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恩師藤野先生,得知魯迅先生逝世,正襟危坐寫下了6個字

中國古代曾經創造燦爛的文明,無論是科學還是人文思想,都冠絕全球,作為一衣帶水的日本,更是中國的忠實學生。在古代,漢家文化一直是日本社會進步的知識源泉,中國文化始終對日本社會產生著重要影響。

魯迅恩師藤野先生,得知魯迅先生逝世,正襟危坐寫下了6個字

藤野先生原名藤野原九郎,出生於一個醫學世家。古代,日本醫療技術的進步主要來源於中醫,因為這個原因,藤野先生很早就接觸了中國文化,他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化產生了深厚的興趣,曾經專門跟隨一位對叫做野坂的人學習中國文化,因為喜愛,所以對中國頗有好感,對中國人始終懷有別樣情感。

十九世紀,中國已經徹底淪陷在西方文明的船堅利炮裡,中國文化成為落後腐朽的象徵,連曾經是好學生的日本,也因為遭受西方世界使用武力征服後,開始了明治維新,拋棄東方文明,轉而投向西方世界的懷抱。如果是古代,作為中國的邦交國,他們的天皇必然會親傳聖旨,請求中原政權出兵幫忙,驅除外患了。但現在,已然今非昔比。

透過多年向西方的學習,日本逐漸取得了重大成就,這時,師徒的身份開始逆轉,中國該向曾經的學生——日本,學習了。

清朝派遣了多名留學生,遊學東瀛,希望西方文明能夠武裝自己,從而實現強健自身,保全統治的目的。魯迅先生,便是這些留學生當中的一員。

魯迅恩師藤野先生,得知魯迅先生逝世,正襟危坐寫下了6個字

曾經貴為師長的中國人,在飽受各國(包括日本)的欺凌之後,留著一根不倫不類的辮子,出現在已經取得資本主義建設重大成就的日本土地上,向曾經的學生取經,地位可以想象。沒有熱情的歡迎儀式與毫無保留的傳授,有的只是嘲諷的白眼。這個事實,從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可看出。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

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油光可鑑,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緻極了,一副滑稽的樣子。何況,當時的日本已經躋身世界強國,軍國主義氾濫,隨時準備入侵中國,佔領他們曾經心目中的天朝上國。

魯迅恩師藤野先生,得知魯迅先生逝世,正襟危坐寫下了6個字

魯迅先生以日本人的眼光看待中國人,他們看我,形如小丑,多麼心酸。魯迅先生在異國,嚐盡人間冷暖,內心之悲涼,可見一斑。

如果不是藤野先生,恐怕周樹人同學難免自暴自棄,虛度過幾年光陰之後,一事無成,返回中國。

藤野先生迂腐,不修邊幅,過於較真。這些品質,適合研究學問,不過難免會招來他人的嘲笑,藤野先生就是這樣的人。

因為熟悉中國文化的緣故,他對魯訊的教導,可謂不分殊別,傾囊相授,甚至專門給魯訊開了小灶,指出魯訊先生的微小錯誤,所謂語重心長,疼愛有加。他連中國人怕鬼,不敢解剖屍體都考慮了,特意安慰魯迅。魯迅本就是真性情之人,受此款待,再聯想來到日本的遭遇,內心觸動。

魯迅恩師藤野先生,得知魯迅先生逝世,正襟危坐寫下了6個字

儘管,後來的魯訊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棄醫從文,未從事醫療行業,但誰能否認,騰野先生之人格魅力及對魯訊的教誨和影響?

多年後,當藤野先生得知魯迅先生在文學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後,對人說:周君終於出息了。

身為師長,最大的欣慰,不就是自己的學生變得優秀嗎?

雖然中國人透過魯迅先生認識了這位藤野先生,對其尊崇有加,但在遠離中國的日本,藤野並未收穫任何尊敬。

藤野先生不夠圓滑,不夠精通人情世故,他秉承著大部分人不願意堅持的信念,他超凡脫俗,當所有日本人以征服中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為榮時,藤野堅持對中國的推崇,就顯得與日本的國情格格不入。

魯迅恩師藤野先生,得知魯迅先生逝世,正襟危坐寫下了6個字

不合群就意味著被孤立。魯迅離開日本三年後,他曾經就讀的日本仙台醫學院併入日本東北大學,由於院系合併,需要減少教職人員,藤野先生成為被減少的一名教員。

此時的藤野先生已經42歲,中年失業,境況窘迫,藤野先生申請在家鄉的醫學院工作,未收穫任何回覆,只好繼續申請在東京三井慈善病院做實習醫生,很快遭到解除聘用。昔日風光無限的教授,落得此地步,令人噓噓。同年,自己的妻子因病逝世。這一連串的挫折,對藤野先生打擊之沉重,未經受過的人也能懂得。

後來,藤野在一個叫做“文子”的女人幫助下,開辦了自己的診所,頂著教授頭銜的藤野先生,為了生計,不得不虛以委蛇,混沌渡日。

魯迅恩師藤野先生,得知魯迅先生逝世,正襟危坐寫下了6個字

1937年,日本大舉侵略中國,藤野作為一介草民,無力阻止,只能痛罵:中國是日本的老師,和自己老師的國家發生戰鬥,這是可恥的!

他不僅不能阻止日本的全面侵華,自己的親人也淪為了戰爭推進的工具,他的大兒子,也是一名醫生,被迫應徵入伍,最終死在中國戰場上。

時代的每一粒灰塵,落在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

1936年,魯迅先生逝世,遠在日本的騰野先生得知訊息,悲痛交加。他正襟危坐,將魯訊先生的照片高高舉過頭頂,這位已經62歲的老人眼淚縱橫,他擦乾眼淚,在魯訊照片上端端正正題上:謹憶周樹人君。

魯迅恩師藤野先生,得知魯迅先生逝世,正襟危坐寫下了6個字

1945年8月10日,日本投降前夕,已經年邁古稀的藤野先生,在出診的路上病倒,當晚病情惡化,次日,撒手人寰。

藤野先生對中國之情誼,對魯訊先生的關愛,不僅感動了中國人,日本人也受到影響,在藤野的家鄉,樹立了他與魯訊的紀念牌,並且有好幾座,以此紀念這位善良的先生。

文/趣史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