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滕國、薛國、小邾國(均在棗莊地區)與周邊大國的關係

滕國與魯國、宋國的關係

春秋時期滕國、薛國、小邾國(均在棗莊地區)與周邊大國的關係

滕國在春秋時期地位不高,但其對外活動甚是活躍。 這在《春秋》、《左傳》的記載中我們能窺其邦交活動的軌跡。如《左傳·隱公十一年》載:“十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爭長。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後之’。”結果魯隱公在“周之宗盟,異姓為後”的原則下讓滕侯做了首席。此外,在朝會與姻親方面也體現滕國地位的特殊。如有時滕侯赴魯參加魯國國君或國君之母的葬禮,魯國國君也以同樣的禮儀報答滕侯。《左傳·昭公三年》載,滕成公卒,魯派叔弓赴滕,參加滕成公的葬禮。所以說滕國雖為小國,由於是姬姓原因,加之當時周王室並沒有衰落到“禮樂征伐全自諸侯出”的地步,滕國仍然是春秋時期政治、文化比較活躍的國家,滕與魯的密切關係就是明證。

滕國與宋國的邦交關係比較複雜,宋國仗其強大不斷侵擾滕國,在這種情況下滕國又不得不在宋的脅迫下追隨其參加一些對他國的戰爭。所以兩國交往的形式主要是戰爭與附庸關係。據《春秋·僖公十九年》載:“宋人執滕子嬰齊。”《春秋·宣公九年》載:“八月,滕子卒……(冬)宋人圍滕。”《傳》雲:“冬,宋人圍滕,因其喪也。”第二年,宋師又伐滕。伐滕的理由,據《左傳·宣公十年》載,是“滕人恃晉而不事宋”。所以在宋國的脅迫下滕國參加了宋、衛、許等國的伐鄭戰爭。成公十三年,滕隨齊、宋、衛、晉等國伐秦。襄公元年,滕又隨晉、宋、魯、衛、曹、邾等國圍彭城。

薛國與魯國、晉國的關係

春秋時期滕國、薛國、小邾國(均在棗莊地區)與周邊大國的關係

薛國同滕國一樣,在當時都是小國,且為保護自身利益,在對外關係上總是依附於某一大國,或魯國,或晉國。因此,其對外關係總是以盟會的形式成為大國的附庸。春秋初期,薛國依附於魯國,同魯國的關係比較好,並同魯國結為同盟,前面在滕與魯的交流中已經提到。後來,薛又依附於其他大國,主要是晉國。例如:“襄公元年,薛參加了以晉為首的九諸侯國“圍宋彭城”。 襄公十年秋,薛又參加了以晉為首的魯、宋、衛等十二諸侯國“伐鄭”的軍事行動。襄公十一年夏和秋,薛跟隨晉國連續兩次參加了以晉為首的共十二諸侯國“伐鄭”的軍事行動。襄公十四年夏,薛參加了以晉為首的十三個諸侯國的“伐秦”軍事行動。

襄公十八年冬,薛又隨晉參加了晉、魯、宋、衛等十二諸侯國共同“圍齊”的軍事行動。定公四年三月,薛積極參加了晉、蔡、宋等十九國(包括周在內)謀“侵楚”的召陵之會。

在諸侯國的會盟方面,薛國也大多跟隨晉國,參加晉主盟的盟會。這可能與晉文公當時稱霸有很大關係。例如:襄公九年冬,薛跟隨晉,參加以晉主盟的十二國會盟,“同盟於戲”。襄公十一年秋,薛隨晉之後,參加了以晉主盟的宋、衛、曹、魯等十二國的會盟,“同盟於毫城北”。襄公十六年三月,薛參加了以晉主盟的宋、魯、衛等十一國的盟會。昭公十三年秋,薛跟隨晉國,參加了以晉、齊主會的十四國‘平丘之會’”。

小邾國與齊國、魯國、宋國的關係

春秋時期滕國、薛國、小邾國(均在棗莊地區)與周邊大國的關係

小邾國是從邾國分離出來的一個小國。西周末期周宣王時,夷父顏因有功於王室,才被周宣王封其子肥友于,是為小邾。然而,當時尚未有爵位。齊桓公時,因長期依附於齊桓公以尊周室,經齊桓公請命於周王,才進爵為“子”,稱“小邾子”。所以此後小邾國多依附於齊國。如《左傳·襄公六年》載:“晏弱圍棠,十一月丙辰,而滅之。遷萊於。”《正義》雲:“即小邾也。二年《傳》曰:‘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齊故也’。”

春秋時期,小邾國長時間同魯國的關係比較好。據《春秋》、《左傳》的記載,從魯莊公五年(公元前689年)至叫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小邾國朝魯五次:“莊公五年,“秋,犁來來朝”。僖公七年,“夏,小邾子來朝。”襄公七年,“小邾子來朝。”昭公三年,“秋,小邾子來朝。”昭公十七年,“春,小邾子來朝。”所以足見小邾國與魯關係之密切。此外小邾國和魯還有過姻親關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載:“季公若之姊為小邾夫人。”可見,魯國的大夫能與小邾國國君結為姻親,說明其地位不如魯國,只能依附於它。

小邾國也是宋的附庸國。《注》雲:“本滕邑,宋人伐兒者,或雲宋附庸。”《春秋·莊公十五年》:“秋,宋人、齊人、邾人伐”。這裡的兒(同),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小邾國。

綜合上述魯南方國與周邊大國的關係,這一時期邦交活動主要有朝、聘、會、盟、遇、兼併戰爭等形式。而兼併戰爭成為這些活動的主流,小國朝貢大國是為了求得生存,大國保護小國也是稱霸戰爭的一部分。如滕國、薛國常常依靠魯國,魯國又追隨晉國,小邾國是齊的附庸國,這些小國的邦交活動體現了齊、晉這些霸主力量此消彼長的趨勢。雖然小國不斷利用各種手段(盟、會、聯姻、獻貢等)周旋於大國之間,但最終避免不了淪為爭霸戰爭的犧牲品。

最後,滕國、薛國為齊國所滅,小邾國也亡於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