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大將狄青,一生戰功碩碩,為何滿朝大臣一定要殺他?

宋代大將狄青,一生戰功碩碩,為何滿朝大臣一定要殺他?

在那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年代,一代“面涅將軍”(面涅:面部有創傷的痕跡。狄青因犯罪面部被刺字)在碩碩戰功後,慘遭滿朝大臣的猜忌,滿朝大臣欲殺之後快。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面涅”士兵

宋代主張興文教,抑武事。

後世時朱元璋也曾告訴自己孫子朱允炆亂世用重典,盛世用文治。

宋代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造成宋朝之人對軍人尤為忌憚,擔心他們軍權在握就可能隨時起兵。

北宋時期的皇帝就直接牢牢掌握住軍事,實行募兵制的建置,在軍事的建設方面,牢牢掌握軍士的調動和指揮大權。

三分軍權,樞密院是北宋朝時最高的軍事領導機關,掌握著軍權及軍令;三衙,就是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是北宋朝時期中央最高指揮機關,分別統領禁軍和廂軍;率臣,就是禁軍出征或者鎮戍的時候臨時委任的將帥,統領之地分屬三衙的禁軍,結束戰役都要撤銷。

宋代大將狄青,一生戰功碩碩,為何滿朝大臣一定要殺他?

北宋朝時期軍事掌握在皇帝手中,兵力的設定也是應戰爭需要而臨時集齊,這樣就使北宋時期難出名將,對軍人的戒備、漠視甚至歧視造成很多人不願從軍。

狄青家境貧寒,在狄青十六歲的時候,

狄青的兄長與同鄉的人打架,因為這件事狄青代替兄長受過,狄青因犯罪被逮捕進京,面上刺了字,被編入了赤籍("赤"通"尺",尺籍,軍籍)。

從此開始了狄青的戎馬生涯,狄青擅長騎射、武藝非凡,

在狄青早期的時候是一名隸屬於御馬直的騎兵

。在戰爭中狄青驍勇善戰,每次都衝在最前線。

“面涅”將軍

拿破崙曾說,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狄青也有著一顆上進心,每次戰爭中都衝在最前線。

宋代大將狄青,一生戰功碩碩,為何滿朝大臣一定要殺他?

熱播劇《將軍在上》中的胡青,他的原型就是狄青

。足見

狄青的俊美

,但是太過俊美,在行軍打仗時非常不便,敵人不僅不畏懼,還嘲笑狄青是個小白臉。為此狄青大為苦惱,後來狄青終於想到一個辦法。

小時候,狄青常常聽父母和村裡的長輩在日落休息時候講一些傳奇的人物。狄青記得在很久以前的時候也有一位俊美非凡的將軍蘭陵王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蘭陵王在打仗時常以獠牙面具覆面遮住面容,長髮披散,看起來極為瘮人。

狄青效仿蘭陵王的做法,頭戴銅面具,長髮披散。

這樣在打仗時妨礙因素就消失了。

當時的北宋重文輕武,宋朝的兵力很弱,對武事的壓制,使得很多人只想入朝做一名文官,一部分走投無路者和犯了罪的人充了軍。宋軍的中四處瀰漫著頹靡的氣氛,不敢戰。

宋代大將狄青,一生戰功碩碩,為何滿朝大臣一定要殺他?

狄青入軍以來驍勇善戰,銳不可當,西夏之前和軟腳蝦的北宋打了很久,每次都取得驕人的戰績,從未遇見一個勇猛的人,絕大多數的宋人見了他們總是逃跑,這次竟然遇到了敢和他們正面剛的人,開始時不以為意,但在屢次戰敗後,西夏立即嚇傻了。

狄青憑藉自己敢打會打,在北宋與西夏交戰的四年多的時間裡,參與了不下25次的戰役,打下了金湯城,在歷次戰役中斬殺了西夏很多個部落人,狄青的勇猛、捷報的頻傳這一切大大激勵的北宋計程車兵,鼓舞了士氣,奮起頂住了西夏的攻勢。

一代

文臣

范仲淹

對狄青尤為欣賞,擔心狄青不懂兵法,處處受限,前途堪憂。在日常聊天時,會時常勸狄青讀書,推薦狄青研讀

《左氏春秋》

。狄青對范仲淹也很敬重,欣然同意范仲淹的建議。自此以後狄青

熟讀兵法,經常出奇制勝

,在戰役中屢立戰功。

宋代大將狄青,一生戰功碩碩,為何滿朝大臣一定要殺他?

