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堂大夫的由來長沙太守張仲景在衙門大堂行醫

坐堂大夫的由來長沙太守張仲景在衙門大堂行醫

張仲景塑像

張仲景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人稱“醫聖”。他凝聚畢生心血寫就的《傷寒雜病論》,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但是,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張仲景其實是一名官員。《傷寒雜病論》這部傳世鉅著,是他任長沙太守期間完成的。

張仲景是東漢南陽人,出身於官宦之家,自幼篤實好學,博覽群書。張仲景年少時,家鄉南陽連年瘟疫流行,許多人因此喪生。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餘人。不到十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竟佔十分之七。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萌發了學醫救民的願望。10歲那年,他拜本家族中的名醫張伯祖為師,開始學習醫術。張仲景對學醫頗有天分,善於博採眾長,融會貫通,以致於他在當地的名氣逐漸蓋過了他的老師。

但是,張仲景後來卻被州郡舉為孝廉,進入了官場。舉孝廉是漢代的一種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它規定每二十萬戶中每年要推舉孝廉一人,由朝廷考核後任命官職。被推舉的人除博學多才外,更須孝順父母,行為清廉,故稱為孝廉。孝廉被錄用後,一般授予縣令、縣丞等低階官職。張仲景入仕之初所任官職不詳,只知道他於建安七年(202年)被推薦為長沙太守。

坐堂大夫的由來長沙太守張仲景在衙門大堂行醫

南陽醫聖祠

張仲景的家鄉南陽,與他後來任職的長沙,東漢時期均隸屬於荊州。東漢建安年間,荊州刺史為劉表。建安三年(198年),長沙太守張羨發動叛亂,劉表派兵討伐,數年不下。建安五年(200年),張羨病死,其子張懌繼任長沙太守。劉表繼續發兵攻打,次年張懌被徹底打敗,長沙重歸荊州。張懌兵敗之後,長沙太守空缺。這時,客居荊州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向劉表推薦了張仲景。王粲是劉表的同鄉,出身於名門望族,10多歲時在京城長安就頗有才名。後因長安局勢混亂,跑來荊州投靠劉表。劉表攻打張羨,檄文《三輔論》就是王粲寫的。

王粲為什麼要推薦張仲景?原來張仲景曾多次為王粲治過病,兩人是忘年交。史籍中還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建安二年(197年),20歲的王粲結識了47歲的張仲景,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其後的交往中,張仲景憑藉自己多年的醫療經驗,漸漸發現王粲身上隱藏著一種“癘疾”(即麻瘋病)的病源。有一天,他對王粲說:“你已經患病了,應該及早治療。如若不然,到了40歲,眉毛就會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會死去。現在服用五石湯,或許還可挽救。”可王粲不以為然。過了幾天,張仲景又見到王粲,就問他:“吃藥沒有?”王粲騙他說:“已經吃了。”張仲景認真觀察一下他的神色,搖搖頭,嚴肅地說:“你並沒有吃藥,你的神色跟往時一樣。你為什麼諱疾忌醫,把自己的生命當兒戲呢?”王粲始終不信張仲景的話。20年後,王粲的眉毛果然慢慢地脫落,眉毛脫落後半年就死了。王粲確實是41歲那年去世的,但據說是死於瘟疫,而不是麻瘋病。

坐堂大夫的由來長沙太守張仲景在衙門大堂行醫

漢代的長沙,經常瘟疫流行,讓擅長醫術的張仲景來當太守,確實是非常合適的人選。張仲景任職長沙太守五年,最大的政績就是治病救人,消除瘟疫。清乾隆《長沙府志》記載:“漢時長沙大疫,治法雜出,太守張仲景作《傷寒論》、《金匱方》行世,全活無數。”不過,漢代有個很不靠譜的規定,就是官員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觸百姓,怎麼為他們治病?因此,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開啟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個為百姓看病施藥。這一舉措在當地產生了強烈的震動,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對張仲景更加擁戴。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慣例,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群眾,甚至有些人帶著行李遠道而來。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裡給人診脈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大夫”,用來紀念張仲景。許多藥號也取名某某堂,如北京同仁堂、長沙九芝堂等。

張仲景退休回到家鄉南陽後,據說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去南陽看望他。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將走到終點,便開始安排自己的後事。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塊風水寶地,提議張仲景逝世之後安葬到長沙去。可南陽人一聽不幹了,雙方因此發生了爭執。張仲景對家人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你們就將我埋葬在南陽通往長沙的大路邊吧。”那年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家人按照張仲景的囑託,將其安葬於南陽城東溫涼河畔高埠之上。墓冢坐北朝南,遙望長沙。為紀念張仲景,南陽人又在墓地建了一座醫聖祠。張仲景墓及醫聖祠,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謝志東)

坐堂大夫的由來長沙太守張仲景在衙門大堂行醫

(舊文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