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不姓花她還差點做了皇帝的妃子,最後自盡明志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就是北朝民歌《木蘭辭》啦,和《孔雀東南飛》並稱為樂府雙璧。這首詩講述了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故事的主角當然就是我們人人都知道的巾幗英雄花木蘭啦。

花木蘭的故事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也被改編成了戲曲、電視劇。而在國際上,花木蘭也有一定的知名度,當年的動畫電影《花木蘭》可真的是驚豔了世人,而迪士尼這次又打算拍一部真人版的花木蘭的電影,並且由劉亦菲主演,也是萬眾矚目了,一時間讓全世界的熱搜都屬於一箇中國人——花木蘭。

花木蘭不姓花她還差點做了皇帝的妃子,最後自盡明志

但是你知道嗎,花木蘭可能並不姓花,我們更應該叫她木蘭。

當然,叫木蘭不是說她姓木啦。

最早提及木蘭的事蹟的就是《木蘭辭》了,但是在《木蘭辭》裡並沒有關於木蘭姓氏的記載,甚至關於她的年代和籍貫也沒有任何的提及。由於缺乏歷史的記載,木蘭的姓氏、籍貫、年代都成了謎團。

現在關於木蘭的姓氏,一般有三種說法,一說姓花,一說姓朱,一說姓魏,還有說姓韓和複姓木蘭的,不過這兩種說法似乎完全沒有佐證。

花木蘭不姓花她還差點做了皇帝的妃子,最後自盡明志

我們先說花姓木蘭

祖沖之《述異記》、李亢《異志》皆提到木蘭姓花。之後明代文學家徐渭將《木蘭詩》改編為《雌木蘭替父從軍》,劇中自稱“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親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舊時也做一個有名的千夫長。”自此,木蘭的父親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蓮,弟弟叫花雄,母親是花袁氏。

明清以後,經過幾百年的藝術再創作,“花木蘭”的藝術形象日臻完美。迄今為止,上演過木蘭戲的劇種有京劇、越劇、漢劇、崑曲、秦腔、平劇、黃梅戲等20多種,特別是大師常香玉《花木蘭》的全國巡演,“花木蘭”在民間的影響更加深遠,“花木蘭”這個稱謂在人們心中也逐漸“固定”下來。

花木蘭不姓花她還差點做了皇帝的妃子,最後自盡明志

之後就是朱姓木蘭

唐白居易在《戲題木蘭花》中雲:“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杜牧也寫有《題木蘭廟》一詩:“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推上祝明妃。”這說明木蘭的故事在唐代已經膾炙人口了。杜詩裡的木蘭廟在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至今還有木蘭祠、木蘭墓和將軍坊等遺址。有木蘭山、將軍冢、忠烈廟,足以補《樂府題解》之缺。”根據上述史料,一些專家學者認為,木蘭應姓“朱”。

花木蘭不姓花她還差點做了皇帝的妃子,最後自盡明志

再就是魏姓木蘭了

元代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說:“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歷年以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勳十二轉。朝覲,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視。擁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閨裝,舉皆驚駭。鹹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衛兵振旅還,以異事聞於朝。《商丘縣誌·列女》卷十一也有同樣的記載。

花木蘭不姓花她還差點做了皇帝的妃子,最後自盡明志

花木蘭不姓花她還差點做了皇帝的妃子,最後自盡明志

(PS:木蘭在唐朝被追封為孝烈將軍。)

木蘭的出生年代雖然無法確定,但是根絕《木蘭辭》的創作時間段,大致可以定為北魏太武帝年間,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而在眾多的歷史學家一起分析了《木蘭辭》內容和尚存的元碑記載後,一致認為,花木蘭的故鄉在虞城,已確鑿無疑。

但是《木蘭辭》只寫到了木蘭在戰爭結束後拒不受賞,千里歸家之後以女裝驚呆了戰友之後就戛然而止了,讓我們對木蘭以後的生活充滿了猜測,她是擁有了美好的愛情了嗎?有了一個完美的家庭了嗎?其實都不是,木蘭的結局,可能會讓大家嘆息了。

花木蘭不姓花她還差點做了皇帝的妃子,最後自盡明志

根據《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記載:將軍魏氏,本處子,名木蘭。歷年以紀,交鋒十有八戰,策勳十二轉。朝覲,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書。隆寵不赴,懇奏省視。擁兵還譙,造父室,釋戎服,復閨裝,舉皆驚駭。鹹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衛兵振旅還,以異事聞於朝。召復赴闕,欲納宮中,將軍曰:臣無媲君禮制。以死誓拒之。勢力加迫,遂自盡。所以追贈有孝烈之諡也。

可見木蘭最後因為又美麗又勇敢被皇帝看中,想要納為妃子,木蘭不從,皇帝加以逼迫,木蘭終以自殺明志。

花木蘭不姓花她還差點做了皇帝的妃子,最後自盡明志

一代巾幗英雄,沒有死於沙場,卻是死於帝王的私慾,實在令人扼腕嘆息了!

(PS:其實這個說法也不可靠啦,沒準木蘭最後真的家庭和和美美,生了一群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