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中的意境到底指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意境在中國的傳統美學當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範疇,也是中國藝術創作特有的審美追求。從古代開始就有大量文論和畫論對其進行充分闡述。中國的美學家們歷來也十分重視對於情與景的探討,著名美學評論家王國維認為:

詞家多以景寓情。

,即所有的景物都是對於情感的表達。所謂意境即

的關係問題,是詞曲作者透過運用精湛的創作技法融合主體情感,所營造出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情境。

中國的藝術作品,不論是繪畫、建築還是詩詞歌曲,都更傾向於表達深層次的感受與氣場,追求

以形寫神

氣韻生動

的境界。例如中國的繪畫通常喜愛用寥寥數筆勾畫山水人物,用散點透視的觀察與表達方式或是使用大篇幅的留白,卻總能起到以簡御繁、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強大氣場。

藝術創作中的意境到底指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像是描畫人物通常不畫或配以簡單背景,畫生動的魚蝦而不畫水波,總是營造一種

虛實相生

的效果。而不像西方的素描或是油畫,第一要義是對於現實的模仿,對真實的嚴謹。也有些是對自身主觀意念的表達,而脫離現實世界,對個人信仰的純粹抒發。又例如建築方面,西方國家對於園林的審美與中國是有很大不同的,他們推崇

人工之美

,在結構佈局上要求平衡、勻稱,而東方園林是世界園林流派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中國的園林講求

隔霧看花

,畫意詩情無不滲透於我們的園林設計之中, 設計者總能在有限的空間裡發揮無限的想象,創造意蘊深遠的意境例如蘇州的拙政園、北京的頤和園都是步步生景,是為意境服務的典型。像詩詞和音樂這樣透過視覺與聽覺這種直觀表達的藝術形式,更是將中國的

意境

表達的淋漓盡致。

藝術創作中的意境到底指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意境

一詞語最早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有大量的詩詞創作者都對

意境

有過論述。唐代詩人王昌齡認為境界分為三類,即物鏡、情境、意境。

所謂“物鏡”是指對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之描寫呈現的,講求景真,此乃第一層。“情境”是對於人類社會活動的感受,有感於某事,有感於某種情緒的抒發,講求情動,此乃第二層。“意境”則是更高的第三層,是物鏡與情境的結合,是更為抽象和主觀的境界。

繼而又有劉禹錫進一步提出

義得而言喪

境生於象外

的主張。即義的重要性,意義表達清楚了甚至語言的作用就不重要了,強調了意境對於所描寫的

的超越性。到明清時期詞學活躍起來,對於意境的看法也更加豐富,清代評論家葉燮推崇

冥漠恍惚之境

氣之本位論

,在掌握事物

理、事、情

的基礎上借自然萬物之胸襟體人之所感,觸類起興。要說對於意境的探究最為深刻的要數清代的美學評論家王國維。

他在其著作《人間詞話》當中,對意境有較為具體的論述。強調境界的無窮性與無形性。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

在另一本著作《人間詞話》中,他把意境稱為

境界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一人心中之一

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

由此可見,

意境

首先便是情與景的交融。

在美學史的發展歷史中,有無數學者和大家對意境進行深究。意境這個概念的首次明確提出是在唐代。中國美學發展至今,對於意境的理解也更加豐富多樣,宗白華在著作《美學散步》中發表了一個有趣的觀念,即人有五境:在我們與外界接觸的過程中,因接觸物件與程度不同,分為五個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人在滿足自己物慾時產生的功利境界;第二重境界,是人在與人相處時產生的倫理境界;第三重境界,是人作為一種群居動物,相互之間關係制衡時產生的政治境界;第四重境界,是人們探尋真理,追求知識時產生的學術境界;第五種境界,則是人們追求返樸歸真,找尋信仰而出現的宗教境界。

藝術創作中的意境到底指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一、意境之無形,意蘊之無窮

宗白華先生認為:

“藝術意境不是一個單層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現,而是一個境界深層的創構。”

從寫形的角度來理解,可以將意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即

有形

,第二層即

虛形

,第三層即

無形

有形

是指

,也就是象內之象,或者是象本身,它是借用人的眼耳感官視聽到的靜而實的形象,是藝術表達的表層次。

虛形

是指象外之象,境中之意,是人們難以憑藉感官看到或聽到的

動而虛

的精神情感意象,屬於藝術的中層次。

無形

是指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境外之意,是超越情與象之外、宇宙本心、天地之道的,具有神聖的特點,這是藝術的最高層次。概括來說,

有形

就是

虛形

就是

境中之意

無形

就是

境外之意

王國維在中國眾多朝代中,對宋代的詞評價頗高,北宋之詞尤甚,認為:

北宋的詞似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譬如少遊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之悽婉,東坡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之超然,當然還有幼安的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之性情。這三者都在物鏡之外營造了很好的意境,並且在有限的詞句中注入充沛的情感,乃至反覆品讀依然被濃厚的情緒所感染。

在今日,它們都被作曲家們譜成了廣為流傳的宋詞藝術歌曲。在演唱這些宋詞新曲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做到