在數次戰役失敗後,西夏只要一聽狄青的名字就嚇破了膽,改變了北宋軍事與西夏交戰中的被動挨打的慘烈局面。

在宋仁宗皇祐四年的時候,狄青在副樞密使的位置上還沒坐了三個月,戰事再起,狄青就再次穿上盔甲,自請奔赴以儂智高領導的反宋起義的前線。

在儂智高起兵反宋後,北宋數次派兵討伐,皆以失敗告終,引起朝堂上下的恐慌。狄青自請到前線後,立即分析敵我雙方實力,奏請皇帝停止交趾兵馬助戰,整頓軍紀,部署作戰,出其不意攻打敵人,一戰就取得了勝利。

捷報傳回朝廷後,皇帝大喜。在狄青班師回朝後,狄青從樞密副使升至樞密使,成為當時最高的軍事方面的長官。

宋代大將狄青,一生戰功碩碩,為何滿朝大臣一定要殺他?

狄青從一位士兵升至了樞密使,僅僅用了短短的的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狄青名揚天下,人稱"面涅將軍"。

將軍之死

狄青只用了短短不過二十載就從一名士兵做到將軍的位置,這讓很多人嫉恨。官運的亨通讓文官集團極度的不滿。

狄青坐到了北宋最高的軍事長官的位置,可以說事業上達到了頂峰,但是到達頂峰後,狄青的地位急轉而下。

北宋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官,極度忌憚武官的朝代。

皇帝對狄青是極為看重的,在一次聊天中建議狄青去掉臉上的刺字,畢竟臉上帶著刺字的將軍難免有人詬病。但是狄青拒絕了,他不為自己是一名軍人的身份而自卑。

宋代大將狄青,一生戰功碩碩,為何滿朝大臣一定要殺他?

狄青很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他忠於皇帝,忠於朝廷,每逢戰事都積極報名。雖然皇帝位於高位,但是大臣的諫言不偏聽,文官中許多人舉報狄青有不臣之心,皇帝知狄青的忠臣,不予理會。

狄青作為一名武臣升官極快,而皇帝對狄青甚是重視,滿朝文官感受到了威脅。長此以往,狄青必然能帶動其他武將斬獲軍功,那樣文官的地位不保,利益受到損害,因此這些朝堂官員皆欲除之後快。

滿朝大臣不會因皇帝對狄青的信任,就放棄殺他的念頭。滿朝大臣知道皇帝也忌憚武將,疑心武將不臣。一次不行就多次,時間久了,皇帝不信也信了,不在意也變成了在意。狄青和屬下也在這漫天流言中很受傷。

皇帝終於發作,流放狄青,狄青痛苦欲絕,不明白自己的伯樂是怎麼了,自己又究竟做錯了什麼。狄青被皇帝猜忌,

狄青問文彥博為何平白遭貶謫流放,文彥博只回了狄青一句,沒有為什麼,只是朝廷不信任罷了!

宋代大將狄青,一生戰功碩碩,為何滿朝大臣一定要殺他?

狄青流放陳州,終日鬱鬱寡歡。狄青本以為自己遠離朝堂,就會處境好一些,但是滿朝的大臣對他仍是不放心,每隔半個月就派人來探望狄青。

名為探望是為監視,狄青在這樣的環境中惴惴不安,憂思度日心力憔悴,身體每況日下,臉上生瘡,心裡惶恐,年僅49歲,一代名將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