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北京冬奧延慶賽區,這裡的雪場是“綠色”的

開啟百度App

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最高海拔2198米,是本屆冬奧會建設難度最大的賽區,從無電、無路、無訊號的“一窮二白”到如今“兩館一村”全面建成。記者今天在延慶賽區現場看到,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和延慶冬奧村處於冬奧會開賽前最後的完善細節階段,多臺造雪車正噴出茫茫白雪覆蓋賽道。

作為2022年冬奧會北京地區完全新建的場館區,而且是建造以往我國從來沒有過的雪車雪橇賽道、符合冬奧標準的高山滑雪賽場,延慶賽區的建設實現了國內多個首創,尤其是體現在綠色和生態修復方面。

延慶賽區秉持“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設計理念。據北京市重大專案辦副主任趙北亭介紹,延慶賽區是一個100%使用風電、太陽能電力的綠色清潔能源賽區,是一個水資源全部實現自我收集處理再利用的“海綿型賽區”。透過建設容納所有進入賽區市政設施管線的高山地區地下綜合管廊,小海陀山的天際線風景依舊。

“用張北的風,電量北京的燈”,形象地刻畫出北京冬奧會的“綠電”。據介紹,透過建設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創新性地將張北地區豐富的風電資源引入北京,使北京冬奧會100%使用綠色電力資源,實現了“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實際上,隨著這項工程的投用,來自張家口的光伏、風電等綠色電力已經進入了北京市的每一戶家庭。每年可向北京市輸送140億千瓦時“綠電”,是咱們北京市年用電量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家裡每用的10度電裡就有1度是“綠電”。

「冬奧」北京冬奧延慶賽區,這裡的雪場是“綠色”的

延慶賽區在生態修復方面則採用了“新概念”,用園林工程師聶順新的話說,不僅是對整個賽區的綠化,而是根據當地植被特點,按照原樣進行修復,“延慶賽區植被海拔落差大,從海拔800米到2000多米,不同海拔的植被存在差異,因此需要我們尋找和選取匹配的種子,這是我們整個修復工作中最難的。”

聶順新介紹,在賽區建設工程開始前,相關林業、水土、生態專家先期開展了極具前瞻性的工作:生態環境本底調查。對賽區內動植物分佈進行詳細摸底,摸清了賽區內動植物的種類、數量和分佈特徵以及土壤、水文等關鍵資料,為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

「冬奧」北京冬奧延慶賽區,這裡的雪場是“綠色”的

北京市重大專案辦副主任趙北亭強調,為了留下小海陀山最美麗的天際線,建設者克服工期緊、建設難度大的困難,選擇了建設國內首條大坡度山嶺地下綜合管廊,將水、電、通訊設施全部透過地下綜合管廊輸送,避免了按照傳統方式將18路總長98公里的管線沿著山型鋪設,把對小海陀山的生態的影響降到最低。“我們在建設過程中,還將廢棄的渣石用於雪道填方及景觀工程,內部消化棄渣總計約30萬立方米,並將施工中開挖出的石材經過簡單加工後二次利用,做成各類建築物的“石籠牆”,不僅大幅減少廢棄渣土,還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形成了石牆、石屋等濃郁的中國北方山村文化特色。”

「冬奧」北京冬奧延慶賽區,這裡的雪場是“綠色”的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白志標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白志標

影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白志標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