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健康管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健康管理

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高脂肪、高熱量的膳食結構,以及生活懶散、經常熬夜等因素,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發生密切相關,因此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是基礎,健康的行為習慣是預防與調養的基石,那具體應該如何做呢?

1。飲食治療

對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生活方式干預為主,藥物治療為輔。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緊密結合,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飲食治療應控制膳食總熱量,採取低糖、低脂平衡膳食,減少含糖飲料及飽和脂肪(如動物脂肪)和反式脂肪(如油炸食品)的攝入,適當增加膳食纖維(如豆類、穀物類、蔬菜和水 果等)的攝入。每日減少500、1000千卡熱量攝入,半年左右可使體質量指數下降5%、10%。極低熱量飲食減肥應在臨床營養師或內分泌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2。運動治療

運動治療應以中等量有氧運動(如騎腳踏車、快走、游泳、跳舞等)首選,每週4次以上,累計時間150、250min。每週進行2次輕中度阻力性肌肉運動(如舉啞鈴、俯臥撐等),可獲益更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應從實際出發,選擇本人喜歡且易於堅持的運動專案,運動量適合本人的身體條件,運動強度達到有效心率標準,同時必須考慮安全問題(如體力,脊柱、關節和心肺承受能力,場地,設施,等等),以及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如體重下降、腰圍縮小和肝內脂肪沉積減輕),將安全、效果與興趣三者統一起來,進行科學鍛鍊。

3。心理行為治療

現代醫學模式已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健康的概念也不再侷限於身體沒有疾病,而是身體、精神和社會方面的完美狀態。生物因素、遺傳因素固然與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但心理因素及不良行為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同樣起著重要作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伴隨疾病的發生,與多種不良生活習慣或嗜好有關。透過健康宣教和心理治療糾正不良行為,可有效防治這類“不良生活方式病”。人的情緒變化時刻影響著患者對生活的感知、評價和體驗,從而影響其生活質量。一個人對疾病的態度,對生活質量的感受,會對疾病的預後產生很大影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應提高對脂肪肝及其相關疾病的正確認識,消除“憂慮病情,悲觀厭世,恐懼害怕,覺得患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就會發生肝硬化及肝癌,或者認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難以治癒”等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