手跟他過招都拿不到10分(早期乒乓球是21分制)

那麼正膠、生膠、長膠的區別是什麼?

耗子哥手頭恰好擁有“天津友誼公司”出品的802-40正膠膠皮、563生膠膠皮、755長膠膠皮。

首先我們看看這些套膠的外包裝:

802-40正膠套膠外包裝的賣點是:

“利於旋轉、急速噴射”

。這款套膠產品,劉國樑在臨近退役的時間段曾經使用過。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563生膠套膠外包裝的賣點是:

“進攻急沉、相持穩定”。

使用這套膠皮的國手,最出名的就是王濤。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755長膠套膠外包裝的賣點是:

“上飄、下沉、左閃、右晃”。

使用這套膠皮的國手,最出名的就是鄧亞萍。(但鄧亞萍使用的755膠片是老版本,顆粒高度、比例與耗子哥手頭的新版本不一樣,已經被國際乒聯ITTF禁用)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從外包裝的廣告詞上我們可以看出,正膠膠皮側重於速度、旋轉,是典型的“名門正派”。而長膠膠皮的廣告詞則完全是“玄學”,側重於突出這種膠皮回球特性詭異,是典型的“魔教神兵”。至於“生膠”,在中國,“生膠”的定義是“硫化工藝”處理不同的正膠膠皮。但在實際市場上,中國市場一般把那些膠皮特性不太像正膠也不太像長膠的玩意歸類為生膠。

例如有的膠皮,顆粒又短又粗,卻不側重旋轉,摩擦力很弱,不能拉球。

又例如有些膠皮的顆粒不長不短,介於正膠與長膠之間,也被當成“生膠”。

(典型例子就是本文的563套膠)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乒聯的規定中,並沒有“生膠”的說法,國際乒聯的膠皮三大類分別是反膠(in)、正膠(out)、長膠(long)。如果膠皮顆粒的(高度/直徑)>0。89,就判定為長膠,反之為正膠。

下面,實拍看區別:

從正面的拍攝我們可以看到,802-40正膠膠皮具有最大的顆粒直徑,次之為563生膠膠皮,而755長膠膠皮的顆粒直徑最小。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為了給大家一個直觀的對比,耗子哥從米缸裡掏出了一粒大米作為“參照物”。在微距鏡頭下,我們可以看到802-40套膠的顆粒非常特殊:

1、顆粒呈下大上小的寶塔型。

2、顆粒的頂端具有特殊的花紋。

3、用力揉搓,膠皮的顆粒非常堅硬,形變很小。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而755長膠膠皮的顆粒則是典型的圓柱體,顆粒高度略大於直徑。

1、顆粒頂端非常光滑,完全沒有黏性。

2、用手揉搓,顆粒很柔軟,各種東倒西歪。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前面已經說了,563生膠的特性介於正膠與長膠之間。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膠皮的橡膠呈半透明狀,捏著很柔軟又富有彈性,雖然顆粒表面也有花紋,但由於膠質柔軟,摩擦力明顯不如802-40正膠膠皮。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接著再給大家看一下套膠的側面圖:

由於正膠膠皮追求旋轉、速度、力量,所以這類膠皮一般都會搭配1。7mm、1。9mm、2。2mm的厚海綿使用。而長膠膠皮,為了使擊球時,顆粒“東倒西歪”的程度更嚴重,提高它詭異的特點,一般都是為它搭配0。5mm~0。8mm薄海綿(甚至不配海綿)使用。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國際乒聯限制顆粒膠皮的故事

不可否認地說,乒乓球應該算是器材因素影響最大的球類運動了,甚至達到了器材決定技術打法的程度!而且由於乒乓球運動的器材隨著橡膠工業的發展不斷的進化,所以經常會出現規則趕不上現實的情況。所以乒乓球運動的器材規則一直在不斷的進化。

以張燮林的故事為例,他透過在球拍上使用特殊的膠皮獲得優勢,在比賽中大比分橫掃對手,假如你是當年他的對手之一,你服不服氣?

公園裡的老大爺步伐蹣跚、反應遲鈍,卻能透過特殊的乒乓球膠皮把精壯小夥子耍猴一般地打趴下,這符不符合追求更高、更快、更遠的體育精神?

對於這兩個問題,大家見仁見智,但國際乒聯ITTF的態度是比較一致的,就是反對這種情況。所以在1998年與2009年兩度對顆粒膠皮做出了規範調整。

目前國際乒聯對顆粒膠皮的規範要求如下:

1、膠皮顆粒直徑1.0mm~2.2mm。

2、膠皮顆粒的間隔距離1.0mm~2.0mm。

3、膠皮顆粒的高度最少1.0mm。

4、膠皮顆粒的(高度/直徑)不得大於1.1。

5、每平方釐米的範圍內,顆粒數量必須在10~30顆之間。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呼籲乒乓球圈抵制“長膠怪膠”群體

透過前面的介紹,大家都知道“長膠膠皮”並不以速度、旋轉取勝,而是利用“顆粒東倒西歪”來獲得詭異的回球。

那麼如何讓長膠膠片“怪出天際”,讓對手失敗抓狂呢?

