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暖男”,代價太大了,家有男孩的看一看

在網上,看到一則媽媽給孩子的信,信中的內容讓很多家長都為之深思。

信中,媽媽提到了發生在兒子身上的一件事。在週末的時候,一位小姐姐來到家中做客,對於兒子的一個海賊王手辦十分青睞,於是就想要玩。

兒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暖男”,代價太大了,家有男孩的看一看

不過,大家應該都知道,手辦與玩具是存在一定區別的,手辦的價值更貴重,並且通常都是進行收藏,擁有收藏或紀念意義,是孩子的一種羈絆寄託,這種東西並不適合用來玩,因為很容易受到損壞。

但是,兒子還是將手辦給了小姐姐。

之後,小姐姐要走了,在臨走的時候小姐姐仍舊十分喜歡這個手辦,於是就想要將這個手辦帶回家,兒子看到之後,非常難過,但卻並沒有明言阻止。

小姐姐的爸爸看到孩子似乎

不願意

將手辦借給小姐姐玩,於是就說,

男生就應該大方一點,這樣才是男子漢。

兒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暖男”,代價太大了,家有男孩的看一看

最終,兒子一言不發,任由小姐姐將手辦帶走了。不過,當小姐姐走了之後,

兒子卻哭了

,哭得很傷心。媽媽看到兒子的表現,也覺得非常難受。

媽媽在信中表示,雖說自己希望孩子成為一個

溫文爾雅

的人,但是卻

不希望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

,並且直白地告訴兒子:“兒子,千萬別做一個暖男!”因為做一個“暖男”,對孩子的成長犧牲太大了。

“暖男”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有何危害?

“暖男”在很多人看來,是對一個孩子的正面評價,但是在這個評價背後,卻是“暖男”性格對孩子無盡的困擾。

兒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暖男”,代價太大了,家有男孩的看一看

●是非觀出現異常,無法判斷事物的對錯程度。

從媽媽給孩子的信中我們能夠看出,孩子的是非觀受到他人的影響,已經發生了改變。

比如小姐姐的爸爸對孩子說的話,其實本質上是不完整的,

男生自然越大方越好,但是要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

因為手辦首先是孩子的,孩子願不願意借出來,和孩子是不是男子漢是沒有關係的。

反倒是小姐姐的爸爸沒有看到海賊王手辦與孩子之間的羈絆,從而產生了錯誤的是非觀。

如果孩子經常當“暖男”,很可能就會被畸形的是非觀所影響,最終導致自身的是非觀也出現問題。

兒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暖男”,代價太大了,家有男孩的看一看

●不知道如何拒絕他人,無法正確進行交際行為

交際行為,並不是一種“無限付出”的行為,但如果孩子過於“暖男”,那麼交際對於孩子來說,就會成為一種無限付出的行為。

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付出有回報的,一旦某件事帶有無限付出的性質,那麼這件事就是不長久的。

孩子如果不懂得拒絕別人,在與他人交際的時候,對於其他人的請求將會無限滿足,從而導致孩子誤認為交際是一種對自己不公平的行為,從而開始對交際行為、集體生活、團隊合作等出現牴觸感,慢慢地變得孤僻,不願意再融入社會,甚至不願意再交朋友,成為一個“孤家寡人”。

兒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暖男”,代價太大了,家有男孩的看一看

●變得越來越自卑,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嚴重影響

孩子的“暖男”行為,其實就是一種無限的討好行為,孩子會在不斷地滿足他人要求的同時,產生極大的自卑心理,因為沒有回報的滿足,其實是一種不公平的行為,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如別人,甚至是不配擁有等等。

孩子的心靈也會隨著自卑的情緒不斷地遭到破壞,最終出現大量負面心理因素,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兒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暖男”,代價太大了,家有男孩的看一看

孩子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只會“溫暖”別人的“暖男”

無論是哪個孩子,必然不是一出生就是天生的“暖男”,那麼,孩子的“暖男”特質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孩子的初期成長過程中,生活環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健康等,具有完全的影響作用。所以,如果孩子的

生活環境中經常出現“暖男”類似性格的人物

,那麼,孩子就很可能會形成這種性格。

一些家長總喜歡代替孩子做決定,也容易導致孩子變成所謂的“暖男”。

比如當別人借用孩子物品時、當別人詢問孩子意見時,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表達自己意見之前做出“好客”迴應,導致孩子無法發出自己的真實聲音,長久之下,孩子就失去了迴應的意願。

兒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暖男”,代價太大了,家有男孩的看一看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

孩子的主觀意見經常被家長忽視

,那麼,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自己的聲音是無效”的想法,從而變得性格被動,不願“為自己做主”,因為自己發聲也沒用,索性一切“聽天命”。

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暖男”這個大坑?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交際的真正意義。我們都知道交際是相互的,是孩子適應文明社會、融入集體、團隊合作、發展自我的一種手段,只有讓

孩子明白交際的價值、意義以及重要性和正確性

,避免孩子將“滿足他人”與交際混為一談。

兒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暖男”,代價太大了,家有男孩的看一看

其次,家長要

尊重孩子,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聲音。

一個孩子想要有所成就,必然需要有主觀能動性,而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發聲的空間,就是一種獨立性的培養。

最後,善於使用“鼓勵教育”。

研究發現,人們在處於積極狀態的時候,自身潛力的發揮是最高的。

而對孩子的鼓勵、肯定以及表揚等正面積極的評價或心理支援,都會讓孩子變得積極,從而有效激發孩子的潛力,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兒子,媽媽不希望你成為“暖男”,代價太大了,家有男孩的看一看

結語

孩子是自己成長、生活中的主角,應該為自己負責。當然,這裡並不是說孩子不能夠成為“暖男”,但成為“暖男”的前提是,孩子主觀上是願意的,孩子在成為“暖男”之後是積極的、開心的。

如果達不到這一點,那麼,請讓你的孩子儘快擺脫“暖男”特質,這樣才會讓孩子健康成長。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