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爆十三天》人類最瘋狂的一次博弈

1962年,蘇聯與美國兩個超級大國產生了一次最嚴重的對抗,差點引發了一次核戰爭。當時的赫魯曉夫與肯尼迪成為事件的主角,這就是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這次危機的爆發,可以說雙方都是蒙著眼睛過河,稍不留神就會粉身碎骨。

蘇聯解體多年以後,美國人仍然心有餘悸,把這次事件拍成了電影《驚爆十三天》。當然,電影站在美國的立場,並不會指出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是美國人。原因是美蘇兩國冷戰時期的對抗,往往是美國先手進行戰略佈局,打破了全球戰略平衡。遏制與反遏制,就在兩國之間上演。

那麼蘇聯人以強硬著稱,戰鬥民族絕不會吞下美國撒下的苦果。你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位元導彈, 把自己的安全邊界劃到我的家門口,那麼我就有來有往,為了扳回戰略劣勢,就在古巴部署導彈。

《驚爆十三天》人類最瘋狂的一次博弈

美國得到這樣的訊息自然很震驚,派出偵察機非法越境古巴進行偵查,確認蘇聯正在古巴建設導彈基地。威脅別人習慣了,被別人威脅那就捅了美國人的馬蜂窩。國會一片爭吵,有的要以牙還牙,叫囂轟炸;有的希望進一步觀察再說;有的希望以談判解決問題。

大國博弈,而且是核戰爭博弈,稍有誤判,就是災難。那麼決策者承擔的心理壓力尤其之大,而決策者周圍的智囊團隊也相當重要。肯尼迪在危機關頭,頭腦還算清醒,在決策、用人、引導輿論上都體現出高超的藝術。

《驚爆十三天》人類最瘋狂的一次博弈

肯尼迪在博弈期間始終體現一個字“穩”。一是進行準確的偵查,派出優秀的飛行員對古巴導彈部署進展情況進行偵查,摸清實際情況。二是開展秘密談判,由於雙方沒有外交關係,只能在桌子底下交易,在堅持到最後一刻才亮出底牌。三是用軟的外交談判之外,還做好充分的軍事鬥爭準備,在關鍵時刻封鎖古巴海域,展示自己的決心。

《驚爆十三天》人類最瘋狂的一次博弈

十三天的時間裡,在平常顯得短暫而平靜,可是在大戰一觸即發的對壘時刻,每一秒都是火藥桶。既要解除危機,還要避免戰爭,這是實力的較量,也是意志的較量。當年抗美援朝,我們沒有核武器,美國人可以叫囂核戰爭。但是,旗鼓相當的兩個核大國,如果還要叫囂核戰爭的話,那麼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核戰爭。那麼,雙方比拼的就是決心和智慧。

《驚爆十三天》人類最瘋狂的一次博弈

總體感覺來說,影片以具體刻畫人物為主,反映了決策層、執行層以及前方軍人的形象,對美國一方的刻畫為主,對蘇聯的刻畫主要體現在側面,估計也是受到了限制。在環境刻畫上,也相對缺乏大的場面。所以說,這是一部劇情片,對於歷史的還原上,導演傾向於透過描寫國務卿一家的喜怒哀樂來展現危機事件對普通人的影響。雖然總體上是一邊倒的描述,但是也大致給我們一個事件解決的生動故事。所以,瑕不掩瑜,影片還是值得一看。

《驚爆十三天》人類最瘋狂的一次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