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分析法漫談之二 史實上的矛盾

階級分析法認為階級鬥爭對歷史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這話,當然是有道理的。比如羅馬共和時期,平民與貴族不斷鬥爭,不但實現了平民與貴族在法律上的平等,促進了羅馬法的發展和完善,而且還促進了羅馬政體的調整,使羅馬共和時期的政治具有了更多的民主因子,進而為羅馬的崛起壯大提供了制度保證。

羅馬平民與貴族鬥爭的例子屬於妥協式的較為溫和的階級鬥爭,沒有發展成暴力革命。階級分析法還強調包含劇烈階級鬥爭的革命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比如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中說:“社會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

當統治者腐敗無能,不願主動進行變革以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人們的願望時,被統治階級不得不選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反動的統治者,透過更換統治階級成員的方式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們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說,革命的確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然而,歷史是複雜的。就像哲學教科書告訴我們的一樣,真理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絕對真理是不存在的,對待任何問題我們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階級鬥爭和暴力革命,我們是不是也應該作如是觀呢?

我們先來看看階級鬥爭推動歷史前進的條件。

在古羅馬平民與貴族階級鬥爭的案例中,平民與貴族是鬥而不破,每當平民對某件事情特別不滿時,貴族就會在壓力之下適時讓步。比如羅馬成文法《十二銅表法》的誕生,就在在平民第三次撤離運動時,為了團結平民共同保衛羅馬城,抵禦外族入侵而做下的許諾:打退敵人後,就制定成文法,以此保證平民的利益。

大家試想,如果當時的貴族誓死不讓,平民也不讓步,在大敵當前之下,羅馬可以說肯定會戰敗,羅馬人恐怕全族都會淪為敵人的奴隸。哪裡還會有羅馬法的進步,以及後來的羅馬帝國。

因此,階級鬥爭起到的積極作用應該是以兩者的妥協為前提的,如果兩者都不願妥協,最終只能刀兵相向了。暴力之後,沒有反思調整,歷史還會再一次地重複迴圈。

那麼,暴力革命呢?我們以中國歷史上有農民運動最高峰的太平天國為例。

一提起太平天國的歷史意義,人們往往說,太平天國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然而,讀了更多的資料後,我們瞭解到,為了鎮壓太平軍,清廷支出的軍費高達8。5億兩白銀,中央財政已實質性破產。從1851年到1865年,也就是太平天國造反期間,中國人口從4億3千多萬降到3億2千萬,減少了26%。太平天國運動初期,太平軍所到之處毀學宮、拆孔廟佛寺、查禁孔孟“妖書”,給中國文化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太平天國運動的中心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江南地區,由於戰亂造成的經濟損失現在已經無法統計。

把太平天國的積極意義與太平天國運動期間中國的損失相比,誰大誰小,雖然人們的觀點可能會有差異,但想必大家會有一個比較一致的傾向性意見:太平天國運動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階級分析法肯定階級鬥爭的作用固然有道理,卻忽略了階級鬥爭的消極作用。

不但如此,階級分析法還誇大了暴力革命的積極作用。

縱觀人類歷史上的暴力革命,特別是現代的革命,許多人得出瞭如下的結論:

“對於任何一個大規模的現代社會來說,要滿足其人民的需求,就必須有一個相當龐雜的組織,這個組織會遇到挑戰,會加以調整,會被改變,但任何相信能摧毀該組織並很快找到更好的替代品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社會革命從來都不徹底,實現的預期結果也寥寥無幾。俄國的共產主義革命在經歷數年的鬥爭和混亂之後產生了斯大林;德國的納粹革命則產生了希特勒。”(亨特·柯蘭德)

階級分析法漫談之二 史實上的矛盾

革命之後的社會並沒有那麼美好。我想熟知現代世界史的人,對於上述的觀點,都不會有太大的爭議。

人們即使屬於不同的階級或階層,即使他們的利益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和衝突,其實,他們也存在著巨大的共同利益。

因為一個社會要想存在和正常執行,就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合作,離不開每一個人對他人的善意。

對一個社會和國家來說,最好的狀態就是和諧、合作,而非衝突、對抗。矛盾衝突難以避免,最好的選擇是協商與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