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中國人是怎樣才吃上飽飯的?

文 | 老老狐狸

中國是個大國,人口超過了經合組織國家全部人口總和。人口1億的日本可以接受30%的糧食自給率,而14億中國人,要想吃飽飯就只能主要靠自己,畢竟,全球糧食貿易總量也不到中國糧食總產量的一半。

學者胡靖做過研究,人均糧食供給量不低於248。56公斤,就能保證每人的生存安全,若低於此值,則會發生絕對的糧食危機或饑荒。

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成人最低人均日食熱值水平為2300大卡,相對舒適水平為2600大卡。中國衛生健康部門推薦每人日食熱值水平為2400大卡,同時還推薦日食70g蛋白質與65g脂肪,這樣就可以基本滿足中國成人正常生存需要的營養。按中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研究組研究,若與每人日食物攝取熱量2468大卡、蛋白質70。1 g相適應,全國按人均主要食物的需求量為:糧食407公斤,肉類29公斤,蛋類14公斤,奶類9公斤,水產品14 公斤,植物油9公斤,食糖6公斤。

咱中國人是怎樣才吃上飽飯的?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中國在80年代初跨過2300~2400大卡熱量線。

1950年,當年糧食產量較上年增加16。74%,人均糧食產量239公斤,較上年提升31公斤,開篇就創下紀錄。

根據美國農業部資料,1950年的世界人均糧食產量為246公斤。

1950年到1958年,中國糧食產量連續九年增長。

1955~1958年,中國人均糧食產量在300公斤波動。1960年,世界人均糧食產量為278公斤。

人均糧食產量達到300公斤,較248。56公斤的絕對飢餓線,其安全係數不過1。2,無法滿足人民對肉蛋奶的營養性需求,應對地區間、年際間產量波動的儲備也不足,糧食安全處於緊平衡。

新中國成立前,中國是糧食進口國,大量的大米從暹羅、越南北部,甚至孟加拉和緬甸入口到廣東省。20世紀30年代,廣東省約13%的消費是靠進口滿足的;上海是另外一個重要的進口地。而在1950到1960年,中國連續11年糧食淨出口,年均出口糧食219萬噸,糧食淨出口量佔同期糧食產量的1。3%,這為工業化提供了寶貴的資金支援,考慮糧食以及豬肉等其他農產品出口,實際的人均糧食佔有量即使是在人均產量最高的1956年,也不會高於300公斤。

1959~1961年,連續三年糧食大幅度減產,使得61年的人均產量低於1949年。就在這一年,糧食進出口政策逆轉,由連續11年淨出口轉為連續24年淨進口。1961年淨進口糧食445萬噸,佔當年糧食產量的3。26%,緩解了國內供應壓力。

1962年,農業生產開始恢復,到1970年,人均產量達到289公斤,加上當年淨進口糧食324萬噸,人均糧食佔有量恢復到1955~1958年水平。這一年,世界人均糧食產量為296公斤。

從1949到1970,中國糧食總產量由1。13億噸增長到2。4億噸,採用1969~1971三年平均數與1949~1951三年平均數比較,年均增長2。99%,由於年均人口增速達到2。06%,使得人均糧食產量年均增速明顯慢於總產量增速,僅為0。92%。

對於中國糧食生產來講,70年代是不錯的10年,總產量由1970年的2。4億噸提高到1980年的3。2億噸,人均產量由289公斤提高到325公斤。1980年,世界人均糧食產量為322公斤。

採用1979~1981三年平均數與1969~1971三年平均數比較,總產量年均增長3。38%,加上這十年人口增速下降到年均1。76%,使得人均糧食產量增速達到年均1。61%,明顯快於此前20年。

1976年,人均糧食產量305公斤,這一年正是“四三計劃”引進專案關鍵期,糧食進口不多,淨進口僅60萬噸,在連續淨進口糧食的24年裡,僅略高於1971年水平。

1977年,糧食減產1。25%,屬於正常波動,但當年糧食進口猛增,淨進口達569萬噸,甚至高於1961年,淨進口量佔國內產量2。01%,是1966年以來第一次突破2%。當然,新班子上任,派糖是必須的,可以理解。

1978年是個豐收年,當年糧食產量增加2204萬噸,加上淨進口糧食696萬噸,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了324公斤。

1979年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第一年,除極個別地方偷偷嘗試“包產”外,全國絕大多數地方還是公社體制。當年1月1日起,中央決定將糧食徵購基數由755億斤降為700億斤,同時將徵購價格提高20%以上,徵購基數外的收購價格提高50%以上。

1979年又是個大豐收年,當年產量增加2735萬噸,淨進口糧食首次突破千萬,達到1070萬噸,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了324公斤。

按徵購量3500萬噸、農村人口7。9億計算,農村人口人均留糧達376公斤。加上賣糧收入大幅度提高,這一年,無論是偷偷包產的,還是繼續公社體制的,都是個前所未有的好年。

70年代不僅在糧食產量上穩步上升,而且在水利、化肥、種子等影響農業生產的關鍵因素上為下一個十年打下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十年是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的第一個高潮期。鑑於1958、1959年在農田水利工程投入勞動力太多,1960到1965年期間放慢了農田水利建設步伐,1965年後重新加速。1949年,中國灌溉面積為2。4億畝,1965年為4。96億畝,1977年7億畝,1999年7。95億畝,2009年為8。77億畝。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化肥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在40%左右,而中國測算的平均貢獻率約為32%。全國化肥試驗網資料顯示,每斤標準肥平均增產小表2。18斤,增產皮棉0。17斤,增產油菜籽0。9斤。

