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不姓花,因明朝皇帝被迫改姓數百年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我們在語文課本上學到的《木蘭辭》就是描寫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但歷史上真的有花木蘭這個人嗎?如果有,她真的如同故事描寫的那樣,獨自一人混入軍營十幾年,卻從未被識破女兒身嗎?

花木蘭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不姓花,因明朝皇帝被迫改姓數百年

▲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但木蘭卻不姓“花”。(圖/翻攝百科詞條)

中國古代有不少關於花木蘭的詩詞歌賦,但詩詞歌賦畢竟只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不具有嚴謹性和真實性。

就拿杜牧的《阿房宮賦》來說,經過很多考古學家考察後發現,阿房宮其實是一個沒有完成的工程,所以,《阿房宮賦》也只是杜牧的文學作品,用來抒發作者的情感,並不具備完全的真實性。

花木蘭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不姓花,因明朝皇帝被迫改姓數百年

同樣的,關於花木蘭的種種也只是停留在文學作品上,很有可能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塑造出來的經典形象,所以不能完全

佐證

她的真實存在,而且在古代相關正史中也找不到有關花木蘭的記載,那麼,花木蘭真的只是文人墨客杜撰出來的嗎?

根據多位專家考察後發現,在清同治年間,湖北黃陂有個縣誌上曾記載:

“唐貞觀年間,山北雙龍鎮千戶長朱異得一女,十八歲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英勇征戰十二載,封為將軍,她不受朝祿,迴歸故里,終年九十,葬於木蘭山北”,

這正是我們所熟悉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但是黃陂縣誌的記載中木蘭卻不姓花,而是姓朱。

花木蘭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不姓花,因明朝皇帝被迫改姓數百年

除了黃陂縣誌記載木蘭姓朱外,明代有個叫焦紘的文學家寫過一個筆記《焦氏筆乘》,當中也有記載:

“木蘭,朱氏女子,代父從徵。今黃州黃陂縣北七十里,即隋木蘭縣。有木蘭山、將軍冢、忠烈廟,足以補《樂府題解》之缺”,

如此看來,木蘭在歷史上應該真有其人,而根據上述史料,部分專家學者認為木蘭應姓“朱”。

明朝有位大詩人、抗倭英雄

徐渭

(字青藤),當時抗倭鬥爭中有一個和他一起戎馬征戰的女子叫瓦氏,這位女子在一次戰鬥中犧牲了,徐青藤為了紀念她,便根據《木蘭辭》中的一些元素寫了一個雜劇。

花木蘭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不姓花,因明朝皇帝被迫改姓數百年

由於《木蘭辭》中對於木蘭的姓氏並沒有介紹,就算他知道木蘭姓朱也不能用,因為在明朝,“朱”屬於國姓,不能輕易用。所以他就以花為姓。為這個雜劇創造了一個新角色“花木蘭”。

清代

《曲海總目提要·雌木蘭》也說:

“木蘭事雖詳載古樂府。按明有韓貞女事,與木蘭相類,渭蓋因此而作也。木蘭不知名,記內所稱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花木蘭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不姓花,因明朝皇帝被迫改姓數百年

隨著時間的流逝,花木蘭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加上古代文學作品和現代影視作品的催化,現代許多人都認為木蘭是姓花,但真正的姓氏卻依舊是個謎。

花木蘭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不姓花,因明朝皇帝被迫改姓數百年

參考資料:《焦氏筆乘》、《黃陂縣誌》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小野聊國學

無風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