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工作中經常被質疑?

各行各業都在卷,工程師的中年危機來了嗎?

沉迷技術、不善言談,機械人的職業生涯如何提升自我?

機械工程師,被質疑在所難免?

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

《98%的“機械工程師”其實都是畫圖員,甚至連做畫圖員都不夠格?》

作者說他常乾的事就是否掉設計方案: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靈光一閃]以下為文章部分截圖: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知乎文章截圖:作者講述自己常常否掉設計方案的事例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知乎截圖:作者例證公差配合選擇

當然這篇文章引起了不少知乎大神的回覆: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知乎網友評論回覆

專業網友的反駁不無道理,機械設計是一門理論和經驗高度結合的學科,甚至有時候,經驗佔主導,這裡所說的的“經驗”,不單單隻工程師個人的時間經驗,也包含前輩的經驗總結。文中提到的公差與配合的問題,其實並不難,一般零件的公差,參考手冊選用就行了: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基孔制常用優先配合表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常用優先配合特性及選用舉例 常用優先配合特性及選用

關鍵部位的配合,可能會涉及到

公差數值分配

的問題,文中提到的

過盈配合壓裝力的計算

,也有相關的國家標準: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圓柱面過盈連線的計算 (GB/T 5371—2004)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過盈連線的裝配引數

至於前面提到的知乎文章中,洋洋灑灑三屏文字,我實在沒有看懂,題主在質疑啥?

實際上作為機械工程師,日常工作中設計

方案或設計圖紙被質疑被否決

的情況遠不止於此,甚至出現在產品從設計到運維的各個階段:專家評審不透過、車間師傅不配合、產品客戶不理解。。。。凡此種種不勝列舉,其中肯定有設計員自身學藝不精、工作不細的原因,也不乏吹毛求疵、別有用心之人的詆譭。由於工作中接觸到的人形形色色,被質疑的情形當然不可避免。

由於工作性質等關係,做設計的人,不善言辭、溝通欠佳的人不在少數。常言道: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總工程師在質量會上都經常被生產經理推責任、被市場經理催圖紙,更何況普普通通的設計員了,工藝、審圖、標準化、車間師傅乃至質檢員,都是設計員不能得罪的人,否則可有你好果子吃[黑線]

不想被懟,練好嘴皮子是一個方面。

根本之道,還是要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搞技術的人,憑實力說話!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機械工程師:中年危機?

本頭號前面一文機械工程師的職業之路怎麼走?中分析,當前我國

製造業機械工程師主力

梯隊為80後90後群體(入學當年的理工科院校,機械、土木、材料專業招生人數基本排名前三甲,“工程師紅利”,無非就是廉價勞動力)。今天看到了獵聘2018年釋出的製造業從業人員年齡相關的資料: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這一批工程師,真的老了嗎?

實則不然,機械工程師是典型的應用型技術人才,

實踐經驗的積累

,才能完成專業的蛻變升級。持續數年的工作磨鍊,早已彌補了學歷教育與職業需求間的空白。很多行業要求的35歲,其實是一個機械工程師的最佳年齡:經驗的沉澱、專案的積累、職場的磨鍊,技術人員已然成長為職業化的一份子——能力達標且能迅速進入角色,能使企業的用人效益達到最優水平。

只是,近些年甚囂塵上的“數字化”轉型向製造業的滲透,加劇了機械工程師群體的內卷。本就不高的薪酬水平,似乎離夢想卻越來越遠了……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新浪財經截圖

機械工程師工作中被質疑咋辦?懟回去!搞技術的,用實力說話

網友勸退

當初毅然決然選擇機械專業的老男孩,你的願望實現了嗎?

或許,繁華褪去,堅守的只是那一份熱愛。

參考資料:1。英科宇機械工程師 2。網路截圖

後記:本來想寫技術文,突然思慮萬千,跑題了。留個坑,明天填:

夾縫中艱難求生的機械工程師:練好三板斧,迅速提升專業能力