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了什麼樣的因,就一定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就算之後做再多的好事贖罪,該來的還是會來。

在古代,國與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打仗,就意味著殺戮。在很多時候,要想獲得勝利,就必須殺死敵人,這種迫不得已的殺戮,並不會導致特別嚴重的後果。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但是,有一件事情,儘管說不清對與錯,可只要是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都難以善終。在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將軍都中過招。

那就是——“殺死降軍”。

李廣誘殺羌族降軍八百人,一生終不得志,自刎而死

李廣,世稱“飛將軍”,老家在隴西郡成紀縣。他的先祖李信是秦朝時的將軍,李家代代都學習祖先的射箭手法。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李廣在年輕時,就以良家子弟參加軍隊,抵抗匈奴。因戰功被漢文帝封為中郎,漢文帝曾感慨道:“可以李廣沒有遇到好時機,如果李廣出生在高祖爭天下的時代,封萬戶侯也不是問題。”

漢景帝繼位後,李廣擔任過多地的太守,都以和匈奴奮力作戰而出名。一次李廣率領一百騎兵,追捕幾個匈奴人,在途中遇到了幾千匈奴兵。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其他人都想逃跑,李廣卻說:“如果我們現在逃跑,匈奴人一定會追上來箭將我們射死。不如我們繼續前進,匈奴人一定會懷疑有伏兵而不敢輕舉妄動。”後來匈奴人果然不敢進兵,李廣則在第二天早晨回到了軍營。

漢景帝死後,漢武帝繼位。李廣曾多次受命征討匈奴,但均沒有取得什麼好成果。在李廣六十多歲時,他作為前將軍隨衛青出征。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出發前漢武帝警告衛青,李廣年紀大了,而且每次打仗,運氣都不好,不要讓李廣與單于交戰。因此,衛青就在向單于進軍時,安排李廣走一條遠路。

李廣十分生氣,不向大將軍衛青告辭就出發了,他的部隊卻在途中迷路了,誤了軍期。在問責時,李廣說:“校尉們都沒有罪,是我自己迷了路。”

隨後,李廣就拔刀自殺了。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李廣戎馬一生,卻始終沒能封侯拜相。他曾問陰陽家王朔:“自漢朝攻打匈奴以來,沒有一場戰爭是我不參加的。我手下的一些軍官,他們的才能雖然不高,但很多都因為攻打匈奴的功勞受到封侯。我的才能並不比他們差,去沒有得到一點可以獲得侯爵封邑的功勞,這是為什麼呢?”

王朔說:“將軍仔細回想一下,是否曾經做過自己認為遺憾的事?”李廣說:“有一次羌族反叛,自己用計引誘他們投降後,又用詭計講他們殺害了,直到現在,使我感到最大遺憾的事,就只有這一件。”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王朔說:“會降災禍的事,沒有什麼比殺死已經投降的人更嚴重的,這就是將軍不能封侯的原因呀!”

項羽坑殺秦國降軍二十萬,眾叛親離,自刎而死

項羽是楚國下相人,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國的將軍,秦將王翦攻破楚國時,項羽的叔父項梁帶著項羽逃了出來。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項羽在年青時就展現出了非凡的志向,始皇帝在會稽巡遊時,項梁與項羽都在一旁觀看觀。項羽當時就說:“彼可取而代也。”項梁也因此覺得項羽是個奇才。

後來陳勝吳廣起義,各地紛紛響應,項羽與項梁也招募了一批人,起兵反抗暴秦。由於項梁出身名門望族,又治軍有方,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項梁的軍隊。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後來項梁在於秦國名將章邯交戰時戰死,項羽為給叔父報仇,在鉅鹿之戰中,項羽就率領兩萬人渡河,鑿沉船隻,砸破炊具,燒燬營舍,每人只攜帶三天口糧,用以表示士卒拼死決戰。在戰鬥中,楚軍無不以一當十,將秦軍殺得節節敗退。

由於秦軍失利,秦二世派人向章邯問責,章邯感到十分恐懼,又害怕趙高汙衊他,就向項羽投降了。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由於秦軍投降後多有不服,且人數眾多,項羽擔心他們會趁機造反,就將二十多萬秦軍都活埋在新安城南。這一行為讓天下人都覺得項羽殘忍嗜殺,項羽漸漸失去了民心,這為項羽將來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秦國滅亡後,項羽與劉邦之間開始了長達十多年的楚漢爭霸。在最後決戰中,項羽中了韓信十面埋伏之計。在千辛萬苦衝破漢軍包圍後,迷失了方向。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於是項羽向一田間老父問路,沒想到這個老父的兒子就是被項羽坑殺的。他給項羽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項羽沿著這條路走,陷入了沼澤之中,被漢軍追上,最後自刎於烏江邊。

白起坑殺趙國降軍四十萬,被秦王賜劍,自刎而死

白起是秦國的名將,一生中都未嘗敗績。昭王四十七年,秦國攻打趙國。趙國的老將廉頗堅守不出,秦軍難以攻入。於是秦國大肆宣揚說秦軍不怕廉頗,而是怕馬服君的兒子趙括。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趙括是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人,他上任後立即出兵進攻秦軍,中了白起的計策。四十萬趙軍全部被秦軍包圍,趙軍沒有糧草供給,一個月後就投降了。白起同樣對趙軍不放心,擔心他們叛變,於是將四十萬趙軍全部活埋。

此時趙國派人挑撥秦國丞相應侯與白起之間的關係,應侯因此勸說秦王放棄進攻趙國。從此,白起與應侯之間就有了間隙。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後來秦王想再次進攻趙國,白起卻無論如何都不肯出兵,他表示攻下趙國的時機已經錯過了。秦王十分生氣,先是將白起貶為士兵,又擔心他謀反,於是就派遣使者賜給白起一把劍,令他自殺。白起死前嘆息道:

“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

打仗時,哪個將軍不是殺人如麻,但是隻要是殺過降軍,就很難落下好下場。

冥冥之中的因果,做了這件事的將軍,難以善終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章中說:“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意思是真正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往往只求達到救濟危難的目的,絕對不會用兵力來逞強天下。

在三十一章中又說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嗜殺之人必定無法得到民心,也終究無法治理天下。

所以那些仁義之師,往往優待俘虜,愛惜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