1952年,中國全國生產化肥3。9萬噸,加上進口,當年化肥總用量7。8萬噸,每畝耕地化肥實物用量僅0。2公斤,當年的糧食畝產停留在110公斤左右。

1958年,時任化工部副部長的侯德榜主持開發規模為年產2000噸的“煤制碳酸氫氨”裝置,工藝成熟後,1965年起開始全國大規模推廣,在縣一級建設了1533個小化肥廠。

1962年,中國第一座自己設計、自己製造裝置的大型氮肥廠(四三計劃後,就改叫中型裝置)上海吳涇化肥廠首期工程建成試車,年產硫酸銨10萬噸。70年代,10多箇中型化肥廠在全國開建。

碳酸氫銨的肥效不高,有效養分僅為17。7%,相比之下,尿素有效養分達46。3%,據農業部門試驗,施用1公斤尿素可增產稻穀4~5公斤。60年代後期,在進口糧食的同時,開始從西方進口化肥。

1959年,中國石油產量373萬噸,自給率只有40。6%。1965年,大慶等油田相繼發現和開發成功,中國石油產量達到1131萬噸,實現了完全自給。1972年,原油產量達到4567萬噸,不僅能夠自給,還為出口換匯和發展大化纖、大化肥裝置提供了支援。1973年,中國開始向日本出口石油,出口價格高於日本從沙特進口原油。73年和79年兩次石油危機,油價上漲緩解了中國外匯壓力,為進口化肥、糧食以及引進國外技術提供了資金。

1973年,“四三計劃”開始執行,在引進26個成套專案中,大化肥裝置就達13套,分別具有年產30萬噸合成氨、48萬噸或52萬噸尿素的生產能力,13個專案均在1974年開工,到了1977年底,其中7套投產,至1978年6月,累計生產尿素361萬噸,另外5套於1978年完工,廣州化肥廠最晚,1982年10月才完工投產。

除引進外,中國還於1974年上海吳涇化肥廠自行設計建設了30萬噸大化肥裝置,裝置於1979年投產。結合引進裝置國產化,形成了33套大化肥裝置,1984年,化肥產量增加到1460萬噸。

咱中國人是怎樣才吃上飽飯的?

從50年代早期起,中國就開始建立農業研究系統和農業技術推廣網路。到1957年,全國建立了14000個農業技術推廣站、1400個種子站和1900個育種示範站。到1979年,上述三類科技站的數量分別達到了17600個,2400個和2400個。1972~1974年間,從墨西哥進口了大量的矮杆小麥的種子,廣東省引進國際水稻研究所在菲律賓研發的種子,巴基斯坦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優等幼苗。1973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面世。得益於農技推廣網路,新的高產品種在70年代後期迅速推廣。

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確實是在進入80年代以後才解決的。

1980年是個歉收年,糧食減產1156萬噸,當年淨進口糧食1181萬噸,農村糧食徵購基數繼續減少。

1982年,中央1號檔案指出“包產到戶、包乾到戶都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生產責任制”,“大包乾”在全國加速推廣。

1982年是個大豐收年,增產糧食2948萬噸。這一年,淨進口糧食再創新高,達到1487萬噸,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了363公斤。82年的徵購基數降到3032萬噸,農村人口人均留糧403公斤。

到了1983年底,“大包乾”已經在全國推廣到90%以上,83年糧食增產3278萬噸,同年淨進口糧食1147萬噸,人均糧食佔有量387公斤。

1984年,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4億噸,增產3278萬噸,淨進口糧食688萬噸,是連續五年淨進口超千萬噸以後首次下降,當年人均糧食佔有量397公斤,首次觸控400公斤線。

連續四年增產後,1985年糧食減產2820萬噸,就絕對量來看,僅次於2000年減產4621萬噸。由於外匯平衡壓力太大,糧食由淨進口轉為淨出口271萬噸,人均糧食佔有量降到356公斤。繼1980年因“洋躍進”大幅度物價上漲後,1985年物價指數11。9%,突破兩位數,86年7%,87年8。8%,88年20。7%,89年16。3%。

總體來看,80年代前半期頗為激動人心,後半期相對平穩,好在1990年是個大豐收年,總產量增產3869萬噸,在64年中排名第二,人均產量增加28。7公斤,僅次於1950年和1952年。糧食總產量由1980年的3。21億噸提高到1990年的4。46億噸,人均產量由325公斤提高到390公斤。1990年,世界人均糧食產量為330公斤。

咱中國人是怎樣才吃上飽飯的?

採用1989~1991三年平均數與1979~1981三年平均數比較,期間糧食總產量年均增長2。8%,人口增速繼續下降,為年均1。4%,人均糧食產量年均增速1。31%。

從糧食生產角度看,“90後”不是好記憶,1991年到2003年,13年裡增產的年份只有6個,其餘7年減產,2000年、2003年分別減產4621、2641萬噸,當然,也有亮點,1996年是個難得的豐收年,增產3792萬噸,僅次於2004年和1990年。

2003年的總產量低於1990,人均產量333公斤,回到80年代初水平。

當然,“03後”就讓人心安了,2004年糧食增產3877萬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的一年,從這年起,糧食總產量“十連增”,2007年,在13年後,糧食總產量突破5億噸,2013年,突破6億噸,十年間,總產量年均增速3。4%,人均產量達到442公斤,年均增速2。87%。

到了2010年代,每人手握著900斤的自產糧,再加上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咱中國人可能才真正對吃飯問題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