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只因給大臣起了一個“外號”,竟中毒而亡

一般來說,封建“世襲”制社會下評價一個國家當氣運隆盛時,大多“人主大抵長壽,其生子亦必早且多。”而東漢皇帝自光武帝、明帝之後都很短命:章帝33歲,和帝27歲,殤帝2歲,安帝32歲,順帝30歲8,衝帝3歲,質帝9歲,桓帝36歲”。

諸帝的早逝必然帶來政局混亂以及王朝的延續問題,所以章帝以後的皇位繼承人多在少不更事的年齡。和帝10歲繼位,安帝13歲,順帝11歲,衝帝2歲,質帝8歲,桓帝15歲,靈帝12歲。

此外諸位少年皇帝中又有幾位出自外藩,即漢安帝、漢質帝、漢桓帝以及漢靈帝。正所謂“入主既不永年,則繼體者豁幼主,幼主無子,而母后臨朝,自必援立孩稚,以久其權”。所以終整個東漢,權歸女主,臨朝者有章帝竇太后、和熹鄧太后、安思閻太后、順烈梁太后、桓思竇太后、靈思何太后共六位太后之多。

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只因給大臣起了一個“外號”,竟中毒而亡

於是“太后莫不定策帷簾,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賢以專其威”。幼年皇帝加上女主臨朝,給外戚專權、宦官亂政創造了極佳的條件。

漢質帝劉纘就是在此時以列侯之子入主朝廷,承繼大統的。劉纘是漢章帝的曾孫,渤海孝王劉鴻的兒子。由於漢順帝的兒子漢衝帝劉炳在位半年後就病死了,時年僅3歲自然無子,於是劉纘被順烈梁太后梁妠及其兄長梁翼選立為帝。

然漢衝帝時期就是梁太后垂簾聽政,朝政大權被把持在其兄長梁翼手中。而劉纘即位後是以承繼漢衝帝的嗣,所以梁太后自然繼續秉持朝政。

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只因給大臣起了一個“外號”,竟中毒而亡

但這劉纘即位時8歲,比衝帝年歲要大得多,這一年齡在古代來講是說小也不小,再加上劉纘頗為聰明伶俐,因此,其與同齡人相比自然成熟老練得多。

正所謂“懂得越多,煩惱也越多”,眼看著自己的江山被梁翼把持,早熟的劉纘便慢慢心生不滿,再加上樑翼大權在握,更是飛揚跋扈,從不把劉纘放在眼裡,在皇宮早朝時,其他人看到小皇帝劉纘,都是三跪九叩,只有梁翼看到漢質帝之後,大搖大擺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開始審閱和批判大臣,完全沒將漢質帝放在眼裡,於是劉纘對於梁翼的不尊重,聰慧的漢質帝劉纘自然就更不高興了。

劉纘與梁翼這對“君臣”,矛盾因此日益漸深。而早已習慣控制黃毛小兒“漢衝帝”的梁翼以及梁太后,見劉纘如此聰慧早熟,於是考量到若劉纘年歲漸長後,恐自己難以支配這“皇帝”,於是心裡也慢慢產生了一些擔憂,也算是未雨綢繆,梁翼於是策劃著如何找藉口將劉纘這皇位給廢了。

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只因給大臣起了一個“外號”,竟中毒而亡

但梁翼本意只是廢帝,也沒打算要了劉纘的性命,而劉纘也可能這麼想的,認為你梁翼再跋扈,還是沒膽量殺皇帝吧。但他沒想到的是梁翼膽大妄為居然心生殺機,其導火線居然是劉纘給他起的一個“外號”。

劉纘登基後,當時有楊州、徐州大寇侵擾州郡,西羌、鮮卑及日南蠻夷攻打城池強搶暴掠,賦稅征斂頻繁,使官民財力睏乏枯竭。於是劉纘委任與梁翼有矛盾的太尉李固等人,選拔重用忠良人才,努力推崇節儉,貪財罪惡的人多被誅除或廢黜。朝廷又分兵討伐侵擾的賊寇,群寇消滅平定。

但劉纘可能也為自己的“才能”所折服,得意有些“忘形”了。他已經全然忘記樹大根深的梁翼豈是他一個黃毛小兒可以在一朝一夕扳倒的。於是在一次早朝與李固商議政事時,他一改往日的尊稱,直接稱呼梁翼為“跋扈”將軍。這一“外號”就等於是在說梁翼目中無人,連皇帝都不尊重,開始越過皇帝,自己處理政務,皇帝在身邊都這麼放肆,以後又是一個王莽。

自認為為東漢王朝鞠躬盡瘁的梁翼,是越想越生氣,便頓生殺機,於是吩咐奶媽做了幾個漢質帝最喜歡吃的肉餡餅,有點類似肉夾饃,做完以後,在肉餡裡放了幾粒毒藥,然後讓親信送進了御膳房,不清楚內幕的劉纘,看到肉餅就直接吃了,沒咬幾個,就因為毒發死了,年僅9歲。

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只因給大臣起了一個“外號”,竟中毒而亡

相較於老謀深算的梁翼,劉纘再聰慧也太嫩了點,不知“韜光隱晦”厚積薄發,反而“聰明反被聰明誤”,禍從口出,終因一個“外號”讓自己死於非命!

劉纘死後,梁太后和梁翼開始商議,最後決定由漢章帝的第六個兒子河間孝王劉開的孫子,劉志來繼承皇位,就像漢安帝劉祜一樣,由太后和外戚共同選來的政府。

由於有了劉纘的“前車之鑑”,對於選繼承人這件事上,梁翼的觀點就是選個白痴,基本沒有明君的任何潛質,這樣他就可以一直把持朝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