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識盡愁滋味卻不敢說的深層原因

本文乃紅顏嗎獨家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假設說王維的《雜詩》(其二)是“不敢問”的結果,那麼辛棄疾的《醜奴兒》這就是“不敢說”“欲說還休”。

辛棄疾:識盡愁滋味卻不敢說的深層原因

辛棄疾《醜奴兒》也同樣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前半篇的“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詞強說愁”,最是適合少年心境,許多人都體會過。但是生命往前走的,人生不會永遠停留在“年少春衫薄”的時刻,“不愁滋味”而“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辛棄疾,也終於被時間、被月推到了“而今識盡愁滋味”的人生階段。可是什麼叫“識盡愁滋味”呢?十五、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即使完全不明白什麼叫“識盡愁滋味”,卻可以自以為很熟悉、很瞭解,對於悽切、悲涼、滄桑等悽美的詞語也都感受深刻,浸潤在這些詞語所帶來的情境裡,不但點滴在心頭,還可以寫出很動人的文章來描述這些感受。《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可以說就是這類狀態的代表。

辛棄疾:識盡愁滋味卻不敢說的深層原因

但是,正如辛棄疾所體悟到的,事過多年,在經歷過真實的苦難以後再回頭去看,卻真的只能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詩人前輩沒有冤枉你,對你年少階段明明很深切的感受,卻說是“強說愁”,那是隻有等到真切地走入泥濘,歷經人世的苦痛,被東西南北風千磨萬擊,而真正懂得什麼叫“愁滋味”之後,再回過頭看看二十歲的愁緒,相對之下,確實只能說就是無端閒愁。這不是當事人主觀認知的問題,這是一個比較的問題。一旦進入比較,永遠會有更高階的層次,人生就是這樣獲致無盡的經驗累積和更深的體悟,那個更深的體悟可以用同樣的話說出來,可是其境界就完全不同。

所謂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最初的直觀階段,一切都是直接產生的印象和感覺;第二個階段則有了變化,面對許多的複雜矛盾,一個人已經無法單純地碰觸這個世界,於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原來熟悉的事物蒙上了疑惑,以致走樣變形,既陌生又扭曲;但到了第三個階段,還是“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字面上是一樣的,但在經過千迴百轉之後,那種經驗和見識已經是截然不同的本質了,一個人的智慧能讓他穿透表象、直探本心,於是一切事物又都恢復清朗的原貌。

辛棄疾:識盡愁滋味卻不敢說的深層原因

從少年的“不識愁滋味”到如今的“識盡愁滋味”,那“識盡愁滋味”的表現方式又是什麼呢?是急著找人傾訴,還是大哭?令人意外的是,這些強烈的情緒反應都不是,而是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他為什麼就不說了呢?面對這個問題,一個最常見的答案是因為發現語言很有限,不能夠充分表達,所謂“詞不達意”“不盡意”“紙短情長”,你覺得語言好蒼白無力啊,無論用怎樣強烈的言語,都沒有辦法傳達內心的那種愁滋味於萬分之一,所以就不說也罷。

確實,很多人會提出這個答案,這也能符合大多數人的大部分情況。

另外還有一種解釋,是說那“識盡愁滋味”的人百感交集,在瀰漫著蒼涼的心境下,反而不知從何說起。就這一點,蔣捷《虞美人·聽雨》可以作為一個範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辛棄疾:識盡愁滋味卻不敢說的深層原因

蔣捷的《虞美人》也是許多文藝少年很喜歡的一闋詞,當然,經過多年之後再回頭去看,更能體會的卻是後半闋,就是最後這半段最耐人尋味。請看“而今聽雨僧廬下”這一句,為什麼他是在和尚廟的旁邊呢?不是“紅燭昏羅帳”的歌樓,也不是“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的客舟,而是歷盡滄桑,在經過大喜大悲之後返璞歸真,一切迴歸平淡。那時候“已星星也”,髮鬢出現了點點的斑白,年歲漸增,深刻體會到“悲歡離合總無情”,所以你有幾許無奈,還有無限感慨,甚至帶有一種不再強求的坦然,以致“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聽著雨聲清晰入耳,心情有一種歷經滄桑之後的平。

這時你不會再喧囂地求告,到處去聲張自己的苦楚辛酸,因為那種平靜來自你深刻的瞭解,最深的心聲用說是沒有用的。說出來只不過是製造噪聲,或者只會扭曲原貌,或者只會更加無味,都會讓自己更落入一種浮躁的、小氣的、等著別人來給你安慰的可憐姿態;而平靜裡會有一種尊嚴,因為一切都回到自我的內心裡,靠自己承擔、沉澱、轉化,產生一種坦然以對的堅毅力量然後你便明白,有一種尊嚴是建立在沉默之上,於是人就會越來越沉默。

辛棄疾:識盡愁滋味卻不敢說的深層原因

辛棄疾的“而今識盡愁滋味”更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只不過在這闋詞裡,還觸及了更有意思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平靜地聽著階前雨聲點滴到天明之前,實際上人不是不想說的。當一個人“識盡愁滋味”的時候,心中最是愁苦不堪、難以承受,所以還是希望多多少少交流一些、多多少少談論一些,辛棄疾不就重複了兩次“欲說還休”嗎?辛棄疾之所以欲言又止,終於“還休”,其實有著更悲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