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高祖以武力奪天下,重武輕文,士人多不得重用。太中大夫陸賈常以《詩》、《書》勸說高祖,給他講述文治的重要。高祖聽得很膩煩,罵道:老子在馬上得天下,這些《詩》《書》有什麼用?陸賈毫不相讓。他問道:陛下在馬上得天下,能在馬上治天下嗎?商湯、周武王都是逆取而川頁守,文武並用才是長治久安之術。他又列舉了吳王夫差等人“極武而亡”的教訓,說:秦一味實行嚴刑苛法,終被消滅。假如秦得到天下以後,效法先聖,大行仁義,陛下怎麼能得到江山呢?高祖聽後面有愧色。他說:幫我寫一部書,寫清楚秦失天下和我得天下的原因,以及古人成敗之國得失天下的經驗教訓。陸賈根據道家黃老學說,結合當時國破家殘、百業待興的社會狀況撰寫了12篇論文,略述歷史存亡之徵。高祖很讚賞他的觀點,把12篇論文合為一書,命名為《新語》。

“無為而治”——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漢初60年,《新語》一直是朝廷的政治指導思想,它主張刑德並用,教化先行,順民之情,與之休息,稱為“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源於齊國稷下學宮一派。所謂“無為”,並不是一味消極的完全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特別是經過戰亂之後,人民需要休養生息的安定環境,發展生產,所以“君臣俱欲休息手無為”,順應社會的發展。正是因為採取了“無為而治”的治國理念,經高祖、惠、文、景四朝,到武帝時,大漢政治、經濟、軍事都進入了空前鼎盛的時期。此是後話。

漢初君臣總結歷代興亡教訓,推動了國家的治理,同時也影響了此後政治家重視研究歷史,以史為鑑。文帝時賈誼著《過秦論》、《治安策》,賈山著《至言》,都對歷史經驗作了深刻的總結。所以,後人稱《新語》開啟賈誼、董仲舒的思想,成為漢代確立儒家思想為意識形態的先聲。

“無為而治”——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歷經秦朝15年的嚴酷壓榨和反秦、楚漢長達8年的戰亂,漢初社會殘破不堪,民眾大量死傷流亡。許多農民流亡他鄉,不得耕作;有的還為生活所迫,不得不自賣為奴。當時,社會財富更是極端匱乏,投機商人又乘機渾水摸魚,囤積居奇,百姓生活十分艱難。這時,恢復和發展生產、恢復民力、與民休息,就成了十分急迫的任務。對此,高祖結合實際,吸取秦末“泰半之賦”和“戍役無已”以致激起農民起義的教訓,在賦稅和徭役方面採取了有節制的政策。這種政策有利於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穩定作為朝廷執政基礎的小農生產,恢復在長期戰爭中遭到破壞的農業經濟。他所制定的一系列重要制度和政策,不僅對鞏固剛剛建立的漢家江山是必要的,而且對綿延200多年的整個西漢政權都起到—了“立制垂範”的作用。

“無為而治”——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蕭何和曹參對穩定漢初局勢也做出了巨大貢獻。高祖十一年,蕭何因助呂后定計收捕淮陰侯韓信,被拜為相國。他制定漢律,使國家有了法律保障。做相國期間,他秉承《新語》“無為而治”的宗旨,與民休息。

曹參繼任後,沿襲蕭何在位時的政策,史稱“蕭規曹隨”。曹參還是用蓋公清靜無為的辦法,—切按照蕭何已經規定的章程辦事,什麼也不變動。

有些大臣看曹參這種無所作為的樣子,有點著急,也有的去找他,想幫他出點主意。但是他們一到曹參家裡,曹參就請他們一起喝酒。要是有人在他跟前提起朝廷大事,他總是把話岔開,弄得別人沒法開口。最後客人喝得醉醺醺地回去,什麼也沒有說。

“無為而治”——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漢惠帝看到曹相國這副樣子,認為他是倚老賣老,瞧不起他,心裡挺不踏實。

曹參的兒子曹窋,在皇宮裡侍候惠帝。惠帝囑咐他說:“你回家的時候,找個機會問問你父親:高祖歸了天,皇上那麼年輕,國家大事全靠相國來主持。可您天天喝酒,不管事,這麼下去,怎麼能夠治理好天下呢?看你父親怎麼說。”

曹窋趁假期回家去的時候,就照惠帝的話一五一十跟曹參說了。

曹參一聽,就上火了,他罵著說:“你這種毛孩子懂得個什麼,國家大事也輪到你來羅嗦。”說著,競叫僕人拿板子來,把曹窋打了一頓。

曹窋莫名其妙地受了責打,非常委屈。回到宮中向漢惠帝訴說了經過。漢惠帝也感到很不高興。

“無為而治”——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第二天,曹參上朝的時候,惠帝對他說:曹窋跟你說的話,是我叫他說的,你打他幹什麼?曹參向惠帝請罪,接著說:請問陛下,您跟高祖比,哪個更英明?惠帝說:那還用說,我怎麼能比得上高皇帝。曹參又問:我跟蕭相國比較,哪一個能幹?惠帝微笑著說:好像不如蕭相國。曹參便說起了他的見解:陛下說得都對。陛下不如高皇帝,我又不如蕭相國。高皇帝和蕭相國平定了天下,又給我們制定了一套規章。我們只要按照他們的規定去做,不要失職就是了。如果我們頻繁更改,就會造成人心混亂,擾亂百姓,這是治理國家所忌諱的。惠帝這才明白過來,此所謂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曹參用他的黃老學說,做了3年相國。這3年中,他沒有出臺一項新的政策措施,卻博得一片謳歌,與蕭何並稱“蕭曹兩相國”。正如當時民謠所唱的:“蕭何為法,講若劃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靖,民以守一。”蕭何處事恭謹慎重,而曹參卻顯得荒疏惰怠。為什麼曹參也能博得好丞相的美名呢?就因為那時候正處在長期戰爭的動亂之後,百姓需要安定,曹參沒有給百姓增加更多的負擔。曹參作為漢初推行無為而治的代表人物,在恢復經濟發展,“安集百姓”方面所做的貢獻,絲毫不亞於他的軍功。

“無為而治”——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

“無為而治”堪稱漢初的一場及時雨。在無為而治的指導下,大漢社會秩序穩定,生產迅速恢復、發展。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礎,又為後世提供了治國安邦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