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小嫻:乒乓朋友圈

閻小嫻:乒乓朋友圈

閻小嫻

高階記者,《新民晚報》副總編輯,1991年開始從事體育報道,經歷多次奧運會等重大賽事。

當記者,就是交朋友。當體育記者二十餘年,工作從北京換到上海,單位從新華社英文采編室到新民晚報社體育部,從寫英文稿,到寫體育稿,先後結識不少人,其中也不乏名將。但在我的記者生涯中,乒乓,是特殊的;乒乓人,是特別的;而紅雙喜,更有特殊友情。

因為當年,從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剛開始當記者,我跑的第一次採訪就是乒乓球比賽。我主跑的幾個專案當中,乒乓球就是其中之一。後來,在採訪乒乓球的過程中,先後接觸了很多乒乓大腕,比如徐寅生、張燮林、蔡振華、劉國樑等。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上海辦世乒賽,當時我和那些乒乓元老、宿將一同住在賓館裡,和那些大咖一起聊天,一起看球,他們中有莊則棟,他非常善於講故事,還有歷屆拿過世界冠軍的宿將。很多人,此前早聽說過名字,但從未得以面對面。那是一次印象深刻的經歷。當然,這些採訪上的便利,若沒得到賽事組委會、上海市體育局、紅雙喜等朋友圈諸位的幫助,是難以完成的。

也正是緣於那年上海要辦世乒賽,所以,年初,市乒協、紅雙喜與即將成為世乒賽會刊單位的《新民晚報》商議,要創辦一個老百姓自己的乒乓球大賽,一來,為更多乒乓球愛好者做點實事;二來,也好在全市烘托營造好大賽前的氛圍;三來,賽事時間就放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以乒乓會友,喜迎佳節,開啟一年的美好。

於是,2005年初就有了首屆新民晚報紅雙喜杯乒乓球賽,並由此開啟了今後長久的合作。這個百姓賽事,一喜迎春節,二迎世乒賽……這個點子,大家一拍即合。

自2005年起,新民晚報紅雙喜迎新春市民乒乓球賽,由此而生,一年一度,辦到今年已是第14屆了。這是上海影響力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業餘賽事。

一路走來,感到榮幸,可以成為乒乓圈中的一分子,也感恩,有那麼大一個乒乓朋友圈,讓我們共同成就了一個說起來是業餘級別,但無論規模、參與人數還是辦賽賽制,都不亞於職業的品牌賽事。

一路走來,常常感嘆,朋友圈中有紅雙喜很是幸運。而體育界,尤其是乒乓界,有了紅雙喜,又是何其幸運的一件事。這樣一個出色的中國民族品牌,在世界體壇扮演著何其重要的角色,發揮著何其重要的作用。在奧運會、世乒賽等國際舞臺中,中國“智造”的紅雙喜展示的是中國形象,顯示的是中國力量。當然,紅雙喜也幸運,能夠趕上這麼一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大時代、好時代。

這個賽事,也為我們“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這張《新民晚報》,搭起了一個開門辦報的好平臺。很難忘記,14屆賽事裡所遇到的一些人與事,那些喜悅歡快的瞬間:

這是一個有愛意的賽事。2015年,山東小夥子錢昆鵬來到上海,第一時間加入了乒乓球俱樂部。以球會友,他成了我們賽事的常客,很快,他融入了這個城市,在俱樂部交到了好朋友。當初,有位女生也正是看了他打球“很帥”,漸漸愛上了他。2018年,就在新民晚報紅雙喜杯乒乓球比賽賽場,錢昆鵬當眾向女友求婚,全場人見證了這一段由乒乓牽緣的愛的故事。

這是一個超專業的賽事。2011年,時任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主席沙拉拉,特意來到賽事現場,併為獲獎者頒獎。這是國際乒聯主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為一個業餘賽事頒獎。原因無非是他明白,這是中國規模最大、百姓參與度最高的一個賽事。當看到現場一幅幅熱火朝天的畫面,當見到場內一張張開心無比的笑臉,乒聯官員不由感嘆——我們看到了乒乓球之所以在中國能夠長盛不衰的秘密,這個賽事讓我們看到了,被稱為“國球”的這項運動,在中國的普及性、群眾性以及影響力……當賽事10週年時,現任國際乒聯主席托馬斯·維克特,也對賽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表示非常高興,能夠看到在上海有這麼一個超高人氣的群眾性乒乓球賽事,這也給乒乓球在全世界的推廣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這是一個國際化的賽事。除了上海,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的乒乓球愛好者,甚至是外國球迷的參與。有亞洲的、歐洲的,更有非洲的,他們都先後來過賽事現場。他們當中有來自日本的“中日之橋”乒乓球俱樂部;有專為外籍乒乓球愛好者而設的“颶風俱樂部”;還有來自非洲的球迷、在同濟的留學生貝南的好好兒、多哥的斯賓歡等,都曾是新民晚報紅雙喜杯比賽的參與者。是乒乓球,把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人,聚攏在一起,進行著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與對話。

15年來,每年初,一個品牌賽事,以乒乓的名義,將一批球員、球迷,一個乒乓朋友圈,聚集在一起,以球會友,溝通交流,互學互鑑,在一派喜氣洋洋中,迎接著每一年的新春。這似乎漸漸成為一種自覺與習慣。於是,又有人親暱地把這個賽事喚作是我們的“乒乓春晚”。

不少參與過的人留下了這樣的評價:賽事硬體過硬,賽事組織專業,賽事氛圍熱情……或許,這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賽事,而是這座城市、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的一次關於乒乓的對話,一場體育主題的盛宴。與此同時,這又何嘗不是這座都市裡最生動活力的一個文化表情,甚至是一種文化符號?

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人愛上乒乓,加入到我們的朋友圈裡來。也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來講述、分享他們的乒乓文化故事。

乒乓球是響噹噹的中國國球;紅雙喜是乓乓響的中國品牌。這樣的文化品牌,一定會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和朋友圈裡的每一位一樣,我會盡力去推廣好、去弘揚好、去傳承好“國球”的文化。使命在肩,責無旁貸。

本文選自《小球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