經過各個奇葩作坊與各位老大爺的“精心研究”,怪膠聖典如下:

1、顆粒直徑越大越怪。

2、顆粒越長越怪。

3、顆粒越軟越怪。

4、顆粒的表面光滑,摩擦力越小越怪。

而獲取怪膠的方式有兩種途徑,第一種就是將合乎規則的膠皮(例如本文的755膠皮)拿去泡煤油。膠皮被煤油滲透之後,就會脹大、油滑,成為怪膠。

第二種途徑則更粗暴,在網路上就有不合規的怪膠銷售。而且這些怪膠產品整出了“蘑菇頭”(讓顆粒與球體的接觸面積更小,更容易打滑)、“頂部固化”(使顆粒上硬下軟,更容易倒伏)、違規新增ITTF的LOGO使使用者可以拿去混比賽等等……

商家都說了,這叫“違規贏球利器”,你看商家都這麼直白,耗子哥也不知道怎麼吐槽了。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乒乓球的器材統一規範,有利於這項運動健康發展

在目前的網路上,有一股歪風不得不吐槽一下,很多人壓根就不會打球,平時也不關心乒乓球這項運動,卻喜歡人云亦云的亂說話,認為國際乒聯對器材規則的修改統統都是為了針對中國乒乓球隊。其實這是非常無知、反智的說法。

簡單舉個例子:

乒乓球38mm改40mm大球的事件,是日本

荻村伊智朗(ITTF第三任主席)

提出構想,中國

徐寅生(ITTF第五任主席)積極推動,親自倡導的改革。(徐寅生是中國乒乓球的前國手,曾任中國體委副主任,中國乒協主席,國際乒聯主席。而在1999年對38mm小球改40mm大球的表決上,中國投了贊成票,而歐洲乒協則普遍投了反對票)

有圖有故事,聊聊乒乓球,區分正膠、生膠、長膠

表決透過之後,中國上海“紅雙喜公司”率先擔任了40mm大球的開發、試製、資料測試、學術報告,而中國國手馬琳則是全世界首批體驗40mm大球的專業運動員!

國際乒聯的主席是中國人,大球的試製廠家是中國廠家,大球的首發試訓是中國國手,大球時代中國隊優勢更明顯,而這樣的事例,居然被人歪曲成國際乒聯把球改大是為了針對中國乒乓球隊……你說“呵呵”不?

講這個故事,就是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反智言論帶節奏,毀了乒乓球運動。

列舉一下國際乒聯ITTF的部分規則由來:

1、膠皮+海綿的覆蓋物不得超過4mm

在上世紀50年代,日本人用厚度超過6mm~10mm的海綿搭配單檜球拍,抽出了“讓對手完全無法回擊的高速高旋轉球”。按照這種套路玩下去,乒乓球將變成“一板結束戰鬥”的運動,於是出臺此規則。

2、球拍正反兩面必須一面紅、一面黑

一些選手(典型例子蔡振華)的球拍貼了外觀一致,但摩擦效能相差巨大的膠皮,可以用相同的動作發出旋轉完全不同的球。而且選手會在發球之前高速旋轉球拍,然後瞬間捏住球拍發球,讓乒乓球的接發球成為猜謎遊戲。

3、發球不得跺腳

接上條,由於上個世紀的乒乓球發球套路多,有些“機智”的球員便發現,可以透過球體撞擊球拍的聲音來判斷這個球究竟是什麼膠片發的,旋轉強不強。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精通發球套路的球員很快就發明對抗招式——在發球的時候,猛跺一腳,“啪,一聲巨響”完美遮蓋球拍擊球的聲音……

4、

發球需要拋球

還是上個世紀發球的套路問題,比賽的時候,有的人磨磨唧唧的慢動作,突然一個發球“打冷槍”。也有些人為了提高發球的旋轉,研發出用手指先擰動球體高速旋轉,然後球拍再二次加轉的套路。

前者影響比賽的觀賞性,而且經常造成爭議。而後者則有損球員的健康(指關節容易受傷報廢)所以出臺此規則。

5、

發球不得遮擋

這個不用解釋了,大家翻一下劉國樑早期的比賽錄影看一看就懂了。有時候劉指導發10個球,對面吃8~9個都是常態……

……

說白了,國際乒聯ITTF的規則修改其實就跟現在遊戲補漏洞、封外掛差不多。如果你是真正的乒乓球玩家,都能理解ITTF的這些做法。另外中國是世界乒乓第一大國,在國際乒聯的發言權絕對是老大,很多決議沒有中國點頭壓根就無法執行,拜託大家拿出“大國國民的自信”出來,別總是無腦地認為ITTF修改規則都是針對我們。

……

最後,耗子哥的觀點是:

乒乓球豐富的器材知識、器材內涵是乒乓球樂趣的一部分。

但乒乓球如此複雜的器材知識、器材內涵也是大眾普及的巨大門檻。

目前乒乓球無論在國際上還是在中國,熱度一直都在下滑。哪怕在中國,隨機挑選100個路人,會拉弧圈球的能有5個人嗎?所以很有必要規範器材,降低大眾參與這項運動的門檻。

本文歡迎大家踴躍討論,發表觀點。

但謝絕不會玩球的鍵盤俠亂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