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農書的誕生

□ 徐鈺鶴

人人都說新來的太守是個怪人。

新來的太守姓賈,聽說是世代書香門第出身。雖說他還年輕,卻總弓著腰,臉是褶皺的,面板是黝黑的,兩手是粗糙的。整天穿著粗布衣裳,一眼看去不像朝廷的大官,更像田間的老漢。

更讓人詫異的是,這太守的愛好與過去那些太守的愛好大不相同,竟然對酒肉金錢沒什麼興趣,剛上任幾天也沒按以往的規矩去討些特殊“保護費”。

也許是長相的緣故,聽說他竟對種地感興趣。不僅如此,還有釀造、做飯、養牲畜……城裡的紈絝子弟們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些雜七雜八的下賤事怎麼會吸引新來的太守?他們自作聰明地猜想著太守獨特的胃口,給他挑選了一座城中最大的別墅,以供他在裡面享受自己所謂的種地“志趣”。

當這些所謂的“精明”人在為自己作出的聰明決策而沾沾自喜時,這位姓賈的新太守正蹲坐在城外田壟厚實的泥土上。頭戴寬邊草帽,腳上穿著拖鞋,一條毛巾搭在左肩。雖說剛來幾天,可他與這些田間勞動者已經很熟了。他們並不知道他的身份,以為他只是個不知從哪裡流浪至此的苦命人罷了。

遠處的群山蒙著淡淡薄霧,霧中的山嶺上盡是一片片草木不生的荒地;近處淄河裡那嘩啦啦流淌的水,帶動微風輕拂田野。有個老農正在彎腰收拾莊稼,他的脊樑大概已與這田裡的麥穗差不多彎了。賈思勰趕緊站起身來,幫他拔完了田裡的最後一點雜草。

“老人家,這幾年的收成怎樣?”

“做狗看家,做雞報曉,我們這些做農民的,一輩子就和這地打交道。單是有塊地主的地就已是前世積了德,哪敢再求什麼豐收?去年大旱收成減半,今年要是再這樣下去,恐怕是隻能餓死了。”

賈思勰原以為老農說這句話時眼中會含有一絲悲哀,卻只能看到他眼中的麻木、無奈。是啊,他覺得自己問了個很蠢的問題。哪怕是豐收之年,糧食十有八九也只會進入那些城裡人的倉庫,與這些忙碌了整整一年的勞動者們無關。

到底怎樣才能改變勞動者們的境遇?這個問題縈繞在他心頭,好像是在他的胸口上壓了塊石頭一樣沉重。

“大人,別人送的別墅你怎麼不去住?”身旁的侍從還是忍不住把自己的心裡話說了出來。

賈太守左手捋著鬍鬚,臉上盡是不滿之色,侍從被這眼神裡的冷峻頓時嚇出一身冷汗。“黃鼠狼給雞拜年,這些人的心理本官豈不清楚?不過是想用些小手段堵住我的嘴,然後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劫掠百姓罷了。”賈太守用右手撫摸著自己書案上的文稿,這些是他很早以前就打算寫的了,只可惜當時的自己見識太少,缺乏素材。

“告訴他們,我賈某不愛錢,不愛地,只愛‘勞動’二字,若是真想討好本官,不如向本官推薦些善農事的人才,勝過萬兩金銀。”

侍從不禁搖搖頭,心想太守老爺喜歡農事的特殊癖好真是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不出幾日,陸陸續續的人才名單送入太守府內。自此,賈大人不像前幾位太守那樣每日奔波於各種酒樓、府院之中,可為了他的“勞動”雅興卻起得比雞還要早,每日天還不亮就一個人跑到深山老林裡不知拜訪哪位農戶去了。田裡、林裡、河邊、草場,都有他走過的痕跡,佃戶、果農、廚師、獵戶、獸醫乃至放牛娃子,都見過他,也都喜歡他這樣匆匆來匆匆去的舉止與淳樸自然的性格……

“咩——咩——”

嗬!一大早,賈思勰家門口已亂成一鍋粥。親愛的太守大人帶領著身後的兩百隻羊風風光光地走進家門。賈太守為了掌握養羊經驗,買下羊親自來養。再看看院裡擺放的數十口大缸,裡面裝的是他前些日子親自試做的醋。若是進入他那又小又破的書房,更是會大吃一驚:百餘首農諺與農歌整齊地釘成一冊,厚厚的一沓疊在書桌上。書桌後牆上是他自己手寫的四個大字:“濟世救民”。

有看到這四個大字的人覺得有些可笑。養羊能濟世?釀醋能救民?太守到底想幹什麼?然而累得腰痠背痛的賈太守並不理會這些質疑,隨著羊兒們的長大,他的眉頭一天天舒展開來。不知熬了多少個月份,這些他口中所謂的“實驗”獲得了階段性的研究結論:10只羊中要有2只公羊,公羊太少,母羊受孕不好;公羊多了則會造成羊群紛亂。

“嗯?怎麼,這麼重要的結論你們難道不感到震驚?”賈太守坐在椅上,正在觀看古人留下的農書,裡面大大小小的錯誤層出不窮,但都被他細細挑了出來,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震驚震驚,大人的此次發現實乃重大,我們自然佩服至極。”侍從們與那些無趣的官宦不同,漸漸瞭解到賈大人特意找了這麼多的活,是為了寫他所說的那部能夠震撼九州的大作。

太守是怪人,前些日子他們還聽路人說,為了辨別路邊兩株雜草的不同,太守固執地蹲在土路邊觀察了幾個時辰呢。如此詭異行為怎麼會有人理解?哎,隨他去吧。

賈思勰坐在一塊大青石上歇息。已是正午時分,熱氣在樹林裡擴散,汗早已浸透他的衣襟。他就像當年拜訪那些農戶一樣,對高陽縣也是匆匆地來匆匆地去。自卸任高陽太守後已過去近一年了,這一年來他走過許多地方,相較於當初,似乎也沒什麼兩樣。非要說些變化,那就是他再一次瘋狂地做出了人們想不到的事——放棄了朝廷的工資。多少書生一生苦讀都不見得能得到的高官不做,他反倒成了個真正的流浪漢。

賈思勰從背後的大破布包裡拿出他耗費心力所編纂的10卷書,11萬多字涉及農、林、牧、副、漁這些農業範疇,每一個字都是他與勞動者們的交流以及自己親身實踐的結合,是雙腳丈量過的每一片土地上用勤勞汗水澆灌的智慧,是他“濟世救民”四字的真正詮釋。

勞苦不足嘆,但使願無違。

恍惚間,書中那斑斕的文字幻化成腳下淄河的流水,清清爽爽、浩浩蕩蕩,如一條透明的絲帶飄向遠處,灌溉了下游兩岸良田萬頃……

他站起身——是的,他又要上路了。來源:大眾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郵箱地址:ahhfxmt@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