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典,學聽“話外音”

著名學者金克木先生曾說:“讀《古文觀止》可以知歷史,可以知哲學,可以知文體變遷,可以知人情世故,可以知中國的宗教精神與人文精神,幾乎可以知道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切。”《古文觀止》中有許多幫助人們提高“聽力”的故事與思想,值得我們仔細品味。

讀經典,學聽“話外音”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領導要有聽得進肺腑之言的勇氣。真話往往直來直往、切中要害,自然聽起來刺耳、感覺上不爽。少數領導害怕下級提意見,錯將善意的提醒當作惡意的批評,不但不思己過,反而給提意見者穿“小鞋”,長此以往,諫忠言、講真話者便銷聲匿跡。領導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納多大的世界。

在《諫逐客書》中,李斯開門見山提出“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接著列舉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君任用客卿所收到的功效,又以“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作正反對比,深入論證了逐客的錯誤,得出“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結論,指出秦王要一統天下,必須有海納百川、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懷。整篇文章聽著刺耳,但句句情真意切。秦王未因此前已經同意“逐客”而拒聽,也未因開頭即定下“以為過”的基調而惱怒,而是耐心認真地聽完陳述,終被打動,也成就了其後秦王統一六國的霸業。

讀經典,學聽“話外音”

魏徵在歷史上以能犯顏直諫著稱,前後陳諫二百餘事,大多被太宗採納。他認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建議太宗廣開言路。魏徵病卒後,太宗痛惜“遂亡一鏡矣”,可見對他的器重。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鑑不遠,故能勵精圖治。但隨著功業日隆,生活漸加奢靡,“喜聞順旨之說”,“不悅逆耳之言”。魏徵以此為憂,在《諫太宗十思疏》中,他圍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主旨,規勸唐太宗在政治上要虛心納諫,用人時要知人善任,生活上要崇尚節儉,提醒太宗“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這些肺腑之言,讓太宗十分信服又萬分感動,他重用魏徵等諍臣,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真正實現了“垂拱而治”。這些文章啟示領導要想聽到真話,關鍵是要有敢聽真話的氣度,從善如流、聞過則喜,才能營造下級敢講真話的氛圍,從而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聽鑼聽聲、聽話聽音,領導要有悟得透弦外之音的智慧。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少人“逢人只說三分話”,在關鍵處語言較為含蘊,或旁敲側擊,或隻言片語,或話中有話,面對這種情況,領導要有較強的敏銳性,善於捕捉細節,聽得出“話外音”。《古文觀止》中有不少此類篇目,《觸龍說趙太后》就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一篇。

《觸龍說趙太后》寫觸龍在太后盛怒、堅決拒諫的情況下,先避開矛盾,以自己的小兒子說事,闡明“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必將導致“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然後委婉地指出太后對幼子的愛,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愛,當“為之計深遠”。由於說理透徹,趙太后聽出了弦外之音,改變了原來的固執態度,以長安君作為人質,齊國終於同意出兵,有效化解了危機。

讀經典,學聽“話外音”

《鄒忌諷齊王納諫》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齊相鄒忌在與妻、妾、客的對話中,領悟到一個被偏愛者、敬畏者、有求者包圍的人,可能因聽不到真話而導致完全錯誤的判斷。他用切身的體會勸諫齊威王,終於使威王開門納諫,從而出現進諫者“門庭若市”、最終“戰勝於朝廷”的大好形勢。

《送天台陳庭學序》中,宋濂首先肯定陳庭學“其氣愈充,其語愈壯,其志意愈高”,說明道遊覽名山大川確實有助於人的發展。但作者最後話鋒一轉,提出了一種新的見解,即“坐守陋室”也照樣可以修身養性。這其實是對陳庭學提出了勸誡:不要把遊覽山水當作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徑!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或是性格所致,或是情勢所迫,往往採用含蓄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能聽出話中之話,才能更加全面瞭解掌握群眾的訴求和心聲,這也是對領導“聽力”的考驗。對“弦外之音”,領導必須善聽細琢,認真消化,並將其作為改進作風、推進工作的動力源和參照系。

聽其言、察其行,領導要有辨得出欺人之談的能力。語言是思想的外衣。人類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透過語言這種方式傳達交流思想,但由於受到不同動機的影響,往往會出現失真。如有的給自己塗脂抹粉,有的扯大旗作虎皮,有的言不由衷。

讀經典,學聽“話外音”

《報劉一丈書》一文中,當客受到召見後,即大喜奔出,遇上熟識的人便說:“適自相公家來,相公厚我,厚我!”“且虛言狀”。把那些奴顏婢膝、趨炎附勢人的奴才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當屬典型的拉大旗作虎皮。相公接受賄賂後也對人說“某也賢,某也賢”,則把當權者的醜惡靈魂揭露得淋漓盡致,作者無須加以評論,讀者也會領略到“某也賢”的真正含義。

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下屬為了引起領導重視、博得領導好感,不擇手段虛報浮誇、刻意抬高自己。領導要想客觀評價下屬,不僅要看“唱功”,關鍵要看“做功”。要到所在崗位看看其工作實績,要到群眾中摸摸其真實情況,要到同事中聽聽對其評論,只有全方位、立體式考察鑑別,才能擁有一雙慧眼,把“南郭先生”拉下馬。當然,現實中不僅有“半瓶咣噹”之人,也有不少“滿瓶不響”、刻意掩其鋒芒的人才。

《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當孟嘗君問馮諼有何愛好和才能時,馮諼說沒什麼愛好、也沒什麼才能,孟嘗君還是笑著收下他,體現了孟嘗君的耐心和智慧。馮諼為孟嘗君買“義”並鑿就“三窟”,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才能,正應了“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這句老話。馮諼之所以言不由衷,其目的就在於考驗孟嘗君是否“葉公好龍”,是否值得輔佐。這也提醒領導,“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需待七年期”,人才要在一線使用、也要在一線識別。

◎本文原載於《學習時報》(作者楊衛國),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