有盡而意無窮。歌唱能夠對人的精神產生引導作用,使人在一個放鬆的狀態下從理性世界暫時抽離,進入一個情感世界,也就是演唱者營造的

意境

中。只有將

意境

營造好,使聽眾在無窮的

意境

中細細琢磨才能實現傳情的作用和共情的目的。演唱者可以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與作者表達的情感融為一體使意境更加深遠與富有激情,進而牽引聽眾實現隨歌而動的境界。

藝術創作中的意境到底指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二、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關於對

有我之境

無我之境

的討論,實質上是建立在主體與客體相統一基礎上的。主觀需要和客觀和諧相融,有真景物,真感情方能有境界。

意境

是由人這個主體創造的,它反映人的主觀意識並將其具象化,與此同時,

意境

並不純然的只是反映人的主觀意識。對於一首作品來說,社會性是它的首要本質以及第一層面的本質。

因為人也是存在於與社會中的人,即使創作者主觀意識也需依靠這個客觀的世界,所以人類社會生活對於藝術的影響是十分強烈的,離開社會就沒有現實的人,也就不會有藝術的產生。

藝術來源於社會生活並且是社會生活的全面反映,只有在生活的礦藏中不斷的挖掘,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並真誠地表現對生活的感受,他的創作才會具有生命力;誠如經久不衰的宋代古詩詞歌曲,眾所周知,宋代是一個世俗文化崛起繁盛的時期,音樂文學逐漸從高高在上的貴族娛樂方式轉移至表現百姓社會生活,宋代詩歌也從單一的讚頌及祭祀等大主題轉移到抒發每個個體的個人志向或情懷或表現生活狀態,為意境的營造奠定堅實的基礎。

藝術創作中的意境到底指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王國維

《人間詞話》

第三則中提出: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有我之境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

無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又於第四則中補充道:

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

王國維指出

有我之境

是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事物,

”“

都帶有

的主觀色彩。這與西方

移情說

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

無我之境

需要對創作者有更高的要求,

無我之境

的創作特點是主體

在客體中,

客觀

描寫,從作品外表看不出主體的身影,但卻達到了高度的

物我同一

。則忘記了自我,用物去看待物,所以不知道自身是什麼,也不知道外物是什麼,這與老莊思想異曲同工。

老子提出

滌除玄鑑

,要求人們排除主觀慾念和主觀成見,保持內心的虛靜,以期實現對

的觀照。莊子提出

心齋

坐忘

,要求人們從自己內心徹底排除利害觀念,才能達到

無己

”“

喪我

的境界,在這種境界裡才能對

實現觀照。物我兩忘,天人合一,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 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即為

無我之境

。菊花、籬笆、南山等幾個意象輕描淡寫地勾勒出了一幅田園風情圖,

出世

心態完全隱晦地化入物件,

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藝術創作中的意境到底指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三、造境與寫境

王國維提出提出了什麼是造境什麼是寫境的概念,對寫實和造境進行辯證討論。他認為造境是理想狀態下的自然是美好虛擬的,而寫境是理想主義下對現實的刻畫。

造境是人所進行的主觀臆造,作者以詞、曲抒胸臆,表達對美好的嚮往,傳達出自己的理想和情思 ;寫境則是以實際存在的為依據,作者根據自己親歷或親眼所見的現實生活有感而發從而進行描寫和敘述。

為了提高作品表現力和意境,理想的造境中又表現出自然的成分,理想表示虛構,而自然則表示現實實際發生;寫實的寫境中融合了理想的特點,寫實是注重現實的,而理想是有想象和虛構的成分在裡面。虛實結合兩者既矛盾又相互交融彼此成全。造境與寫境,即

是作者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與現實實際的矛盾結合體,即體現作者心中的矛盾對理想的美好向往和對現實的努力的方向和追求,也就是寫境源於現實生活,而造境是在現實基礎上的昇華。

造境

寫境

這兩個概念是王國維

境界

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說道: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論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

所謂

造境

實際上屬於理想主義,也就是用浪漫主義的手法進行創作,注重藝術家自身的想象完成境界的營造,更側重於

藝術虛構

,而

寫境

更偏向於寫實主義,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來描述自然的一切事物。所以在古詩詞作品我們都可以找到造境與寫境的影子。

又如陶潛《飲酒》第五首中雲: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幾句開門見山地描寫自然事物,詩人的主觀意識併為直截了當的道出,以使用寫實的創作手法居多。但其實要論造境與寫境兩者是何種關係,王國維認為兩者皆為作品創作的重要方法,並且不是完全對立的,是可以相互滲透的,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對於萬千事物的一種表達,必定帶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包括想象力與世界觀。同時,表達也需要寄託於自然事物作為媒介,作者之想象需合乎自然才得以恰當,而一首作品中的自然事物的描繪必定也是符合作者情緒的表達,唯有二者結合才能創作出有境界的作品

達到

創境

的高度。

藝術創作中的意境到底指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總結

舉了很多造境與寫境的例子,那我們應該追求怎樣的目標創境呢?有的作品偏重於

造境

而使得作品縹緲如霧裡看花,大部分的詞句都建立藝術想象之上,而無法顧及於合乎自然,則令人倍感疲憊。而某些偏重於

寫境

的詞作由於明顯喪失了文體特有的韻味而成為失敗之作。 所以造境與寫境之間要講究一個均衡和巧妙,既自然地描繪事物又令人回味深長是我所認為的最好創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