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隱居文化,古人隱則賽似神仙,今人隱則須百萬身家

編者導讀

如今快節奏的都市生活常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相信不少人曾萌生過隱居一隅,以求一世神仙般灑脫的安穩。

中國的隱居文化,古人隱則賽似神仙,今人隱則須百萬身家

中國的隱居文化由來已久,拿我們的圖騰來說,龍出則興雲吐霧,隱則潛于波濤藏於須彌,十分神秘。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浮現出不少隱居的世外高人,然而如今的隱居就沒那麼逍遙快活了。

古人之隱

論瀟灑的話,個人首推“竹林七賢”,單從字面上來說就已帶有一股出塵之意。七賢分別指嵇康、阮籍等7人,魏晉時期,他們遠離塵世,暢遊于山野,時而放聲高歌,時而痛快飲酒,既無鬧市的喧囂,也無隱世的孤單之感。

中國的隱居文化,古人隱則賽似神仙,今人隱則須百萬身家

講淡泊,則要說陶淵明。早年生活所迫走進仕途,但心中始終嚮往的是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本心通透之後毅然棄官歸隱。陶淵明之隱不是逃避,而是一種趨近於返璞歸真的的心態,他已經身心完全融入田園生活,日常起居於尋常老農無異。那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至今讀起來都會浮現出一股田園老伯的淡泊之意。

中國的隱居文化,古人隱則賽似神仙,今人隱則須百萬身家

尋一處清淨之地潛心研修的鬼谷子,再有如三國時期我自逍遙的司馬徽“水鏡先生”,無不帶有一股超然世外的灑脫。

古人之隱,隱於心。

中國的隱居文化,古人隱則賽似神仙,今人隱則須百萬身家

今人之隱

近代以來,也興起了一門“隱”的藝術,坐落於西安境內的終南山則成了一眾“隱士” 趨之若鶩之地,是一處修行聖地。

中國的隱居文化,古人隱則賽似神仙,今人隱則須百萬身家

後來一名老外來此遍訪群山間的隱士,出版了一本名為《空谷幽蘭》的書籍,使得此地的“隱居生活”在熱度上更上一層樓。

中國的隱居文化,古人隱則賽似神仙,今人隱則須百萬身家

其實終南山的隱居生活揭開神秘面紗後,遠沒有我們想象的瀟灑。惡劣的生存環境、簡陋的居所、匱乏的生活設施便幾乎已是這裡的全部,許多人住的小棚屋連電都沒有,躲在山洞中瑟瑟發抖忍飢挨餓的大有人在。固然真有一小部分人是在清修,但絕大多數人則是披著“隱居”的華麗外衣在此消極避世。

中國的隱居文化,古人隱則賽似神仙,今人隱則須百萬身家

隨著此地的大熱,當下來此“隱居”的人絡繹不絕。漫山遍野人滿為患,當地房子的租金儼然已經被炒到了上萬元。越來越多的“隱士”迫於昂貴的租金已經紛紛下山,如今沒有坐擁百萬資產,還真的難以談什麼隱居。這真的是“隱”嗎?

中國的隱居文化,古人隱則賽似神仙,今人隱則須百萬身家

隱”絕不是逃避生活的藉口。

感謝翻閱,歡迎討論。中國的隱居文化,古人隱則賽似神仙,今人隱則須百萬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