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互聯網布局社群團購,真的只是惦記那幾捆白菜嗎?

最近社群團購很火,也被央媒點名批評,相關部門緊急召開反壟斷會議,必將出臺政策管控,很多人還沒明白,好不容易便宜買菜,也要被限制,大家都只看到眼前買菜便宜幾毛錢一斤,貪圖眼前。這幾大網際網路大佬真的是傻子嗎?你們以為真的是菜幾毛錢一斤從地裡直接賣給消費者嗎?

進擊的互聯網布局社群團購,真的只是惦記那幾捆白菜嗎?

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讓我們來捋一捋這幫大佬們的嘴臉。

目前我們買菜有幾種途徑,一種是菜市場,一種是超市,一種是網購。價格自然大家都知道,一般蔬菜幾塊一斤。

他們供應流程是蔬菜生產商-批發商-批發市場-終端銷售(超市,小販),這是目前的蔬菜上市流程。

社群團購是取代終端銷售,以團購的名義低價透過線上平臺和微信賣菜,然後統一配送上門。目前全部是幾毛錢一斤的菜。幾大團購平臺相互競爭,全是低價。那麼問題來了,每個區域每天消耗的菜就那麼多,原來幾塊錢一斤的菜為什麼這麼便宜幾毛錢?真的是平臺直銷才會便宜嗎?

進擊的互聯網布局社群團購,真的只是惦記那幾捆白菜嗎?

真實的情況是,幾大平臺在透過補貼的方式在佔有市場。難聽點就是在圈地,原本批發價1。5元的菜,平臺補貼6毛一斤買給消費者,平臺之間是透過團長來的,團長還要收取佣金。也就是,一斤菜平臺要貼一半給消費者。平臺是大善人嗎?有人覺得是,因為目前他買到便宜菜了。嘿嘿,好戲還在後頭。

這麼一來,原來的蔬菜超市,菜市場小販就沒有了多少顧客,甚至一個沒有,然後下崗轉行。這下大家買菜沒得選就是這幾家團購,現在好戲開始了。前面平臺貼錢賣便宜菜。就拼哪家資本雄厚。一山不容二虎,大家都貼錢賣菜,最後總會剩下一家到兩家,好了,痛苦來了。平臺擁有了菜市場絕對控制權。想要繼續低價貼本賣,不可能的,前面貼了那麼多還得賺回來,唯一的兩個途徑,終端蔬菜漲價,採購蔬菜壓價,原本批發採購1。5元一斤的壓到1元一斤甚至更低,你不賣,可以,我從別家批發,反正市場在我手裡。

低價批發來了,銷售終端漲到5元一斤。然後透過積分優惠券摺合到2。9元一斤。消費者不買吧,能去哪裡?菜市場沒有賣菜的,超市已經不賣菜?不賣就只有不吃。

如果大家都嫌貴了,開始投訴,好吧降5毛。這5毛錢地轉到批發價上。不可能中間少5毛。

最終菜農只能賤價批發。不然你的菜只能爛地裡。

進擊的互聯網布局社群團購,真的只是惦記那幾捆白菜嗎?

這就是今天你們為什麼在某多多上經常買到假冒偽劣的東西了。一分錢一分貨。千古不變,這就叫壟斷。

某滴最明顯,我一般嫌自己開車麻煩,幾乎每天都打車,打車的距離又比較遠,再加上經常從機場回家什麼的,一個月差不多得兩三千塊花在這玩意上。

這玩意已經發現我離不開它,整體是越來越貴,我試過幾次,我就是比我同事要貴10%左右,你要是說他,人家一句話就給你頂回來了,“你可以不用嘛”,這句話其實就是壟斷後的流氓專用句式,就是明著搶,你能把我怎麼樣?最讓人納悶的就是車費越來越貴,但是司機越賺越少。

而且一旦壟斷,企業不再考慮最佳化效率提高技術水平,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不斷增加利潤,讓報表一年比一年好看,好推高股價,這個過程中就變成了一種異化了的遊戲,跟波音似的,波音後來就不再提升技術了,反而把大量的工廠承包給印度人,因為印度便宜,省下錢後不是搞研發,而是拿去回購股票推高股價,這兩年不斷出事,也是這個原因。

從幾大網際網路大佬參與社群團購,把當年打車和外賣的模式用在老百姓的菜上,就可明白資本的本性,對社會沒啥貢獻,反而侵害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