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是什麼,裡面究竟寫的什麼內容呢?

魯迅先生是我國近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文學史研究、翻譯等多個領域都有傑出的成就。我們每個人都學過他的文章,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大學,魯迅的文章陪伴著每個人的成長。比如:《三味書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故鄉》、《藤野先生》、《孔乙己》、《阿Q正傳》等等。

魯迅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是什麼,裡面究竟寫的什麼內容呢?

魯迅的一生一共寫了大約500萬字的雜文、散文、小說等,輯校和書信大約100萬字,1911年寫出個人第一篇文言小說《懷舊》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在他人生的後25年寫了600萬的文字,平均一年寫作24萬字,此外他還翻譯大量的外國作品,一直到逝世前兩日還在寫文章,實在感人至深。

魯迅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是什麼,裡面究竟寫的什麼內容呢?

那麼他的最後一篇文章究竟是什麼呢?《魯迅全集》中就有介紹,這篇文章就是《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魯迅的在逝世前兩日,已經臥病在床,身體消瘦得厲害,在文章中魯迅寫道:“做了《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以後,好像還可以寫一點閒文,但已經沒有力氣,只得停止了。”這裡可以看出魯迅先生身體已經十分虛弱了,但他還是不能停下筆來。文章開頭就寫到:寫完題目,就有些躊躕,怕空話多於本文,就是俗語之所謂 “雷聲大,雨點小”。可見魯迅對寫作的態度,不談空話假話客套話,力求言之有物。

魯迅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是什麼,裡面究竟寫的什麼內容呢?

最後這篇文章還是沒有寫完魯迅就逝世了,是一篇未竟稿,那麼魯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呢,一切都要從十餘日前所作的《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在文章中魯迅回憶了他的老師章太炎先生,他認為太炎先生在文學上是有貢獻的,可以跟俄國的高爾基相比,但是太炎先生的追悼會上去懷念的人太少了,在寂寞中閉幕,這讓魯迅十分感慨。這篇文章是1936年10月9日所寫,就是魯迅先生逝世前10日。寫完這篇文章後,魯迅覺得還有一些事情和觀點沒有表達完畢,不吐不快,不顧身體的虛弱,繼續拿起筆來寫作。

魯迅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是什麼,裡面究竟寫的什麼內容呢?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可以看作是《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的姐妹篇,兩篇文章都表達了對太炎先生的懷念和評價,文章中先是感慨時間過得太快,再而說到剪辮子的社會現象,最後回到太炎先生的身上,魯迅肯定了太炎先生當時堅定的革命態度,對他銳利的戰鬥風格表示讚賞,也有對太炎先生編《章氏叢書》時不收錄那些戰鬥文章表示不滿和批評,雖然章太炎是魯迅的老師,但該表揚的表揚,改批評的還是要批評,這種人格精神是魯迅一貫的作風,尤其在他的文章中表現的極為鮮明。

魯迅先生的最後一篇文章是什麼,裡面究竟寫的什麼內容呢?

先生已逝,但他的思想光輝一直照耀著我們,現在重讀他的作品,仍然有一股張力如刺刀般讓人不寒而慄,他所批判的國人人性的醜陋還還沒有完全消滅,他的思想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聲音,說魯迅揭露了國人的劣根性,說他的思想已經過時了,要把他驅逐出教科書,這個大錯特錯的,魯迅先生的作品不僅要學習,而且值得所有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